分享

宋代官员乌纱帽上帽翅的秘密

 听风如故 2022-12-01 发布于广东


万水千山总是情,为我标星行不行

推荐关注

好看的头像/壁纸/表情包/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全文字数:1325 阅读时间:3分钟
喜欢看历史剧的人可能都有这种先见之明:只要是关于宋朝的,那么是很好认出来的,那就是看官员们的帽子。宋朝时期官员的官帽非常特别,因为他有和其他朝代不同的地方,那就是两边有两根长翅,远远看过去就像是两个牛角一样。相信大家对这个是印象深刻,为什么宋朝的官帽看起来如此的搞笑呢?他的发明者又是谁?


说道这个官帽,还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赵匡胤了。有一种很普遍的说法,认为这个官帽就是他发明的,很多人或许都会想,既然是皇帝发明的,那么肯定就是为了彰显当时的文化特征,或者是由某种特别的含义,但是这些原因都不是。他发明这个官帽的唯一理由只是为了防止大臣们窃窃私语,交头接耳。


宋朝官员的官帽的长翅采用的是铁片或者是竹片作为骨架,原本的长翅只是支出来一尺多,但是后来长度还加长了,这样一来,官员们就只能面对面的交谈了。就算上朝也很难交头接耳,封住了大臣们的言论,这才让赵匡胤安心。

有一次就有两个官员在其他大臣上奏时窃窃私语,这让他很不满意,退朝后,赵匡胤想了个办法,他让内侍省的人在原本的幞头纱帽的后面,加上了两根长长的帽翅,这种帽翅是用铁片或者竹片做成骨架制成,一顶帽子的两边,帽翅各穿出一尺多长,并在乌纱帽上装饰不同的花纹,以区别官位的高低。


由于翅有一尺多长,所以走起路来便会上下颤动。为了保护帽翅以免碰掉帽子,官员们都养成了小心翼翼走路的习惯。之后,赵匡胤要求所有官吏都佩戴上这样的帽子,朝堂与正式场合必须佩戴,其他场合可以不用戴。


由于长翅帽戴上之后,头部就不能随便晃动,走路也不是很方便,说话只能面对面交谈,想要并排贴近说话,帽翅就可能抽到对方脸上,此后,朝堂上就甚少有人窃窃私语了。


实际上,赵匡胤刻意创造了它,是为了避免高官在朝堂前交头接耳的传说是空穴来风,完全牵强附会的。

早在初唐阶段,官员帽子两侧的“长耳朵”就已经存有了,称之为“折上巾”“幞头“是作为固定不动帽子的带子,仅仅后边这两根带子慢慢伸展,大家因其长、挺为美,历经近百年的演变慢慢拉长,才拥有大伙儿常见到的“长翅”。

幞头之制,裁纱覆首,尽韬其发,两脚系脑后……其改为硬脚,史不载所始,莫知其的,自何时也。

五代至宋以幞头为饰品,漆纱为次,横长其带。之上宋朝的文献所表达的全是同一个含义:硬角、平角幞头帽子,在唐朝五代十国时期早已有之,而宋朝的官帽只不过是参考了五代十国时的帽子,而且帽子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防止大臣交头接耳,而是一种时尚,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资格戴这种帽子,而且官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调整这种帽子的帽翅。

关于帽翅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据说,包公开始戴的乌纱帽翅并不太长,而是宋仁宗让加长的。因为包公身材较矮,上朝时常常站在别的大臣后面而被挡住,皇帝看不见,多次误认为包公没有上朝,猜测包公对他有意见。包公说明原因后,宋仁宗就想了个办法,宣布给包公的帽翅加长3寸,并说,谁碰着包公帽翅就斩。此后在朝上,文武百官都怕碰上帽翅而与包公保持一定距离,所以皇帝就很容易看见包公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由于包公执法严明,铁面无私,关心民瘼,不畏权贵,名扬四方,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敬仰,因而包公每次出巡访查时,只要百姓得知便给围个水泄不通,大家都想一睹心目中的“青天包大人”之风采,难免拖延了时间,妨碍了公务。宋仁宗得知后,便下旨让包公加长帽翅,包公出巡、理事时他人不得围观,如有围观者碰到了包公的帽翅将予以严惩。此后,包公出外办事确实方便多了。


所以说帽翅只不过是赵匡胤对官员帽子的改良版,谈不上发明创造,宋朝只不过是承袭了唐代五代的这种发展,而且进一步浮夸化。因此 “避免交头接耳”是赵匡胤创造的谣传也就不攻自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