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巾帼不让须眉一一梁红玉击鼓战金山

 听风如故 2022-12-01 发布于广东

好看的头像/壁纸/表情包/

请点击下方卡片关注



梁红玉,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梁红玉是一位十分著名的巾帼英雄,历史上其实并没有关于她名字的记载,史书中只称其梁氏。“红玉”是其死后野史和话本中所取的名字,首见于明朝张四维所著的传奇《双烈记》:“奴家梁氏,小字红玉。父亡母在,占籍教坊,东京人也。”

梁红玉出生在一个武将世家,爷爷和父亲都曾经做过武将。梁红玉从小就跟着父亲练武,所以有一身好武艺。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强弓,每发必中。


宋徽宗宣和二年,方腊煽动山民起义,队伍一度发展到几十万人。起义军接连攻陷众多州郡,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最终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


身陷风尘心向明,
待等岁月有穷时。


梁红玉虽然身为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当时的官妓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群体,因为她们都是靠卖身为生,也就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所以这些妓女们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但梁红玉身上丝毫没有娼家气息,直到遇到了平定方腊后凯旋的韩世忠。两人各通殷勤,互生怜惜,于是英雄美人终成眷属。

北宋灭亡后,金军继续南下,在京口与韩世忠的部队遭遇。


1130年上半年,金兀术大破杭州城后,率领十万大军,满载劫得的金银珠宝,沿着大运河北返,企图通过镇江渡江北撤。韩世忠和夫人梁红玉预料到金兵会经过镇江北撤,于是率领八千水军在这里以逸待劳,准备阻击战。敌众我寡,如何克敌呢?韩世忠与夫人梁红玉商量计策。梁红玉提出用埋伏之计御敌,韩世忠大喜。

这天,韩世忠带领夫人梁红玉到金山察看地形,寻找埋伏的具体地点。梁红玉指着西面的鲇鱼套说:“你看,这是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如果我们先把伏兵藏在鲇鱼套的芦苇荡里,然后把金兵诱骗进来,打他个措手不及,定可大获全胜。”

两人定下计策以后,有探子来报:“金兀术带兵来了。”只见金兵战船,黑压压一片,正由焦山朝金山方向开来。梁红玉在金山顶上,按照事先约定,猛然击起战鼓。

一通战鼓,韩世忠立即指挥水军,扯帆驶出鲇鱼套的芦苇荡。


二通战鼓,韩世忠佯装失利,且战且退,隐进了茫茫芦苇荡。金兀术以为他们与以前遇到的宋军一样不堪一击。于是急令追赶,一路追进了埋伏圈。

梁红玉看到敌人中了圈套,于是挥舞令旗,擂响了第三通战鼓。随着震天动地的鼓声,埋伏在芦苇荡里的战船,脱掉伪装,“嗖”地飞向敌军。韩军子弟大多来自长江中下游,个个谙熟水性,以一当十,江面上顿时烟雾滚滚,杀声震天。由于金兵来自北方,不谙水性,自南侵以来又从未遇到有效抵抗,面对韩军攻击,一下子死伤过半,溃不成军。金兀术急令撤退,一直退到了黄天荡。

韩世忠指挥宋军乘胜追击,把金兵包围黄天荡里,这一围就是48天。金兀术急于逃跑,便在阵前哀求韩世忠“成全”。愿以掠得的全部财宝为代价,求他让出道路。


韩世忠义正词严地拒绝道:“还我两宫,复我疆土,方可饶你性命。”无奈之下,金兀术打听到黄天荡西端原来有一条通江的老鹳河,由于年久淤塞才使得黄天荡成为死荡,于是急令士兵星夜挖通,从那里进入长江,往南京方向逃走。到南京后,金兵惊魂未定,又遇到岳飞率领的“岳家军”的打击。金兵不敢停留,带着残兵败将绕道逃到六合、仪征一带北窜而去。


这一战役,韩世忠以八千水军打得号称十万的金兵丢盔弃甲,元气大伤。梁红玉由此也名震华夏,威扬夷狄。从此后,金兵再也不敢南侵,奠定了南宋稳定的基础。


这段历史史实更是被编入《说岳全传》第44回“梁夫人击鼓战金兵”。也是后来传遍全国的“梁红玉击鼓战金山”故事的源头。《宋史·韩世忠列传》在记录韩世忠镇江阻击战时,特别为之记载:“梁夫人亲执桴鼓,金兵终不得渡”



  
后来韩世忠、岳飞、刘俊三路北伐,梁红玉随率一女兵队伍,屡败金人、屡立奇功。而“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也由此而起。



1135年八月,梁红玉遭到了金军的围攻,梁红玉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在战斗中伤到了小腹,据说肠子都流出来了,但是梁红玉用汗巾扎住腹部,依然勇敢的战斗。

《英烈夫人祠记》记载:“敌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敌阵复斩十数人,力尽落马而死。金人相蹂践争其首级,裂其五体……”金军将士感佩梁红玉的忠义英勇,后来将梁红玉的尸体还给了韩世忠。梁红玉被安葬在苏堤灵岩山下,后来与韩世忠合葬在此地。

宋高宗赵构曾称赞梁红玉:“智略之优,无愧前史。”《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绍兴五年(1135年)八月,“淮东宣抚使韩世忠妻秦国夫人梁氏卒,诏赐银帛五百匹两”,梁红玉殉国后,南宋朝廷追封她为“英烈杨国夫人”,并修建庙嗣,以示怀念。


一代风华,留名青史。梁红玉不愧是女中豪杰,当受万世敬仰。正如其祠堂的祠联:

青眼识英雄,寒素何嫌,忆当年北虏鸱张,桴鼓亲操,半壁河山延宋祚;

红颜摧大敌,须眉有愧,看此日东风浩荡,崇祠重整,千秋令誉仰淮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