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漯河市源汇区:激活潜能和动力,砥砺奋进新征程

 山下白鱼 2022-12-01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曙光健士医疗器械生产车间

文章图片2

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上特殊的党课

文章图片3

源汇区智能制造车间现场

文章图片4

医疗器械产业全省领先,全国知名

文章图片5

问十乡宋庄村特色番茄种植基地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姜科峰 董燕

百亿产业集聚发展、农业优化升级、工业扩量增效、招商引资如火如荼,三产持续繁荣,社会保障扩面提质,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占据漯河市“C位”的源汇区,科学提出“一城两区三镇”发展布局,确立“两基地一中心一融合”战略定位和“南延、东优、西进”空间布局,精心谋划“一城一谷一园一片区”产业定位,拓展发展空间,激活发展潜能和动力。

壮大主导产业

助推经济展翅腾飞

红点光学玻璃生产项目、智能电气设备生产项目、高端医用耗材生产项目......一个个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项目相继在源汇区签约、落地、建成、投产,总投资143.5亿元。其中,医疗器械项目4个,智能制造产业项目16个。近年来,源汇区牢固树立“谋划为先、招商为要、项目为王、落地为大”的理念,主动融入漯河市“1+8+N”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抓招商上项目、补短板强弱项,紧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主导产业,实行“二分之一”工作法,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形成了“医疗器械”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不断集聚、优势产业转型提质、文旅产业加速融合的良好局面。

医疗器械发展壮大。源汇区培育医疗器械产业企业18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形成了集研发、原料、生产、仓储、物流配送等于一体的医疗器械产业链条式、高端化发展格局。以曙光健士为龙头,汇聚美凯生物、汇知康生物、健士莱杰等一批医疗企业,生产100多个品种、300多种规格的产品,市场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产品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河南曙光汇知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成为省内医疗器械行业唯一一家上市企业。

智能制造异军突起。源汇区围绕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延伸,先后引进上海乐通通信、北京迪信通5G智能制造、深圳有为光电科技等1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装备制造产业“无中生有”式发展。目前,电脑机构件、精密模具、工业机器人等竞相发展。漯河嘉泰悦电子、漯河聚鸿科技、迪信通5G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入驻源汇区,延伸了装备制造产业链条。

商贸物流持续繁荣。源汇区坚持“商贸立区”战略,大力发展汽贸服务、物流服务产业。依托107国道商贸物流业传统优势,整合规划占地1500亩的豫中南汽贸服务产业园,年销售车辆突破4万辆,已成为豫中南地区“一站式”购车首选地。同时,建设了豫中南电力设备配送中心、水利设施分拨中心等区域性分拨中心,形成了“大商贸、大物流”发展格局。

创建“五星”支部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

“根据村里需求,职能部门面对面解决发展难题,给出了支持清单,并确定了各项帮扶工作完成时限,有了各方力量的支持帮助,我对创成'五星’支部充满信心!”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乡宋庄村党支部书记李肖科提起职能部门对村里的支持激动不已。按照“五星”支部创建机制,一场面对面的创建“五星”支部职能部门任务交办会,解决了李肖科结合村情列出的创建“需求清单”,同时为村里协调来了坑塘治理和垃圾分类处理2个项目。这是源汇区凝聚合力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源汇区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大力开展“五星”支部创建,抓产业发展、抓环境整治、抓平安法治、抓文明创建、抓支部建设,在全区营造出了“比着干、争着干、创先进”的良好氛围。

“小区由乱到治,离不开街道和社区的帮助支持,也离不开小区党员的努力付出。现在环境好了,居民住这儿也舒心了,我们的付出也值了!”源汇区老街街道受降路社区滨河春天小区党支部书记曾国良说起小区的喜人变化,满怀自豪。

作为老旧小区的滨河春天小区,基础设施老化,居民毁绿占绿、私搭乱建、争抢车位现象严重,居民一度怨声载道。以小区老党员曾国良任组长的党小组成立后,18名党员主动亮承诺担责任,成立了小区党员义务参与的业主委员会,按照居民意愿对小区道路、绿化、亮化、环境等问题进行彻底整治,党建引领的“红色物业”成为该小区142户居民交口称赞的典范。

群众的事无小事。源汇区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各项重点工作,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探索推行“红色物业”“网格化管理”“民呼我应红服务”等治理模式,解决好群众的所需所盼,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的路子,相关经验做法得到推广。

打造特色品牌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走在陶桥村以研学文化为主题建设的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一个古香古色的建筑格外耀眼,栩栩如生的浮雕,青砖绿瓦和红柱长廊,在天高云淡的蔚蓝衬托下,形成了一道靓丽风景。

研学在陶桥、康养在半坡、休闲在马店、采摘在蔡庄、宜居在周庄……“一村一主题、一村一特色、村村各不同。”源汇区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统筹人居环境、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明确了打造“一环、两带、三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目标,不断挖掘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发展有机衔接。

建强乡村振兴“硬支撑”。按照“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示范带动、整体提升”的思路,源汇区全面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加快布局游园广场,净化美化街道,村村环境大变样,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整体提升。先后培育出国家级“森林乡村”1个、市级“森林乡村”3个;培育出省级“四美”乡村8个、市级“四美”乡村8个。

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源汇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多元素并蓄融合,塑形塑魂并重,因地制宜,努力打造文化示范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广大农村群众畅享文化发展成果。

出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制度性文件;建立工作专班、各成员单位相互沟通、紧密联系的工作协同联系制度;形成领导全员上阵、部门集中办公、指挥统一调度、任务专班落实、上下协调联动的工作运行机制;鼓励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爱心人士等社会力量主动参与……源汇区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位新时代,源汇区党员干部矢志不渝、笃行不怠,聚力“增活力、添动力”,释放创新驱动发展动能;聚力“强支撑、增实力”,全力以赴加快项目建设;聚力“抓统筹、促融合”,丰富城乡融合发展内涵;聚力“攻难点、破瓶颈”,强化发展要素资源保障;聚力“强底线、保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推动各项工作争先出彩,勇攀高峰,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