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嘱咐

 人也昔兮 2022-12-01 发布于宁夏

嘱咐

不知不觉,就过了嘱咐的年龄了。

小时候,听人嘱咐,听父母,听长辈,听大人,听老师,几乎所有能嘱咐我们的人,我们都是他们的被嘱咐者。那时候的嘱咐包括斥骂和杖笞。

不是他们非要嘱咐我们,非要做我们的嘱咐者,实在是我们需要嘱咐,至于嘱咐的方式,也是他们的经验和我们的需要。他们在成为嘱咐者之前,也曾和我们一样,在相当长时间里充当着被嘱咐的角色。

人到了嘱咐人的年龄,基本上就到了人生的中间部分。有了自己要嘱咐的人,这些要嘱咐的人,或者是小孩之类,或者是老人之类。这就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阶段。嘱咐的本质是操心,客观地说,有要操心的人,主观的说,有可操的心。有要操心的人,不一定去操心,有了当操的心,才能去为人操心。

操心孩子操心老人的人,时时处处都操心,这就是俗话常说的操心的命。命者,本性如此也,所以叫性命。这样的人,可以把“幼吾幼,老吾老”的命性延及到非“吾幼”、非“吾老”的人身上。如果位置合适,自会惠及更多的人。

但不可说的是,如此命性,会被消磨。谁消磨?时俗也,他人也。可见,人之性命多么的脆弱。但性命本不如此,脆弱者,不过常人之庸也,非性命之本质也。

于是,人应知性命之本,让性命时时在,处处在,常常在;让性命有言,有行,有恒。人不可一日无性命,失本性,命即休矣。

虑及天下之人,有操不完的心,因为,天下之大,有嘱咐不尽的人,嘱咐不尽的事。古人谓之为圣人。庄子称之为“至人”。

常人到了别人的“吾之老”时,因为没有了要嘱咐的人,或者说,要嘱咐的人已经探不着了——比如说孙子辈的人——也就自然而然进入到了另一个被嘱咐的人生阶段。看起来,性命到了静态季节,可以悠闲清静了。然而,这个阶段的悠闲和清静却有着可怜的色彩,一方面被嘱咐着,一方面被可怜着。

如想不被可怜,只能再寻可嘱咐的事,继续操心,在操心里,延长性命的活力。

2022-12-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