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艾滋病日丨防艾治艾“要趁早”

 小手空空 2022-12-01 发布于北京

艾滋病,中文全称为“获得性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英文缩写为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英文缩写为HIV)侵入人体后引起的严重传染病。HIV感染人体后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感染者逐渐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最终导致死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抗病毒药物的普及与进步,曾经不治的艾滋病已成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疾病,但目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截至2021年底,我国报告存活HIV感染者/AIDS病人114.8万例,报告死亡38.5万例,其中2021年中国艾滋病死亡人数为19623人,占法定传染病总死亡人数比例的88.40%,位居传染病死亡人数首位。艾滋病的流行态势已敲醒警钟:防艾治艾“要趁早”。

防艾教育要趁早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HIV感染的疫苗,掌握预防知识,杜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是最有效的预防HIV感染的手段。目前青少年性成熟年龄提前、性行为低龄化,很多青少年缺乏防艾知识和意识,导致了青少年成为感染的高发人群,青少年感染艾滋病低龄化趋势明显;因此要“趁早”加强青少年防艾教育。在青少年中开展防艾教育需要政府主导,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应教导青少年认识到艾滋病的危害,掌握艾滋病预防技能,如佩戴安全套、自我检测操作、药物预防服务的获取等。

阻断HIV感染要趁早

尽管目前无有效的预防疫苗,但艾滋病也有像“紧急避孕药”一样的阻断药物,在HIV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可以有效阻断艾滋病毒,成功率是99.5%。发生高危行为或者职业暴露后要及时寻求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的专业帮助,根据医生评估和当地药品的可及性开具阻断药物。服药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在暴露后2小时内服用阻断效果最佳,最好不超过24小时,首次服药不超过暴露后72小时也可能会起到阻断效果。各地的HIV暴露后预防门诊可在中国疾控中心艾防中心官网查询。经常有高危行为的可服用特定的抗病毒药物预防HIV感染,即暴露前预防用药,预防HIV感染的有效性可达90%。预防效果好有一个必要前提,即严格按方案服药,不漏服药物。服药依从性越高,预防效果越好。发生高危行为或职业暴露后4-12周要及时进行HIV相关检测,如不幸感染HIV要及时治疗。

治疗HIV感染要趁早

艾滋病毒感染后经过平均5-10年无症状期进展至艾滋病期,一旦进展至无症状期,人体免疫功能受损严重,患者可死于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及其他并发症。虽然艾滋病还无法彻底根治,但及时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毒载量降低至可检测下限,最大程度保留免疫功能,减少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使感染者寿命接近正常人寿命。服用抗病毒药物不仅可延缓疾病进展,也可减少进一步传播风险。一旦明确诊断HIV感染,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人员帮助,尽早接受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文丨感染疾病科 宋静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