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这个故事,我知道抑郁症康复的关键是什么了!

 重塑心灵心理 2022-12-01 发布于北京

很多来咨询的朋友都会说:“我太痛苦了,我每天都处于头疼、胸闷、失眠的状态,我做什么都没有精神,我讨厌自己这个样子,老师,我什么时候才能好呀?”

抑郁症、焦虑症的朋友们很容易让自己陷入到急于追求快速恢复的状态,但是抑郁症、焦虑症都是由于长时间的情绪压抑导致而成,同时这些朋友还具有一些错误的认知,而这些认知的形成是来自于从小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被对待的情况,因此,恢复心理健康这件事并非可以在短时间内达成。

而关于抑郁症、焦虑症朋友们的这种状态,有一个佛教小故事可以分享给大家:

寺院里新来了一高一矮两个小沙弥。他们本是山下的孤儿,因无人管教便走上了邪路,整日游手好闲、偷鸡摸狗。在村民们准备把他们扭送到官府之时,路过的住持出面拦下,把他们带回寺院,并向众人表示要开度感化二人,使之走上正路。

来到寺院后,住持在他们手腕处各戴上一串佛珠,指着佛珠告诫道:“你们在此要虔心向佛,每日按时诵经、打坐,并负责挑水、砍柴、扫地、浇园等杂活。如果偷懒,佛祖自会知晓,到时佛不再渡你,我便会将你二人重新交给官府。”

刚开始,因为惧怕受到官府惩罚,俩人谨遵住持教会,每日按时做工。时间久了,其中矮个子小沙弥发现了端倪:原来手上戴着的佛珠无法向佛祖通报自己的情况,也就是说,偷懒不仅住持看不到,佛祖更无从知晓。

此后,矮个子小沙弥在住持在的时候开始装样子,离开住持视线就开始偷懒。但是,他发现自己并没有感受到快乐,反而很痛苦。

于是,矮个子小沙弥询问高个子沙弥是否一样痛苦,然而,高个子沙弥的回答却是否定的。

“为什么?”矮个子小沙弥不解地问,“我们都一样被困在此地。”高个子小沙弥回答:“因为你是被奴役的,而我是自由的,所以我没有痛苦的感受。”

矮个子小沙弥大笑起来:“你正好说反了,你大概还不知道,我们手上戴的佛珠只是很普通的佛珠,它感知不到我们的所为,更起不到监督的作用。看你每日依旧老老实实地做事,怎么能说是自由呢?”

高个子小沙弥笑了笑说:“你不是被佛珠的鞭策所威胁,就是被住持的监督所威胁,不管哪种情况,都是被奴役的;而我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佛珠和住持当作威胁,我从内心感念住持对我们的开度和救赎,心甘情愿在此修行。我行随我心,怎么不算是自由呢?”

听了高个子小沙弥的话,矮个子小沙弥频频点头,瞬间获得了苦寻已久的自由。

故事里的矮个子小沙弥在时时刻刻想着佛珠是否会发挥功能把他的所作所为告诉佛祖,因此他所做的一切都是来自于他不想被惩罚,那么他去做事情的时候,就会因为并非本心所想而感到疲惫和痛苦。

当我们身处抑郁症、焦虑症的时候,如果总想着什么时候能恢复、什么时候能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其实就如同故事中的佛珠一样,我们也为自己戴上了枷锁,而我们在日常做的所有事情,例如与朋友聊天、运动或者阅读,也并非来自我们的内心真正所想,我们对自己的期待让自己背负着重担前行,因此会在本应让我们放松的娱乐时间,也会让我们心事重重,而这种状态对于恢复病症是没有益处的。

而身处同样的环境,高个子沙弥却更轻松自在,他做着同样的事情、吃着同样的饭菜,但是却没有感受到被奴役,这是因为他的心是自由的,而当一个人的行为是遵循内心所想的时候,他就不会感到痛苦。

当我们身处在抑郁症、焦虑症的时候,我们要保持平常心,当我们用平常心面对无常时,我们就会放下焦虑和担心,而焦虑和担心正是影响我们恢复健康的非常重要的阻碍。

我很喜欢一个小故事:

草原上有一对狮子母子,小狮子问母狮子:“妈妈,幸福在哪里?”母狮子说:“幸福就在你的尾巴上。”

于是小狮子不断追着尾巴跑,但始终咬不到,母狮子笑道:“傻瓜,幸福不是这样得到的,只要昂首向前走,幸福就会一直跟着你!”

刻意地去追求,有可能会适得其反,而保持平常心,让自己平和、稳定,那么我们想要的生活自然就会被吸引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