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要坚持写作?这些年我与写作的机缘。

 颜汐的治愈小屋 2022-12-01 发布于湖南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光!


嗨喽,我是朝颜汐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一直坚持写作这件事。

写作,相信是受大部分人所崇尚的,通过文字的形式可以把所思所想完美的呈现出来,所谓我手写我心!

写作,作为一项技能,在很多地方都用得到,比如学生时代的作文、以及今后的演讲稿、论文、教案、策划方案、各种宣传文案等等,更别提现在随处可见的各种公众号文章、商品软文了。

简而言之就是哪里有文字的地方,哪里就离不开写作。

所以,这是一项很宏大也可以很微小的存在。关键得看你把它用于何处,以及你如何定义他在你心目中的意义。



今天是2020年的11月1日,就在前两天,当我在思考我的公众号的发展方向时,我想到了关于添加提升写作技能这一块,用以帮助更多有写作爱好的朋友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说干就干。

于是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翻箱倒柜的把这些年来上过的写作课,学到的写作技能以及各种笔记翻了出来。

发现以前可真有学习的范,还依稀记得有过好几次凌晨挑灯听课、奋笔记录的经历,当时舍友们都早早陆续上床躺着休息或者沉浸在娱乐中去了,而我还在用微弱的光芒驱散着被黑夜笼罩的角落边缘里奋斗。

说多了都是泪。

统计了一下,我有报过好几个写作班,贵的有21天699元的观点情感文写作班,这钱还是我牺牲了国庆7天假期生活挣取来的呢,便宜点的有199元两个21天的培训班,其中有一次的199是节衣缩食挤出来的,学生党穷是真的。

细数起来竟然在不同的四五个班里摸爬滚打过。

不过后来在平台写作班当过助教,现在依然是365写作班的助教,也算熬出头了哈哈。

稍稍透露一下,接下来的时间我打算好好整理整理一下这些资料,把零散的笔记整理成文,结合实际情况会陆续更新在咱们的公众号,

搓手期待~

好啦,说了这么多,接下来我从自己与写作结缘的历程,来聊一聊自己打算把写作坚持下去的理由吧!

这说来还有点起起伏伏。

我们都知道,学语文最大的一个工程莫过于作文,占分不少,刚上小学时,同学们都对这一块苦恼不已,但我的记忆里好像没有关于这一块的负面情绪,更多的是一种轻松回忆,以前家长指导我写作文时,通常也不用太操心。

这得得益于当时语文老师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他总能从细微之处,唤起你的灵感,让你在还未落笔时便有了画面感,以及最重要的表达欲。

不过这只是我兴趣的一个唤起,文笔并没有突出之处,初中参加作文竞赛时,还没有我的份来着,那时虽然觉得写作很麻烦,但内心也特羡慕能参加竞赛的同学,羡慕他们能被老师选中,羡慕能把稿子交出去,这是多么的光荣啊!

但我也不妄自菲薄。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高中时期,高中进了文学社,文学社有个要求,社员必须参加学校举行的任何一个有关文学的竞赛活动,这是硬性要求,不过我却把它看成了得之不易的机会。

后来参加了一个法治讲坛,凭借一篇关于法制的文章,在学校以及全县的参赛活动中斩获二等奖,还获得了300元钱的稿费,学校和县级为此还颁发了荣誉证书。

当时可把我高兴坏了。

这是我第一次通过文字赚取了人生中第一笔稿费,也是第一桶金。

经过这次事件后,我得到了班主任以及语文老师的重视,后来一有相关的征文比赛活动,都会让我来试试。

每次当我在作品指导老师的栏里写上语文老师的名字时,总能炙热的发现此刻她正在用一种慈祥而喜悦的眼光望着我。

她教两个班的语文,通过她,于是我的作文就这样顺理成章的宣传到了另一个班,而我也与语文老师建立了一份特殊的感情,在路上遇到时,一个眼神便能代替语言上的交流。

每周的作文课,以及我的作文本时不时的能被她及班里其他同学关注,当时怪不好意思的,那时我的脸还老爱红,老班和团委在班上风风火火的宣扬我一作品又获奖项时,脸上火辣辣的烫。

不过我也不是一直这样耀眼,也会沉寂,也会质疑,毕竟高峰之后向上就比较难了。

后来由于学业的耽搁以及各种成长的烦恼阻碍,渐渐的我失去了这方面的侧重,高二文理分科,我与老班、语文老师,以及当时熟悉的班集体分开了。

后来的后来,一直沉默加沉寂,偶有小意,也仅限于闹骚,不成气候。


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我的大一,我想要重新拾起曾经的辉煌。

不过重新拾起,哪有那么轻易。

太多的变化,不仅仅是文体形式变了,思维方式不同了,还参杂了很多说不上来的阻碍与困难,有客观的也有主观上的。

大一时,有多次尝试向不同的杂志、公众号投稿,不过都石沉大海,一去无回、杳无音讯。

信心备受打击。

不过也依旧坚持写,那时更多的偏向故事文,回忆和抒情性明显,写人写事写感受,自带忧郁感,自许为文艺范,虽然是伪的,却也乐此不疲。

年末,朋友给我推荐了知乎,也正是从这我了解到了简书这个平台(适合新手),里面也有很多大咖云集,同时在那你可以找到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通过对比,看到差距,意识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自己写的只不过是自艾自怜的三两文字而已,连文章都算不上,于是产生了自我怀疑的感受,一度认为自己其实不过如此而已。

从此孤芳自赏一段时间,不做挣扎。



那时还未曾接触自媒体,对它的特性和分类一无所知,现在才明白,我那会的文章更多的只能说是一种自嗨型的日记体写作,除非很能引起情感共鸣,否则说实话很难有所受众,编辑自然也不会买单。

写作只凭借情怀,远远不够,心态很重要,技巧亦然。

意识到这点时,已经到了我的大二,也就是去年的这个时候。

所以,疯狂报班,马不停蹄。

至于学到了啥?印象深刻的一点莫过于:承认自己的独特与平庸,然后无条件接纳自己!不过干货还是挺多的。

你会发现,在班里(当然不论在哪),容易迅速脱颖而出的,往往是那些一直以来有着一定的积累和底蕴的人,而自己呢,经过这几年的停滞以及岁月的洗礼,我身上似乎少了那么些灵气。

勤能补拙吧,能怎么办呢?

毕竟写作不是一瞬间的绽放,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你的坚持与信念。

真正步入正轨是在大二下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成为了读书荟的作者,一周一篇供稿。

曾经为了养成写作习惯,大冬天的每天坚持5:50起床,构思写稿,等6:50大家都起来了,我已经是一个默默的在脑海里打了一场思维大战的人了。

写稿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好稿都是磨和改出来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而现在的我也一直在路上。

期待与同样热爱写作不愿放弃的你相遇!


写作给我带来的改变。

写作是一个持续输出的过程,输出一篇千字文章很考验耐力和专注力,当然也少不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助阵。

所以,为了更好输出,你需要倒逼自己不断输入,这意味着你需要额外的不断学习新知,也正因为如此,我养成了好好看书听书,随时翻阅文字软件以及记录积累的习惯。

其次,它需要你对生活中呈现的各种现象有一定的感知力和敏感性,善于捕捉来自四面八方的讯息。

最后,当然是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和调用知识素材的能力。

不管怎么说,能写下来很关键。

当然这些能力都可以一步一步的得到发展和提升。

所以你看,我与写作都相爱相杀这么久了,今后又怎么可能舍得弃之不理呢,虽然我自己还没什么成绩,不过通过写作我能找着一种自己所接受和喜欢的生活状态,能获得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何乐不为呢?

好了,唠叨的怪多的,感觉什么都写了,又感觉很多没写完。

对,就是这种感觉,每次写作都会有这种感觉,这就是所谓的表达欲和诉说欲吧,喜欢这种感觉!

生活永远是未完成时,就这样啦!拜拜~

记得点关注哦,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份心情,加油!

以上共勉!


听说你还想看:

我们一生,注定与孤独相伴。

掌握这些读书方法,从此高效阅读不再愁。

你以为的拖延,仅仅只是害怕失败以及追求完美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