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修水库后,其下游河段的侵蚀为何会变强?

 jywlkljh 2022-12-01 发布于河南

作者 小狐狸 |  排版 杳杳

水库的作用很多,可以实现防洪、灌溉、改善航运、养殖、旅游等多重效益,可是光知道这些,已经无法应对最新的高考题了。

水库建成后,对下游河流的含沙量有什么影响?
出坝后的河水对下游河道产生的侵蚀强弱规律是怎样?下游河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想搞清这些真正会考的问题,今天这篇文章就不要错过哦。(2021年广东卷、最新江苏的模拟题都考过)

图片


咱们先简单回顾一下,水库拦水和防水的基本原理。

● 水库可“拦水”,修建运行后,可在洪水期,使下游河道洪峰减小(水量减小),出现频率降低,洪峰峰值滞后(出现时间后延)。

● 水库可“放水”,但时间上不是固定的。第一种情况是在河流枯水期时,水库泄水防旱,满足下游正常农业生产或航运通行的需求;第二种情况是在河流主汛期来临之前,水库放水冲沙,为汛期拦蓄洪水腾出库容。

在下图中,对比大坝建成前后的流量变化曲线。大坝建成后,其下游流量的季节变化小了很多,水流趋于平稳,水库对河段水位的调节作用表现得很明显。

图片

某外流河上游水库建成前后某水文站平均径流量变化图

接着进入咱们今天的主题,游水库建设运行会引起下游河流径流量、含沙量、甚至是河道的变化,具体影响到底有哪些呢?

 01 

相较未建水库时,建坝后,

下游河水对河道的侵蚀下切作用会增强

水库建成后,由于水坝挡着河水的去向,库区内江河水流速减慢,泥沙易在库区沉淀,河水中悬浮的沙粒变少(含沙量变少),因此出坝后,流向下游的河水更清澈了。

图片


● 水坝落差大,对水坝附近的下游河段的冲刷变强

这样的清水经过大坝下泄后,由于水坝落差大,流速变快了,对下游的冲刷作用加大。一般在水坝下近距离河段最强,离坝距离越远冲刷强度越弱。

● 下游河流含沙量变小,对水坝下游河段的冲刷变强

我们还要考虑,含沙量少的河流与含沙量多的河流相比,谁的侵蚀力更强呢?应该是前者。

打个比方,河流就相当于公交车,河水侵蚀河床,卷走的泥沙就相当于沿途上车的乘客,车越空(河流含沙量少),沿途可以接走的乘客就越多(可以冲走的泥沙就越多)。

如果车已经是满员状态(河流含沙量很大),那么沿途也就无法再上乘客了(很难带走沿途河床的泥沙,即对途经河床的侵蚀力度有限)(这个内容2019年全国卷Ⅲ的37题就考察过)

因此,水库建成后,水坝以下河段的水流的含沙量变小,对下游河床的侵蚀作用会增强。离坝址距离越近,这种增强作用越明显。

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三峡水库蓄水后,上游来沙的60%被拦蓄在水库内,下泄水流含沙量小,河道冲刷主要发生在宜昌到城陵矶的江段,河槽加深;而再远一些的城陵矶至九江段河段,在枯水期河槽以淤积作用为主。

图片

 02 

相较未建水库时,建坝后,

水坝下游河床的颗粒物变粗了(粒径增大)

还记得前面公交车的比喻吗?公交车越空(河流含沙量越少),就能再沿途接更多乘客上车(带走更多河床的泥沙)。

● 建水库前,下游河流的含沙量更大些(车可能快满员了),沿途能从河床中的带走的物质有限(能接的新乘客很少),细的、粗的都带不走。

● 建水库后,下游河流的含沙量变小(车比较空),水坝下游河流实际含沙量小于水体挟沙能力(车辆乘客少,远未到满员的程度),下游河道将以冲刷作用为主(还能接走沿途不少乘客)。这时流水优先带走的,是河床中的泥沙或是较细的砾石(小石头),留下粗砾(大一点石头重,未必搬得动)。

所以建坝后,坝址下游附近河床的物质粒径会比建坝前更粗一些。

我们来看一个实例,三峡大坝-城陵矶河段,坝下400多千米的范围内河床沉积物全面粗化,越靠近大坝,粗化越显著;城陵矶一下河段,河床沉积物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变化。

图片

 03 

相较未建水库时,建坝后,

大坝下游的河岸在不稳定区易发生崩岸,

边滩整体萎缩,河道横向展宽

● 啥叫崩岸?

其实就是字面的意思,河岸崩了。

河岸、湖岸是由土、石组成的,经流水冲刷后,在重力作用下,土石失去稳定发证崩落、崩塌、滑坡等现象,这就是崩岸。

图片
崩岸

● 它和水库建设有什么关系呢?

水库建成后,下泄的河流含沙量变小(我们叫“清水下泄”),水坝下游河道以冲刷侵蚀作用为主,不仅带走底部河床的泥沙,还会带走两侧河岸的土沙石,引发崩岸及边滩萎缩。当然,边滩变小,还有一个原因是水库修建导致河道来沙量减少

【名词解释】边滩: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涨水则淹,退水则露

仔细看下面的图,小浪底水库运行后,2000年(虚线)-2015年(实线)小浪底至立津段河床整体降低;与泺河-利津段相比,花园口-夹河滩段河槽横向展宽更明显。这些都体现出了水库建设对大坝下游附近河流的侵蚀更强,使得河道更深更宽。

图片
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及河槽断面形态变化示意图

● 崩岸有什么危害呢?


“崩”会引起河岸后退,河道变宽,岸坡高度降低,河堤被破坏,洪水隐患必然增加;同时,崩塌下掉落的沙土流入江河,也容易淤堵河道,影响航运

图片


关于水库,有太多可聊的了,咱们今天谈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你还想了解什么呢?评论区留言,记得告诉我们哦!

 04 

来做题!

今天的试题有点多,这是难点,值得我们多花点时间,加油,别偷懒哦~

1.1999年黄河小浪底水库开始运行后,大坝以下河槽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图为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及河槽断面形态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3题。

图片

1.2000—2015年小浪底至利津段河床高程发生变化,是因为(单选)

①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 ②黄河下游植树造林

③大坝加大了水位落差 ④降水增加,流量变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与花园口—夹河滩段相比,泺口—利津段河槽横向展宽不明显最可能因为该河段(单选)

A.流速较快,河流下蚀更突出

B.治理黄河工程导致河槽两侧比较稳定

C.两岸岩石比较坚硬,难侵蚀

D.河床底部泥沙淤积较松散,更易侵蚀

3.近年来,花园口——利津段河槽下蚀的趋势变缓,主要原因是(单选)

A.河床沉积物平均粒径变大

B.气候变干,河流流量变小

C.河流含沙量增大,淤积增强

D.沿岸人类生活生产用水增加

 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图示可知,2000—2015年两处河槽均出现变深的特点,这证明沉积量小于侵蚀量,故体现了小浪底水库建成的起到了拦截泥沙的作用,从而减少了泥沙的下泄堆积,①正确。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于中游地区,下游的植树造林对中游没有影响,②错误。由于大坝的修建,水位落差增大,导致流失侵蚀作用增强,表现为侵蚀大于淤积,河床加深,③正确。无证据表明此年间降水量的增大,④错误。故选D。

2.B

【解析】两处河段均位于黄河下游,且从剖面图来看地形落差均不大,故流速均较慢,下蚀并不突出,A错误。无证据表明泺口—利津河段两岸岩石较坚固且泥沙更松散,CD错。利津位于山东境内非常接近黄河入海口,泥沙淤积严重,地上河形势更严峻,对黄河的治理过程中对河岸堤坝的加固更坚硬,不易被侧蚀,B对。

3.A

【解析】无证据表明近年来气候变干降水减少,B错误。通过材料可以得知,在小浪底建成后泥沙下泄量减少,淤积逐步减弱,C错误。无法判断沿岸人类用水量是否增大,即使增大也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由于小浪底工程建设,导致侵蚀大于淤积。河床堆积物是由大小不一的颗粒物组成的,在多年的侵蚀作用下,体积小重量轻的堆积物逐渐被侵蚀并搬运走,留下的堆积物大多直径较大,重量更重,不容易被侵蚀,因此下蚀趋势变缓。

2.(2021年广东卷)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0.50m/s之间。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m3/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由左图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时,该河段

A. 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

B. 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

C. 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

D. 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


(2)根据右图,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

A. 河道来沙量减少

B. 河道的水位升高

C. 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 河道洪峰流量增加

 答案与解析 

1.A

【解析】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减少,此处以河流沉积作用强,才会形成边滩,而深槽区流速减少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才会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

2.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说明泥沙沉积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选项A正确,排除选项B、C、D。故选A。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丹江口、皇庄为汉江上、中、下游分界点,丹江口至皇庄的中游段河谷开阔,宽度达数公里,覆盖层深厚,边滩、心滩发育;皇庄以下的下游河段流经江汉平原,河道蜿蜓,宽度缩窄。丹江口水利枢纽建成于1973年,水库蓄水后,改变了汉江中下游的水文特征,导致河道形态演变。

材料二  图13为“汉江中下游河道示意图”。图14为“汉江仙桃段两处河道断面冲淤变化示意图”。


(1)丹江口水库蓄水前,汉江中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沿程逐渐减小;水库蓄水后,输沙量沿程逐渐增大,请分别分析其原因。(6分)

(2)简述仙桃段河道断面形态发生的变化,由此推测该处表层水流偏移的方向(请绘制箭头表示)。(8分)

(3)河道演变主要受水、沙变化和河岸物质组成等影响。解释仙桃段河道断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水库蓄水前,河流含沙量大;中下游河谷展宽,河道弯曲,流速减小;泥沙淤积。水库蓄水后,泥沙在库区淤积,清水下泄;增加的泥沙主要来自河床冲刷;河岸崩塌;支流汇入(6 分)

2.河床略有加深;凸岸侵蚀后退;凹岸略有堆积,变化不大(6 分)


3.水库修设后,洪水期来水来沙量减少,凸岸淤积减弱;清水下泄,河流下蚀增强;表层水流偏向凸岸,凸岸河漫滩物质多为松散沉积物,易受侵蚀后退;凹岸抗蚀能力强,变化不大(4 分)

*声明:图像素材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著所有,本号为整合发布。

*本文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号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