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岁小儿尿血、尿痛,反复折磨人的结石为什么会找上孩子?这种习惯家长必须警惕!

 mxb08 2022-12-01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大家早上好,我是茯苓妈妈。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跟大家分享下:
图片
河北石家庄的一个4岁男孩,名字叫壮壮(化名)。
最近,壮壮排尿的时候总是哭闹,他的妈妈还发现壮壮的尿液有点发红。
而且壮壮还会时不时的呕吐腹痛。
于是壮壮妈就把儿子送去了医院做检查。
检查发现壮壮有右输尿管结石伴梗阻,双肾结石,高尿酸血症等疾病。
之后医生就为壮壮紧急进行了手术,现在已经转危为安,痊愈出院了。
虽然已经治好了,但是这可给壮壮妈吓坏了,小小年纪怎么发展成这样了呢?
然后医生了解一番才知道,这与壮壮平时的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
壮壮平时在家的时候只吃肉不吃菜,平时还喜欢喝碳酸饮料。
图片
仅4岁就已经30公斤重了,要知道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正常体重应该在23公斤左右。
但是家长一直没管过孩子的饮食问题,像其他小孩平日里都是追着喂饭,壮壮就可以自己吃。
所以家长还挺骄傲,认为能吃是福,能长高长胖挺好的。
但胡乱吃喝引发的肾结石危害可不小。
我们都知道肾结石是有大有小的,但只要它掉到输尿管形成输尿管结石了,那就可能会造成输尿管梗阻。
这时候就会引起输尿管痉挛、急性肾积水、会出现肾绞痛、腹痛、血尿,甚至发热等症状。
这是症状比较明显的,还有的是症状不明显的,如果这时候家长疏忽了,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江西一8岁男孩,一开始就喊肚子疼,但家长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就给吃了点胃药,巧的是孩子也不喊疼了,也没带着孩子做检查。
直到一年后觉得孩子总是无精打采的,抵抗力特别差,才去医院看了看。
图片
这一看不要紧,检查发现孩子的右肾已经出现了严重萎缩。
肾脏功能仅存18%!
已经相当严重了!!
我们这里要注意,孩子是无法准确说出腰腹疼痛的情况,家长们一定要警惕孩子“肚子痛”的症状,及时检查,便于早发现早治疗。
图片
那是什么让孩子们一个又一个患上了肾结石,遭受着本不应该承受的罪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肾结石应该是成年人才会患的病才对,为什么现在肾结石反而越来越低龄化了呢?
临床上有好多医生都接待过肾结石的小孩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就是现在的家长似乎对于孩子的身高有一种执念,非得让孩子长高才行,希望以后孩子能高人一头。
然后就给孩子各种大吃大喝,各种补,根本不管孩子能不能吸收。
图片
比如,广东梅州有一个3岁的女童,因为尿血最后被查出了双肾结石,最大的结石有两厘米!
最后发现是因为女童是一个早产儿,并且其父母的身高就不高。
担心孩子将来的身高会输在起跑线上,在女孩出生10个月还没有长出牙齿的时候,父母急了。
疯狂给孩子补钙,相信了补钙保健品和各种人为添加的补钙产品。
但结果是悲剧的,钙没补上,孩子也出了问题,得不偿失。
图片
第二个原因就是喝水少,很多小孩子不爱喝水,钟爱碳酸饮料和奶茶。
但是,饮料里富含草酸,会提高草酸结石的形成概率。
如果平日里喝水少,排尿就少了,垃圾就会堆在身体里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肾结石。
所以我们守正提倡每人每天至少要小口热饮3L水或者米汤。
图片
最后,肾结石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肾气不足。
而肾气,则可以理解为我们的元气,是我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总能量。
还有,肾乃先天之本。
它有着帮助人体代谢废物的作用,身体产生的垃圾和毒素会随肾脏排出,一旦无法排除,就会导致肾结石。
从中医上来说,不管是肾结石还是其他结石,只要身体里形成了结石,就说明得结石的这个部位循环的慢了,处于停滞的状态了。
如果不好理解的话,那我给大家打个比方:
河床里的水,如果长时间不流动或者流动速度较慢,就很容易形成泥沙等瘀滞。
图片
所以,日常补肾气是非常重要的。
想想年幼的孩子,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如果年幼就出现了肾方面的问题,将会对以后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
腰膝酸软、体力不支、手脚冰凉、头发稀疏、精神萎靡、睡眠不佳……
这些肾气不足的后遗症一点要趁现在就斩草除根。
图片
中医讲,未病先防。
如果孩子现在身体还很健康,妈妈们一方面要从外在上注意调整孩子饮食,营养均衡,从内在上帮助孩子补充肾气。

可以选择用金匮肾气丸来帮助孩子补充肾气。

图片

金匮肾气丸,化裁自《金匮要略》的崔氏八味丸。
原方:干地黄八两山茱萸、薯蓣(山药)各四两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桂枝、附子各一两
地黄,能帮助补津液、治烦热
山茱萸是收敛强壮的药,起了最大的作用,配伍山药能健胃强中
泽泻、茯苓、桂枝帮助祛湿,配合附子可振奋全身机能。
日常还可以给孩子补补脾胃。
这时候可以用小建中汤了。
图片
这个方子出自《伤寒杂病论》,由桂枝、炙甘草、大枣、芍药、生姜、饴糖六种中药组成。
是“建中”思想的代表方剂。
建中的意思就是建立中焦(脾胃),帮助身体恢复脾胃功能,重建秩序。
不想喝中药还可以选择妙妙建中膏。
化裁自小建中汤和橘皮汤,重点是恢复孩子的脾胃功能。
相比小建中汤,没有苦味和姜的辛辣味,口感更好,酸酸甜甜,更受小孩子欢迎。
注意,每个孩子的身体情况不同,所以方剂还有剂量都需要专业医生的指导,切不可自己盲目用药。
为什么补脾胃呢?
图片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好了,孩子正气就足,平时孩子就不容易生病。
但是我们要注意,吃药治病总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注意培养孩子良好、规律的饮食习惯。
减少孩子喝饮料的次数,能不喝就不喝,多喝热白开。
如果孩子不喜欢白开水,可以煮些大米汤,多喝大米汤来保胃气,补充津液。
此外,还要陪伴孩子多多运动,从外在和内在双重预防儿童肾结石的发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