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的下巴为何长出了一颗痣?专家给出科学解释

 天外来客142857 2022-12-01 发布于陕西

老话常说相由心生,人一生中相貌是会跟随着年纪增长,心态气质而随之变化的,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亦或者等比例放大。

就如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也是如此,在大家印象中毛主席总是一副和蔼的模样,尤其是他下巴上的那颗标志性的痣更给他添上了一丝慈祥的感觉。

文章图片1

不过鲜为人知的是,毛主席的这颗痣也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也就是确定了其在我党的绝对领导地位后,突然长出来的。

所以有人就把这颗痣赋予了“玄学”色彩,说这颗痣是天人下凡的征兆,事实真是如此吗?

毛主席的青年生活

1893年12月毛主席出生于湖南一个农民家庭里,在那个动荡的社会里,毛主席还能接受教育也是非常幸运。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他得以接受进步思想,最终为劳苦百姓奔走呼号,建立了新中国。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除了认真完成学业之外,也会参与劳动。放牛,插秧,晒谷,割草几乎所有的农活毛主席都亲自做过,且还十分熟练。他也是在一次次的劳动中,亲眼所见当时劳动人民的辛苦,了解了当时人民群众的诉求,为之后革命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文章图片2

毕竟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果你都没有深入过群众生活了解群众诉求,又何来的解决群众问题呢?

在毛主席的影响下,五湖四海的进步人士自发来到他的身边,支持他的行为。从辛亥革命爆发后他参加新军,到前往北京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到后来的组织举行学生工人农民运动。毛主席在一次次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革命经验,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也得到了许多宝贵的教训。

文章图片3

这些经验与教训,最终让毛主席确定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路线,群众路线,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路线。并且不遗余力地将这些路线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去,但他却遭到了不小的阻力,除了反动派给予的,还有左倾主义导致的,直到遵义会议的召开。

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

1935年贵州遵义召开的会议,所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都知道,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中国之后革命道路的方向有着直接影响。

从国家层面上来讲,这次会议是中国革命历史转折点,是我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那么从个人方面讲,这次会议也直接确定了毛主席在我党里面的绝对领导地位。

文章图片4

从历史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时的毛主席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茂密黑色的头发,炯炯有神的目光,让人不由自主的信服,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毛主席下巴上“突然”出现了一颗痣。

之所以说是突然出现,那是因为之前是没有这颗痣的。要知道毛主席旧照中,我们可以清楚看出青年时期的毛主席面部光洁无痣。所以这颗痣也被传得越来越玄学,甚至有人说毛主席是天神下凡,那颗痣就是标志。

文章图片5

显然这种说法是无稽之谈,虽然从某一方面来看,毛主席确实是万里挑一的人才,但如果说要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的人,其实主要还是长征期间风吹日晒,加上经常吹着风沙,体内的黑色素多了人就容易长痣,毛主席的痣极有可能就是这么来的。

毛主席为何被群众认可

他之所以被群众所接受认可,与他心系百姓密不可分。

从孩提时代开始,毛主席就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当年在私塾读书时,有时候看到家境贫寒的同学没有饭吃,他总是会主动将自己的饭菜匀给同学,自己反倒是忍饥挨饿到家。

有时候看到同学没有衣物御寒,他还会将自己的衣服拿给同学穿,自己受冻跑回家。

文章图片6

毛主席共情能力很强,他非常理解且同情那些没有足够食物衣物生活的贫苦人民,因此才会选择走上这条革命道路。

到了做领导人时期,毛主席也不忘初心,在处理公务同时也不忘关心群众生活。延安时期他总是在农忙时节下田与群众劳动,也会在逢年过节期间,安排文艺演出让老乡一起观看。只有亲眼看到老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他才会真正的安心。

文章图片7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身份工作特殊,已经不能像曾经那样无时无刻深入群众中。但他没有忘记身上肩负的使命,在处理国家大事同时,依旧关注着农民农村农业信息,关心着工人学生的诉求,真正做到了不脱离群众。

结语

正是毛主席无时无刻牵挂着老百姓的行为,才让他被中国各界人士各族人民所认可。他下巴上长的那颗痣不是天人下凡的征兆,群众也不是因此才选择接受他。

反而是他整个人在帮助人民群众时,就已经注定了他是“天神下凡”。他的领导地位不是因为长了痣才确定,而是从他从事服务人民这件事开始时就已经确定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