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想将与情商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当作一章来写的,但基于本书重点不在于介绍情商原理,而在于告诉幼儿教师们面临各种工作情况时,如何高情商地应对——重会做,重在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只好将相关内容在前言里向大家做简单的介绍,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后继章节的内容和做法。在前言里,先简单地向大家介绍“情商”“情商的表现”“情商的作用”等。情商(EmotionalQuotient),简称EQ,又称作情感智商。20世纪3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在论文《具体智力与抽象智力》中提出了包括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道德品质在内的非智力因素,对传统单纯由智力决定人的成功或失败理论发起了挑战。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家彼得·塞拉维和新罕布什尔大学的琼·梅耶尔提出了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情感智力,并将其定义为“监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绪的能力,区分情绪之间差别的能力,以及运用这种信息以指导个人思维行动的能力”,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感智商》一书,明确提出了“情商”的概念。他认为,情商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的控制能力和在社会上的人际交往能力。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在他的书中指出,情商不同于智商,不是天生注定的,他认为情商包括5个方面的能力:1.了解自己情绪的能力;2.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3.以自己的情绪激励自己行为的能力;4.了解别人情绪的能力;5.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能力。情商是相对智商而言的。智商跟遗传有很大关系,而情商主要跟后天的培养和塑造有关。智商体现的是个体研究、思考物质世界变化规律的能力,解决做事的问题,而情商则体现的是个体思考精神世界变化规律的能力,解决做人及人与人的问题。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在其《情绪智力》提出:“孩子的未来20%取决于智商,80%取决于情商”“20%IQ+80%EQ=100%成功”的论点,立即在全球引起轰动。卡耐基也曾说过,一个成功的管理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往能力却占85%。高IQ者,可以成为婚姻问题专家,但不一定会拥有幸福的婚姻,而高EQ者才会拥有幸福的婚姻;高IQ者,可以获得较好的岗位,而高EQ者,则可以获得重要的领导岗位。关于情商的作用,大家看一下以下对情商重视性描述的材料:简言之,情商反映了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驾驭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在工作、事业、婚姻以及整个人际关系处理上的成功与否。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情商,即具有掌握和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因为情商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教师工作的效果,甚至于关系到本人专业成长、发展的程度,以及关系到能否从职业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实践表明,一个情商高的幼儿教师不仅能够将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事务处理得游刃有余,而且人生之路也会越来越顺利。总之,幼儿教师要不断修炼自己的情商,学会自知与自控,学会与人交往,人生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也会更容易感受到幸福的温度。高情商者:可靠。做事主动勤奋,负责;做人诚实可信。低情商者:做事疯狂而无节制,不会调节情绪,心理负担重。高情商者:会减负。会清除困扰自己心灵的情绪渣滓,不让负面情绪控制心灵。低情商者:不会控制情绪,时常被环境所左右,做事凭心情行事。高情商者:控制情绪的高手,心情平静,头脑冷静,行为理智,不受外界所影响。高情商者:容易觉察自己的情绪来源,自信地采取恰当地行动,从而增进长期的幸福感。低情商者:处于悲观压抑状态,自卑,悲观,消极,身心无动力。高情商者:处于进取状态,自信、乐观、快乐,会让自己的能力源源不断地涌出。低情商者:不能体谅别人,自私,自我约束意识和能力差。高情商者:拥有同理心、利他主义、自律、坚韧等品格。高情商者:拥有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失败也总会向前看,永远乐观向上。高情商者:能与团队成员共同构筑团队的愿景,自觉承担责任、奉献力量。高情商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一种职业目标和人生目标。因为它影响到我们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影响到我们能否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关系到我们职业的幸福和生活的幸福。在接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吴红老师给的命题写书——写作《做个高情商的幼儿教师》的任务后,我就开始思考幼儿教师情商的问题,并开始从中国知网和读秀搜索并收集资料与幼儿教师情商有关的文章、专著,很遗憾,这方面的文章、专著太少了。后来又从网上购买了40多本与情商有关的图书,写作思路才逐渐明晰:1.强调实操性。本书写作,重点不在情商理论探讨,而在于突出情商能力培养,让幼儿教师们会做,引导幼儿教师高情商地应对幼儿园工作中的种种问题,不做情商学术上的探讨,比如,在情绪管理方面,不做幼儿教师产生这些消极情绪的原因探讨,只告诉幼儿教师如何有效应对这些不良情绪就可以了,比如,幼儿教师在工作出现了愤怒情绪,我们只告诉老师如何避免愤怒情绪影响工作,影响与同事,与家长的关系,而不去探讨幼儿教师为何会愤怒。2.写作逻辑。大量阅读与情商相关的文章和专著后,发现关于情商的内涵和外延有许多说法,但本书写作基本遵从的是丹尼尔·戈尔曼教授对情商的内涵和外延的界定。3.关于情商的批评意见。“情商”在我国盛行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并快速达到高潮,后来却冷却下来了,因为“情商”从概念的提出到其原理的建构都存在许多问题。不过,我仍然坚持“情商”打开了一扇了解人心理结构的新窗口,它对心理学和教育实践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书不涉及有关“情商”的学术争论,重点放在幼儿教师如何建构自己的良好情绪状态和人际关系,为有效地工作,为能体验到职业幸福感提供行动指导。4.在“与不同性格气质幼儿交往之道”写作内容涉及了幼儿的一些性格问题,但本条目的重点不在于如何矫正或者消除幼儿这些性格问题,而在于幼儿教师如何与这些有“性格问题”的幼儿交往更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重点在“交往与发展”而不是去全方位地谈如何矫治幼儿的性格问题。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借鉴和参阅了国内外同行大量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谢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书中引用的少部分资料,未能标明相关作者及材料的出处,在此对相关的作者特表歉意!由于时间仓促,加上作者水平有限,书中一定存在着错误、缺漏和不当之处,敬请阅读和使用本书的老师和朋友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