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论 ——传统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何为“节”? 节者,事情的一端为一节,引申为限度也。用在教育领域是说孩子、学生的接受能力的限度,孩子、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节点。 “陵节”,是指超过了孩子接受能力或超过了与孩子智力发展水平的知识关键节点的情况。“凌节而施之”的“施之”是指在“陵节”的情况下而传授知识!与之相应的古人还编了一个成语,叫“揠苗助长”的故事。 可惜,知道揠苗助长的故事的人多,而避免揠苗助长情况发生的措施,却很是少见。历史教育的缺失,历史素养的匮乏,真的让人寒心。 好,我们不说这些,我们来说——在讲“豫”时我们就强调过“时”的问题。 母亲怀孕时、甚至母亲婴幼儿时,就开始预防。 这点,日本民族做得很好。我们不能因为是日本,就不说日本的好。 首先,日本民族的强大建立在是妇女的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因此,日本很重视女孩的教育! 他们的理由是——尊重今天的女孩,就是尊重明天的母亲;尊重明天的母亲,就是尊重民族的明天。多么有远见的社会学观点,也蕴含着历史的经验教训在里边? 女孩的教育,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那么,孩子一降生,我们就开始教育。 就如我经由幼树,时不时地,在它该生长的地方,就顺着它,在它不该生长的地方,在极其微弱苗头刚刚出现,用指头肚轻轻一摸,就没了。树苗也没任何的伤害,而它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当然,最迟,也得从三周岁开始。所谓的“三岁看大”,真正的涵义是在提醒人们,教育孩子,最迟得从三周岁开始了、 三周岁,也是孩子开始用脑认识世界的开始,那就要根据他的年龄开始适宜的教育了。 据说当年,打下汉中,随军主薄司马懿,谋士荀彧都劝曹操,趁胜,进兵巴蜀,而让曹操决定退兵的深层次的原因,是曹操幼时出生阉宦家族的儿时的心理阴影有关。从此,曹操一生,与巴蜀无缘。也据说,曹操后来,也后悔不停上述二人所言。 我们不说故事的真假,而说这个故事所反映的教育方面的关键时间段,不“凌节而施”重要性。 其他不熟,健身的软功,最迟从三周岁就开始了!不作任何强迫,在他不知不觉中,在与其玩耍中,各部位关节就得给按摩到最佳柔韧状态,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循序渐进,每天,犹如新秀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的耐心、恒心! 关于这一点,要强调,千万要在师父级别的人的教导与帮助下。千万别瞎来! 有一同事的女儿,初三时,成为了我的学生,腰时常疼! 我还以为是受风了。按照师父传的方法給理疗了一次! 结果不减轻! 后来,送到一传统的骨科大夫那儿,人家的手一去,被判定为先天性腰部肌腱疏松! 于是,买了护腰,以保养。 四年多过去了,早几天打电话,还没好。 当时我就问过同事,咋回事呢?同事只是笑了笑。 最近给女儿按摩,压腿时,忽然想起了什么,给同事打过电话去:“你是不是让你女儿学过舞蹈?” 同事回答:“怎么了?” 我说:“如果学过,我的判断,在学舞蹈时,教的人不懂,把人家您女儿的腰给拉坏了!” “那——怎么办?” 我回答:“现在是我不懂,那就得遇有缘人了!” 真的很无奈的件事,多年过去了,谁能说清楚呢? 假如我的判断正确,该女生的腰,被“凌节而施”了! 而女儿最近学除法,把奥数的许多方法都融进来了,学的女儿是雾头雾水的。 真的没办法,还就得那样学。 “凌节而施”的现象何时才能停止? 真的,我深爱我的国家,我们的党,我们的民族,循序渐进,按部就班才是教育的正途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