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玉宝:到远方寻找我的故事之走进右江民族博物馆

 妙趣横生 2022-12-02 发布于黑龙江

宋玉宝:到远方寻找我的故事之走进右江民族博物馆

    人生旅途走向何方?真的很难说。我的人生也是如此,正因为在网上遇到了一名女子,她把我的心从北方带到了南方,带到了一个万里之遥的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一个风景如画,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一个红色的革命老区,有机会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感受一下当年的枪淋弹雨,炮声隆隆。我也用笔,把我生命中感受到的珍贵记忆写成文字,保存在生命的旅途之中,因此,我用《到远方寻找我的故事》,写我在红色记忆的发源地广西百色市右江区革命老区见到的感受的真实脚步。

  在一个阴雨连绵的雨天,我沿着广西省百色市右江区百色起义的龙川山脚下的平坦呈陡岥的水泥路向山上走去,走到半山腰,出现一条通往山中的台阶石板小路,一直通向山中,我没来过右江民族博物馆,我是在网上查有这么个景区,我用步量,手机导航找到这里来。毕竟这里人都不熟悉,由于广西这地方生活着多民族,即使遇到人打听路,讲来讲去也听不懂说不明白,勉强能听懂几句,也是一知半解,糊涂的很。我还是依靠手机导航,沿着石板台阶,周围是葱绿的各种花朵,树木,在北方都是很难见到的。环境悠美,浑然天成。革命红军老区的山,老区的树木花草,都有着不一样儿的风彩。

     越往山上走,腿也渐渐疲劳。走着走着,看到一处古香古色的雕刻木制凉亭,在凉亭里面,有一对情侣正依偎在一起谈笑风声。我顺着凉亭在往上,出现一条大道,在大道旁边出现一幢别致古典装修的二层楼,正门上面写着“右江民族博物馆”,门口立着扫码的防疫二维码,我扫码进去后,在一位女工作人员指引下,开始参观欣赏民族博物馆展出的物品。

     右江民族博物馆于1985年建馆,1996年元旦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9412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馆舍采用壮族古典廊院重檐的建筑形式,主次井然,高低错落,融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于一体,馆藏历史文物,民族文物8000多件套,馆内设10个展厅,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基本陈列“百色遗珍”,“千姿百色”,从多角度,多层面向观众述说百色文明发展的足迹,展现多元民族文化的绚丽。

     走进右江民族博物馆的展厅,80万年前的百色手斧,百色旧石器遗址,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物品,田东定模洞人,靖西宾山人,隆林德峨人等依然活跃在这一带,大约一万年前,百色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百达遗址,革新桥遗址,那坡感驮岩遗址,揭示了百色新石器时代原始文化的发展历程。各种各样的陶器制品,让人大开眼界。百色的陶器业生产始于北宋,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达到兴盛,至南宋末至元初快速裒退,直至清晚期。百色境内发现不少宋代至明清时期的窑址,如田东的那恒窑址,百色的林屋窑址,出土的器物器型多样,纹饰各异,展示了百色宋至明清时期陶瓷的造型风格与装饰艺术,体现了这一时期百色人的聪明才智和制陶技艺。

    在展厅内,有不少大大小小的青铜器,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百色境内发现了数处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这些暮葬出土了不少青铜器,兼具中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体现了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墓葬出土的万家坝型铜鼓,填补了广西铜鼓系列的空白。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右江河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具,如青铜剑,青铜予,青铜鼓,器型独特,器物精美。

    在展厅内,还展出了不少民族服饰,百色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壮族,汉族,瑶族,苗族,彝族,仡佬族,回族等七个民族人群。壮族人口在百色市80%,汉族占13%,其它民族占7%,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百色人民在这片气壮山河的红色土地上,创造和发展了各具特色又相互包融的民族文化,如山歌,戏曲,织绣,节庆…体现了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卓越的创造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厚精华。

作者简介

              宋玉宝,1969年3月15日生人,密山市黑台镇农业村村民,初小文化。19岁辍学后开始学习写作,酷爱新闻,散文,人物写作。连续三年被(牡丹江日报社)评为一等通讯员,1991年,写了(卖甜难读者来信),受到黑龙江省省长邵奇惠批示,中共宁安县委书记靖殿元批示。随后写了《农民进城买化肥遭勒索》发表在《密山报》上,获得密山市政法委书记张耀彬批示,犯罪分子多人被抓获归案。多年来,累计在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发表消息,小新闻故事,小散文,人物特写1000余篇,之后撂笔7年,直至2017年,幸遇著名编辑,记者鲁戈,重新提笔,开始在朋友圈写人物。2019年,开始进军美篇平台,写出各类人物文章730篇。

                                 欢迎在留言区内评论

文化范儿,文化人的家,读出精彩,写出温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