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宗逊资历战功都很高,为何没评上大将?毛主席:该厉害时不厉害

 行云流水vmmxd6 2022-12-02 发布于辽宁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送心]

1955年,在将帅授衔名单公布之后,很多同志都大感意外,因为张宗逊同志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大家为什么会觉得意外呢?

因为在红军时期,他是军长;抗战时期,他是八路军旅长;解放战争时期,他是一野副司令员;建国后,他担任解放军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兼军委军校部部长等要职。

张宗逊

张宗逊

论资历,张宗逊同志是完全符合大将的授衔标准。而且他的老部下许光达同志此次都在大将授衔之列。

那为什么张宗逊同志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呢?

有传言说这是因为毛主席评价他是“该厉害时不厉害”。

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红色卫士

1908年,张宗逊出生于陕西渭南,家里属于富农,从小就能读书。不过,阶级并不是老张家干革命的障碍。张宗逊从小就看不惯官府欺压普通老百姓。1919年,他叔叔张浩如从云南讲武堂毕业,回到家乡痛斥军阀混战,宣传五四进步思想。就此,11岁的张宗逊开始有了革命意识,16岁时就加入了我党的社会主义青年团。

当时,国共已经开始第一次合作,所以张宗逊在1925年先加入的是国民党。转年,在我党的推荐下,他考入黄埔军校五期,因为成绩太优秀,来了一个双喜临门,不但从青年团转为我党党员,而且还跳进进了黄埔四期。

张宗逊

张宗逊

1926年3月,蒋介石借“中山舰事件”要求黄埔军校的学生不能有双重党籍,张宗逊对这位“校长”不感兴趣,所以在填表时大笔一挥,公开了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同时退出了国民党。当年,国共合作还在继续,所以他还是参加了北伐。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张宗逊当时正跟着北迁的黄埔军校政治科在武汉,所以躲过一劫。随后,他担任了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警卫团的连长,团长就是不久之后“秋收起义”的总指挥卢德铭同志。

在南昌起义之前,张宗逊随卢德铭一起带着警卫团杀奔南昌。当时已经“宁汉合流”,国民党各部都接到命令要对我党动手,所以他们这一路并不顺利,紧赶慢赶,最后还是没赶上起义。

不过,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警卫团改去修水的时候,遇到了毛主席,随后就参加了“秋收起义”。张宗逊在进攻中冲在最前面,在撤退中守在最后面,出色的表现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

张宗逊陪同毛主席检阅部队

张宗逊陪同毛主席检阅部队

可惜的是,在起义后的转战中,卢德铭同志英勇牺牲,部队在反动派的“围剿”中也损失惨重。生死关头,毛主席做出了放弃进攻长沙,转战湘赣边界的英明决策。

随后就是确立“支部建在连上”这个伟大决策的“三湾改编”,1000多人的起义部队改编为7个连,张宗逊担任了警卫连的副连长,连党代表就是罗荣桓同志。

毛主席的保卫工作由张宗逊专门带领一个排负责,由此,他也成为毛主席的第一任卫士长。在此后的转移过程中,张宗逊就像影子一样保护着毛主席,睡觉都在一个屋,毛主席睡土炕,他就打地铺睡在旁边。

他还记得走山路久了,毛主席的脚背都让草鞋给磨烂了,走路一瘸一拐,而且好几次都差点滑到山崖下面。张宗逊和警卫排的战士就提出要用担架抬着毛主席,毛主席则坚决要和大伙同甘共苦。争论了半天以后,以毛主席多拿一根竹竿当拐棍告终。这事让让张宗逊对这位文质彬彬的年轻领导非常钦佩。

除了保卫工作,毛主席还给张宗逊安排了一个特殊任务,就是收集情报。这点真是不得不佩服毛主席的高瞻远瞩,在星星之火的阶段就有这么强的前瞻性,说起来,他老人家可算是我党和我军情报战线的开山鼻祖

张宗逊(右三)

张宗逊(右三)

当时可没有什么无线电监听设备,情报来源只能靠派人四处打听和看报纸收集。可别小看了这么原始的手段。张宗逊就是从旧报纸上看到了反动派“追剿”朱老总部队的消息,毛主席才知道了朱老总的位置,这才有了两位领袖在1928年4月的第一次伟大会师。

5月,红军第4军组建,张宗逊成为我军刚刚创建时为数不多的几位连长之一,这种资历在我军众多将领中可谓翘楚。

随后,这位20岁的连长打满了中央苏区的历次恶战, 24岁就担任了红12军军长。而且,他一直跟在毛主席身边,能随时聆听毛主席的教诲,思想进步不是一般的快,毛主席也同样把他当作知己和生死之交。

毛主席

毛主席

1934年10月,红军大学校长张宗逊改任中央纵队参谋长开始长征。突破到第二道封锁线时,红4师师长洪超牺牲,把彭老总急坏了。红4师负责开道,任务太重要了,没有勇将率领怎么行?

第四次反“围剿”的时候,中央苏区北大门广昌的警备司令是张宗逊。那一次广昌大战,彭老总对他可是印象深刻。于是,张宗逊被紧急调往红3军团接任了4师师长。

张宗逊见到彭老总后,立刻制定了杀出敌人封锁线的打法,彭老总大为满意。随后,4师连破3道封锁线,一直冲到湘江边。在这里,张宗逊率部血战1天1夜,成功掩护中央红军主力渡河。

张宗逊等研究作战方案

张宗逊等研究作战方案

1935年2月,在红军二打遵义后,张宗逊在率部阻击薛岳兵团的时候,大腿被一颗机枪子弹击中,这回伤得挺重。好多老红军都说过自己不怕死,就怕被截肢。

好在有一个在日本留学过的外科大夫把子弹给取出来,伤口周围的烂肉也清理得挺好,帮他把大腿保住了,张宗逊和彭老总都挺高兴。这也是他历次负伤中最重的一次,足足恢复了半年。

6月,伤还没好,张宗逊就跟毛主席申请恢复工作。毛主席让他又多养了两个月,在8月派他到红四方面军担任红4军参谋长,军长是许世友。直到1937年1月3日,张宗逊才和毛主席在陕北重逢。

当时,毛主席乐坏了,说道:“你这三次过雪山和草地都能没事,真幸运呀!现在回到老家了,我真替你高兴呀!”3天后,毛主席就把28岁的张宗逊调回身边,担任总参一局局长。这个部门类似于中央军委的大管家,而且直管

张宗逊(左)

张宗逊(左)

上任之后,张宗逊亲自到延安部署保卫工作,并制定了中央军委的搬家计划。在中央批准计划并下发到各个单位后,他又骑马护卫着毛主席去往延安。

路上,两人边走边聊,毛主席感慨道:“10年前,是你把我护送上井冈山,10年后,又是你把我护送到延安,真是缘分呐!”张宗逊不善言辞,每次毛主席夸他,他都是以憨态可掬的微笑回应。

不过,此次他在毛主席的身边却没有待太久。

那是出了什么情况呢?

折戟集宁

这次回到毛主席身边,张宗逊待了半年,又跟着毛主席在做人做事上学习了不少精髓,能力大为精进。

1937年8月初,在山西前线的贺龙老总因为军务繁忙,红4师师长卢东升又到抗大去学习了,遂向毛主席申请要一位从井冈山就开始闹革命的老红军到身边帮忙。左思右想,反复商量之后,毛主席忍痛割爱让张宗逊到贺老总麾下当了4师师长。

这样,张宗逊成为红军中为数不多的在三大方面军都任过职的高级指挥员

8月下旬,红军改编为八路军,贺老总的红二方面军改编为120师,红4师改编为358旅,张宗逊为旅长。当时八路军一共就3个师,下辖6个旅,张宗逊位列其一。

358旅旅长张宗逊(中间未戴军帽者)

358旅旅长张宗逊(中间未戴军帽者)

此后的5年中,他率领这支5000余人的劲旅在晋绥地区屡立战功,还获得了“缴获大王”的绰号,深得贺老总欣赏。

1943年初,蒋介石又打起了“反共”的主意,公开叫嚣取缔我党,取消陕甘宁边区。他的爪牙胡宗南手握重兵对延安虎视眈眈。为了挫败反动派的阴谋,保卫红色心脏,毛主席电令张宗逊率部西渡黄河,拱卫延安。

此时的358旅已经发展为上万人的精锐之师。再次见到爱将,并听取了张宗逊关于抗战的汇报后,毛主席大悦,夸奖他道:“30而立,你这身板更大了,也阔气了,是万军首领啦!来,今天一起吃饭,庆祝一下!”

席间,毛主席调侃蒋介石从德国小胡子那刚学了点皮毛,就要对延安发动闪击战,同时语重心长地对张宗逊说:“这次调你回来,就是为了对付胡宗南!”老人家第三次把“身家性命”托付给了这位从秋收起义就对自己忠诚无二的红色卫士。

1945年8月,胡宗南6个师袭扰我关中解放区,毛主席派张宗逊前去迎战,大败敌军,收复全部失地,保卫了党中央。毛主席在总结大会上大加夸赞这次漂亮的歼灭战。

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内战,对我解放区展开全面进攻。当时,我军在华北有30万大军,实力强悍,连战连捷,解放了重镇大同周围的多座城镇,使大同成为瓮中之鳖。

如果拿下大同,那么晋察冀和晋绥解放区就能连成一片,我党、我军将能获得极为关键的华北战场的战略优势。

7月31日,晋绥军区副司令员张宗逊被任命为总指挥,统帅2个解放区50个团10几万大军,要一鼓作气拿下大同。

此时,阎锡山的晋绥军已经被打得哇哇惨叫。据守大同的楚溪春也不是什么名将,他手下的2万来人,山头众多,战力不强,我军甚至已经喊出“打下大同,吃月饼”的口号,士气高涨。

然而,在如此占尽优势的情况下,我军却吃了解放战争开始以后最大的一次败仗。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首先,张宗逊在率军向大同推进的过程中,没有集中兵力消灭周边的敌军,导致速度过慢,一直到9月4月才兵临大同,这就给了阎锡山向蒋介石求救的时间。

蒋介石

蒋介石

当时,国民党四处分兵,也没“余粮”,能帮上忙的只有附近的傅作义,但是人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蒋介石最后下了血本,告诉傅作义:“只要你帮忙,大同就归你!”这块物产丰富、位置关键的大肥肉一下就打动了傅作义。

随后,他连开了7天作战会议,使出了张宗逊不曾料到的杀招~“围魏救赵”。傅作义不去救大同,而且集中兵力直扑附近的另一处战略要地~集宁。从后来傅作义从集宁出击张家口,迫使晋察冀解放区大搬家,就能看出集宁是有多重要。

此次作战,我军的情报工作没有发挥威力,傅作义都兵临空城集宁的时候,张宗逊才得知,震惊之余,只能暂缓急攻大同,调重兵前往救援集宁。

血战到9月11日,我军已经把傅作义手下董其武打得奄奄一息。可就在此时,张宗逊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让疲惫的全军休整1天。就是这1天让董其武重整旗鼓。而且,傅作义的101师也赶到附近。

傅作义

傅作义

张宗逊无奈之下又指挥部队暂缓救援集宁,前去迎战101师,这又犯下了第二个致命的错误,这一下,直接导致集宁失守。而且,101师也没被吞下。

傅作义趁我军分兵,疲于应付之际,再次集中兵力突袭大同,负责围城的杨成武为了避免陷入重围,只能撤围而去。

9月16日,大同集宁战役结束。我军损失2万多人,战前的所有预定目的全未达到。

而且此战的失利使我党掌握的唯一一座大城市~晋察冀解放区首府张家口处于被敌两面夹击的不利态势之下,并于10月被迫放弃,华北战场陷入全线被动,我军用了1年多的时间才扭转这种局面。

同时,华北地区的被动进而影响了陕北的局势,并间接导致了1947年3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撤离延安。

毛主席转战陕北

毛主席转战陕北

1946年11月,面对胡宗南的威胁,毛主席第四次把张宗逊召回延安,不但没责备他,反而大加安慰,并任命他为陕甘宁集团军总司令。张宗逊没有再辜负领袖的重托,在集团军刚刚组建完毕后,就漂亮地击败胡宗南5个旅的进犯,歼灭敌48旅1500多人,还击毙旅长何奇。

1947年7月,西北野战军组建,张宗逊被任命为第一副司令员。这个“第一”是毛主席特意加上的。

在视察部队的时候,毛主席语重心长地教导他说:“你的优点是稳重、厚道,但缺点是该厉害的时候,厉害不起来。你要向彭老总多学习。”很多人猜测就是因为大同集宁战役,毛主席才会这么说,而且猜测这也是张宗逊没被授予大将军衔的主要原因。

那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上将之“谜”

与大将们相比,集宁的败仗不得不说是张宗逊的一个硬伤,算是一个落选的原因。

同时,在抗日战争中,张宗逊的358旅也远不如其他几个旅发展的规模大,而且他没有独立开辟出我军的根据地。

前排左四为张宗逊旅长

前排左四为张宗逊旅长

而且,作为“禁卫将军”,张宗逊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保卫党中央,所以没有什么机会在外单独统军作战。在西北野战军和1野的时候,基本也是作为彭老总的主要副手,没有指挥过几万、几十万的大兵团作战。

此外,毛主席一直都有“避嫌”的作风。张宗逊作为老人家的贴身爱将,虽然为保卫党中央立下了不世之功,而且凭资历完全能位列大将,但是毛主席还是建议他“屈居”上将。

不过,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张宗逊和很多我军将领一样,高风亮节,对名利都看得很淡。

但无论是什么军衔,张宗逊上将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无私奉献和卓著功勋都将永耀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