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老朱设计的政治制度到底是比汉唐宋等朝代先进还是落后了?

 123xyz123 2022-12-02 发布于湖南

我个人认为是落后,越往后的朝代越落后。从秦朝一统后,都是中央集权。历代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最显著地一点就是加强中央集权。但问题在于你玩得转,别人未必玩得传。再者失去平衡,很容易摔倒。虽然明朝的制度大体上还是按照汉唐宋,但是在细节上更加细化。我觉得古代的政治制度其实就是分配君臣权利。宋代以前宰相是可以坐着跟皇帝议事。宋太祖之后,你们都站着吧。别小看一站一坐的区别。在汉代时丞相来,皇帝得起来相迎,丞相走,皇帝起身相送。魏晋南北朝后可以坐着。元明清,你们都跪着吧。别小看一坐、一站、一跪,这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汉制,皇帝为丞相起,晋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后世从之。

我先讲一下汉唐宋的中央行政制席。在汉代实行的三公九卿制,三公即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即九个部门的长官,类似于后世的六部各部尚书。东汉也是三公九卿制,但这三公是司空、司徒、太尉。东汉跟西汉相比就是没有了百官之首丞相,因为权力太大了。后来也嫌三公权力大,弄个尚书台。三公只是名义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在汉代的制度规定国家大事都是由三公决定。因为东汉大多都是年幼的皇帝,不能处理政事。于是三公、大将军、太傅录尚书事。这个录尚书事就是总领台阁事。在汉代皇帝的诏书也是要有丞相和三公署名。

凡国有大造大疑,(太尉)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然政有不理,犹加谴责。

在三国魏晋南北朝时也是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逐渐由三省取代。比如诸葛亮以丞相官职开府,像魏延是丞相司马、蒋琬是丞相长史。汉代三公开府都能辟任属官,就是召一些官吏或者没有官职的人来自已的幕府担任官职。当然那些被辟的人也能拒绝。这一点在史书上有很多例子。比如曹操以司空(三公)官职开府,辟河内郡属官司马懿来司空府,司马懿以自己有病推辞。汉魏晋南北朝还有高级官员给予开府之权,这个就是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拥有建立幕府的权力,标准按三公。比如大司马、大将军之类的高级官员。

隋唐宋元,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大体上还是跟汉魏晋南北朝。一些官员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权力。在明朝时废除了丞相制,也废除了开府之权。很多人把明朝的内阁视为现代内阁,这是不对。没有开府之权的内阁,怎么能说成现代内阁,只有拥开府之权才更接近现代内阁。在汉代宰相的权力非常大,历代被称为宰相的官职很多。到了唐朝宰相不仅多,其权力已经大大不如以前。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新唐书》

隋唐宋元的三省六部制,其实在以前的朝代就已经形成了。三省是指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其职权是发布诏书和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的诏书和政令。门下省是负责审核,认为不当,可能封驳。也就是说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当然这三省也很多的权力职责。比如六部是归尚书省管。

我举个宋朝的例子,宋太祖任命赵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但是因为当时中书省没有宰相,也就是说没法审批盖章。赵普讲了这事,说没法上任。宋太祖讲你只管上任,我来审批。赵普回答讲:“这是有关部门的职责,不是皇帝该做的事情。”宋太祖于是问翰林学士该怎么办。窦仪讲:“现在皇弟担任开封府尹,同平章事,就是宰相。”于是让赵光义审批盖章后,赵普这才上任。

以普为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中书无宰相署敕,普以为言,上曰:“卿但进敕,朕为卿署之可乎?”普曰:“此有司职尔,非帝王事也。”令翰林学士讲求故实,窦仪曰:“今皇弟尹开封,同平章事,即宰相任也。”令署以赐普。—《宋史赵普传》

从汉代到唐元宋,政治制是差不多。比如唐代由中书省发布诏书、政令,西汉是由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我前面讲三省六部制在隋唐以前就存在,只是名称和职责范围大师不一样。比如唐代的门下省是负责审批,唐太宗时要把征兵年龄降低。当时担任门下省长官魏征就连续驳回数次。按照制度来讲,没有门下省署敕是不能发出去。中国古代制度是好的,但往往破坏规矩的是帝王。比如汉灵帝要处党人杜密,太尉陈蕃拒绝在诏书签署。灵帝干脆把他免职,越过行政部门由太监去处置。

历代有作为的皇帝,他们所做主要事情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相权。汉武帝设置内朝,长官为尚书。汉光武帝削弱三公,设置台阁(尚书省),其长官为尚书令。三公如果没有加录尚书事就是虚职。到了隋唐后没有丞相,弄了一群宰相,三公连摆设都不算了。在宋代三省都成摆设了,设置了中书、枢密、三司管政、军、财三大事务。

明朝开国之初还是按照元朝的制度,由中书省统领六部。中书省长官为丞相,明太祖朱元璋设左右丞相。后来中书省左丞相谋反,朱元璋废丞相制。把中书省的事情分别交给六部,长官为尚书,副手为侍郎。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什么决策、审议都是皇帝负责,六部负责执行。朱元璋又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顾问。很多时候朱元璋自己决策,殿阁大学士也很难参与。

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明史》

这个朱元璋设置的殿阁大学士就是后来的内阁。明成祖、仁宣宗时内阁不再单是顾问,有票拟之权。等于这个内阁就是缩小版的中书省。这个票似就是写下对某事的处理意见,交给皇帝审批即。但是明朝的后世君那有朱元璋那么勤快,于是让司礼监来做。这个司礼监是宦官机构,就是管理皇宫内的礼仪、差役等事。也就是说是一帮太监。由秉笔太监代替皇帝批红。然后由掌印太监负责审核盖章。也就是说明朝内阁、司礼监就是综小版的三省制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太监)。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于其手。伴食者(指投靠太监的官员)承意指之不暇,间有贤辅,卒蒿目而不能救。—《明史》

这样的事情明成祖、仁宣宗他们也只能把这个权力交给太监。因为明太祖已经把话说死了。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讲秦朝开始设置丞相,不久就亡了。汉唐宋也是照旧设置,虽然有些是贤相,但更多的是小人,专权乱政。现在我大明朝罢丞相,由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部门,分理天下庶务。由朝廷总领,所以稳当。以后如果有人请设立丞相,全家处死。明朝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远胜以往朝代。原本中书省的地方行政、地方军政、地司法,交给三司。即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互不统属,归辖中央。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皇明祖训》

很多人都讲宋朝重文轻武,其实明朝重文轻武远胜宋朝。宋代管军事和调兵权在枢密院,正由文官担任,副的有时让武官担任。明代也有,只不过后来改名为大督府。后又改名枢密院和统军大元帅府。再后面更狠,一分为五。分别是中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府、右军都督府、前军都督府、后军都督府。统称五军都督府。明代把选官、任命、调兵这些权分到吏部、兵部。连军队训练都归兵部。每次打仗就任命将军为总兵,由兵部从各卫所调兵。打完仗后,将军把官印交回来,军队则返回各自的卫所。这不就是将不识兵,兵不识将

征伐则命将充总兵官,调卫所军领之,既旋则将上所佩印,官军各回卫所。—《明史》

明代其重文轻武远胜于宋朝。监军由内臣担任,提督的都由兵部尚书、都察史这些文官担任。像经略、督师、总督、提督等,都是由文官担任。在明代统兵打仗的大多都是文官出身,他们都是身兼文武数职。比如于谦是兵部尚书,但他又提督京营。比如王守仁官职是南京兵尚书。广西叛乱,嘉靖下诏让王守仁兼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率军平叛。比如明朝东南剿倭统帅是胡宗宪,其官职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御史、总督七省军务。

在明代每次征伐都是由文官做统帅,他们的官职一般是兵部尚书(左右侍郎)兼都察院(左右御史),加经略、总督、督师等。在明代除了开国时,后面被为军事家或者名将几乎都是文官,武将非常之少。文官把武将的事做了,拼命的是武将,功劳都是文官。但是几乎没有人讲大明王朝重文轻武。

很多人讲因为宋朝因为重文轻武和把禁军集中在京师,所以敌人很容易突破边关打进来。这样讲是不对,没有去了解就自以为了解。宋代的禁军最高峰时是八十万,其他时间维持在五十万左右。实际上宋朝的禁军真正驻守京师的只有十万左右,其余驻守关边和各地。每过一段时间就换防。其实北宋真正让外敌打进来也就那么几次。一次是辽国,两次是金国。敌人大举来伐,一二十万大军,边关防线上千里,那里能挡得住。让外敌打到京师,也就金国两次。当时京师周围禁军只剩下三万而已。

太祖起戎行,有天下,收四方劲兵,列营京畿,以备宿卫,分番屯戍,以捍边圉。《宋史》

初制(北宋初年),殿前、侍卫马步司三衙禁旅合十余万人。《续资治通鉴》

明朝的重文轻武使得游牧民族打进来太容易了。因为明朝的卫所制度并不成功。当年明太祖朱元璋认为自己设计的制度非常完美讲:“吾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就是让军队自给自足。全国三百多个卫所,在打仗时那么拿起武器作战,而平时则从事农业生产。在朱元璋认为历代养军负担过重的问题完美解决了。嘉靖年间给事中管怀理上书指出卫所屯田的四个弊端。一是边关经常要打仗戒备,所以很多时候根本不能去从事农业生产。二是也不给牛和种子。三是很多壮丁逃跑了,我自己种地,收成给自己发工资又要交税,我还要去打仗卖命。四就是田地让敌人占据,根本没有地可种。这样一种情况下,管屯田的还有增收税,扣掉月粮,按人数补税。

给事中管怀理言:“屯田不兴,其弊有四:疆埸戒严,一也。牛种不给,二也。丁壮亡徙,三也。田在敌外,四也。如是而管屯者犹欲按籍增赋,非扣月粮,即按丁赔补耳。”—《明史》

明朝的宗籓制度成为国家巨大负担。在嘉靖年间的统计国家给宗籓诸府一年所费禄米是八百五十三万石。要知道明朝一年的收入也就是两千七百万石左右。宗籓诸府的工资占了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在明朝只要是皇子都封亲王,不降爵,世代为亲王。降爵,父亲是亲王,继承爵位的儿子就是郡王,孙子就是国公。不降爵,就是代代继承的儿子都是亲王,其他庶子降。像明朝鲁王朱以海,明太朱元璋的十世孙。问题出在世代的第二代身上。每一代亲王平均生个五六个儿子,长子继承亲王爵位,其余儿子封郡王。十代之后就有五六十个郡王。郡王长子继承郡王爵位,其余儿子封镇国将军......。这还只是一支亲王的情况。镇国将军的俸禄是千石,这已经是比肩一品官员。

在嘉靖四十四年重新制定宗籓条例。俸禄七成、六成、八成发钞(纸币),三、四、二成发米。都知道纸币这玩意儿,实际贬值非常历害。明朝的官员工资本来就不高,五品以上只发两成米,五品以下发三成米。像海瑞一年九十石工资,实际上只拿到不超过三十石。还经常拿货物抵俸。这个物实际上不值那么多,却当那么多。官员不去贪污,怎么生活。海瑞做知县时,因其母过生日买了两斤肉。这事成为特大新闻。就连总督胡宗宪都知道这事。胡宗宪对人讲:“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在汉代没有亲王一说,皇子都是封王,一般以郡为国。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王位由长子继承,其余儿子封侯,土地由王国划出。到了王国的地盘很小了。再往后也只分到乡、亭。唐宋藩王都是降爵。唐宋两朝宗亲都是参与朝政,唐朝初还派皇子到各地兼任都督。宋朝的皇子不像以前的王朝,起步就是亲王,其爵位升迁是靠熬和功劳。起步是国公,然后再升到郡王,最后受封亲王。亲王的子孙一降就降到国公。宋朝的皇子、宗室也是参与朝政,这有益于培养他们的能力。比如宋真宗在做韩王时,授检校太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高宗封蜀国公时,授定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尉。

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君权还相对削弱皇太子的权力。很多人意淫朱标造反,朱元璋会非常高兴,还怕他兵力不够给派兵帮忙。这不是扯淡吗?在汉唐皇太子有属于自己的幕府体系,就是东宫府。当皇帝外出,皇太子监国,东宫府能完全代替内朝行政。当皇太子继位,东宫府官属是他强有力的支援。也有利于皇太子培植的势力。但这个在明朝没有了,朱元璋这样子就是为了防止皇太子权力太大,毕竟前代可是不少皇太子造反事例。朱元璋的做法是东宫府属官全部由朝中大臣兼任,这样子东宫就失去独立性。像左丞相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录军国重事常遇春兼太子少保、中书参政杨宪兼詹事丞、耿炳文兼左右率府副使,御史大夫邓愈、汤和兼谕德,御史中丞刘基、章溢兼赞善大夫,治书侍御史文原吉、范显祖兼太子宾客等。

是时东宫官属,自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宾客外,则有左、右詹事,同知詹事院事,副詹事,詹事丞,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事,左、右率府副使,谕德,赞善大夫,皆以勋旧大臣兼领其职。—《明史》

很多人把朱标夸成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太子,那不过是一些人意淫而已。朱元璋之所以让大臣兼东宫的官属,美其名当我有事外出由皇太子监国时。当大臣汇报的事情,皇太子没有听从。你们肯定会讲是东宫官属误导皇太子。这样会激起矛盾,所以不设置了。一班人挂两个牌子,从朱标开始明朝皇太子都没有什么权力。历代的皇太子都有自己的属官,而且会有很多官员投靠,毕竟是下一任皇帝。这样皇太子拥有对抗君权的力量,比丞相威胁还大。朱元璋干脆让朝中大臣兼职。明武宗、英宗、宪宗继位后为何用太监来对抗文官集团,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自己的班底。

明太祖把历代出现的问题方方面面都想法去预防。后宫、外戚、太监、权臣、武将防得死死得。朱元璋最喜欢做就是考察历代一些威胁到君权的事情,然后设计种种制度来防范。一个人如果非常挑食是很容易得病。因为食物中有各种元素,挑食往往就会缺少一些元素。历代都防着防那,往另一方面就出问题。汉朝在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之就是因为没有强力的宗藩,所以刘邦分封刘氏子弟。到了文、景、武又开始打压宗藩。西汉末让人夺了天下。东汉因外戚、太监而亡。曹魏把外戚、太监、宗藩防得死死,结果让司马夺了天下。西晋分封宗藩,防范土族。结果因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灭亡。朱元璋就是把别的都防了,就是没有防到藩王。

在朱元璋废丞相制时讲因为多小人。那个这个小人是谁任用?还不是朱元璋你自己。古往今来是贤君多还是昏君多,怎么不把皇帝废掉。后宫、外戚、太监这些为何能干政和撑握大权,还不都是皇帝授予。东汉末年时袁绍建议何进招外将诛杀太监。曹操讲:“阉竖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从曹操的话来看,太监能获得权力还不是帝王授予。

在曹丕当皇帝下诏不许后宫干政,后族的人也不许担任辅政,不能封王侯爵位。如果有违背,天下共击之。东晋孙盛对此评论讲治理国家靠要凭借俊杰辅佐,贤能品德的人参与治理。所以以前周朝的兴盛,也有妇人参与......从前申伯、吕侯虽然是外戚,但他们有匡周室的功劳。如果以天下为己任,唯德才是而,就算是用亲戚,也是大公无私。为什么到排斥后族?两汉未年,王道衰落,所以让外戚凭受宠,只会祸乱。如果王朝到了衰落时,国家将亡。即使没有如王太后和吕太后那样的事,难道就不会有田氏代齐,赵高杀二世这样的祸害吗?后世的帝王看到这诏书,就会想起外戚毒杀皇帝的事。到魏文帝,于是征发一概的命令,可以说是有见识的谬言,不是皇帝的宏议。

夫经国营治,必凭俊喆之辅,贤达令德,必居参乱之任,故虽周室之盛,有妇人与焉。然则坤道承天,南面罔二,三从之礼,谓之至顺,至于号令自天子出,奏事专行,非古义也。昔在申、吕,实匡有周。苟以天下为心,惟德是杖,则亲疏之授,至公一也,何至后族而必斥远之哉?二汉之季世,王道陵迟,故令外戚凭宠,职为乱阶。于此自时昏道丧,运祚将移,纵无王、吕之难,岂乏田、赵之祸乎?而后世观其若此,深怀鸩毒之戒也。至于魏文,遂发一概之诏,可谓有识之爽言,非帝者之宏议。

我认为孙盛讲的太有道理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防这防那,最终没有防到另一个。朱元璋老防着武将,但就是没有防藩王。如果不是朱元璋杀了那么多文武,朱棣未必能成事。据野史朱元璋曾对皇太孙朱允炆讲那里有造反就让你这些叔叔镇压。皇太孙朱允炆问那叔叔造反呢?朱元璋没有回答。朱元璋在分封藩王时有大臣劝谏,朱元璋没有听从。但他也考虑到这个问题了。在《皇明祖训》告诫诸王:凡古王侯,妄窥大位者,无不自取灭亡,或连及朝廷俱废。盖王与天子,本是至亲。或因自不守分,或因奸人异谋,自家不和,外人窥觑,英雄乘此得志,所以倾朝廷而累身己也。若朝廷之失,固有此祸。若王之失,亦有此祸。当各守祖宗成法,勿失亲亲之义。但朱元璋忘了最无情帝王家。

从朱元璋的《皇明祖训》来看是有考察历代所发生的问题,所以他设置制度时也防方方面面。朱元璋设想当国家有奸臣,亲王谁备好军队等待皇帝的密诏,得到密诏后率军征讨。这明显有问题了,如果皇帝处理不了奸臣,又如何能向藩王发布命令。再者藩王完全可以讲皇帝给自己下了密诏,朱棣就是这样子做的。

上书天子指泰、子澄为奸臣,并援《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书既发,遂举兵。自署官属,称其师曰「靖难」。—《明史成祖纪》

我觉得历代帝王防这防那,没有忽视根本问题。根本在于人心,四方归心则天下安。像陈胜吴广这样的人,只是贫苦普通老百姓。带着几百人造反,这是县武装就能搞定的事情。为何附近郡县纷纷响应加入,天下各郡县也纷纷响应。一下壮大到数十万人让众。不就是因为大家都苦秦久矣。陈胜吴广这样的数百人造反,在史书上都懒得记。如果在君贤臣良的时候,随便一县尉就能带兵把陈胜吴广灭了。

在历代所出现的权臣、外戚、太监、后族等专权干政,往往都是皇帝所造成。但也不尽是皇帝昏庸的问题,而是他们只能那么做。像东汉的太监干政问题,皇帝面对强大的外戚,他能依靠谁拿回权力?还不是得依靠太监和新的外戚。汉宣帝中兴之主,还不是大力扶持外戚对抗权臣。汉景帝能平七国之乱,还不是依靠外戚窦婴的支持。

历代所出现的权臣、外戚、太监、后族,导致国家灭亡,往往是国家自身有问题。汉高文景武宣四位英明之主,不都有重用权臣、外戚、太监、后族。我想起周星驰电影《武状元苏乞儿》中皇帝跟苏乞儿的对话。皇帝对苏乞儿讲:“你丐帮弟子数千万,一日不解散,朕一日不安。”苏乞儿回答:“丐帮有多少弟子,不是由我决定。而是由皇上你。如果皇上英明神武,令国泰民安,人人都有饱饭吃,鬼才愿意当乞丐。”虽然是电影,我认为这个道理是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