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后”脑瘫男孩行走困难,全班同学成了他的“双腿”

 历史没有真相 2022-12-02 发布于山东

“虽然遭遇了命运的不公,但社会大家庭没有抛弃我,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地克服困难,把这份爱传递下去,直到我停止呼吸那一刻为止。”

若非亲耳所闻,很难想象这番话出自一个20岁脑瘫男孩之口。患病导致的腿脚不便,让刘景闯的在校生活变得艰难。但从入校第二天起,他所在曹县职业中专2022级电商一班的同学们就成了他的“双腿”。在这个充满爱心的大家庭中,他也想把温暖继续传递下去。

只要回宿舍,每天都有两名同学轮流照顾刘景闯的生活起居。

全班轮流打饭,照顾他生活

初次见面,眼前这位朴实瘦削的男孩脸上挂着腼腆的笑,很难想象他在奋力前行的背后吃了多少苦。

2002年10月,一个小生命降生在了山东曹县普连集镇三官庙村。因早产缺氧导致的先天性脑瘫,让这个名叫“刘景闯”的小男孩从一出生就变得与众不同。别的孩子都是四五岁上幼儿园,他直到8岁那年才第一次迈进校门。

而在这之前,年幼的刘景闯很早就意识到了自己的特别。

“一岁半的时候,别的小孩都会走,但我的脚站不住,腿好像很歪,说话不清楚,经常流口水。”身体上的缺陷,是童年刘景闯不能接受的,看到适龄小朋友都去上学了,他的内心无比羡慕。

面对这个脑瘫男孩,幼儿园无奈摇头后将他拒之门外,直到一位邻居开设的幼儿园无条件接纳了他。刘景闯坚定地认为,这位邻居就是他的第一任启蒙老师,“是他让我感受到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因为启蒙老师的鼓励,刘景闯的人生轨迹开始发生变化:他8岁上幼儿园,10岁上小学,20岁考入职高。

刘景闯上学晚,迈得步子要比同龄人慢一些,但这不妨碍他做好一件事的决心。从上小学开始,他在学习上就显得格外自律。当其他小朋友嬉戏玩耍的时候,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钻研难题。因为小时候口齿不清,他就把更多精力倾注在写作上,用文字表达自己内心。

升入曹县职业中专之后,刘景闯面临的最大难题仍是行走。

为让他每天都能安全放心地上课,学校将他所在班级从四楼搬到了一楼,并减免了他的一切在校费用。为方便照顾他,学校单独给他安排了一间宿舍,还特设了无障碍卫生间。

“在我入学第二天,班里就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全班男生轮流帮我打饭。只要回宿舍,每天都有两名同学轮流陪我休息,照顾我的生活起居。”一方面是命运的捉弄,一方面是身边人无私的爱,两种力量积聚交织,让刘景闯萌生了“我要做公益”的想法。

一瘸一拐地走路,这个在正常人看来的缺陷,却是刘景闯最大的心愿。

能一瘸一拐走路,是最大心愿

虽然从小特别,但父母从没放弃自己,因此刘景闯也不能自我放弃。

“8岁那年,每天都要到离家20里地的小诊所做推拿,我妈骑着自行车带我风里来雨里去,每月有25天以上为我奔波在路上。”刘景闯说,“我妈为我付出了很多,这份感情无法用语言表达。”

对刘景闯来说,他面对的最大挑战就是做康复。那种锥心刺骨的疼,他一辈子也忘不了。

在青岛儿童医院做康复时,14岁的刘景闯忍受着腿部僵硬带来的疼痛,咬牙决定要与病魔抗争到底。“当时是春天,我头上的汗都淌到了眼睛里,疼得我哭,但我要一忍再忍咬住牙。”

一瘸一拐地走路,这个在正常人看来的缺陷,却是刘景闯最大的心愿。因为这股不服输的劲头,原本腿上没劲儿的他,在一个月后实现了独立行走。

迈腿走出几十米远的情景,不仅感动了刘景闯父母,还让康复中心其他病患有了信心。一位家长悄悄告诉他,是你给这些弟弟妹妹甚至家长们带来信心,给了他们站起来的动力。

一方面要克服行走难题,另一方面则要打破语言障碍。为了和身边人一样自如交流,刘景闯每天都要和不同人讲话,身边没人的时候就自言自语。天长日久的训练,让刘景闯克服了吐字不清的难题,还使他意外收获了自如表达带来的自信。

同学们的照顾让刘景闯感恩在心,因此他通过刚学到的说话技能,为同学点亮希望,在校园里传递正能量。

“只要我刘景闯活着一天,就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一直做到我停止呼吸那一刻。”这番话是刘景闯在一次班级励志报告会上的分享,他希望尽己所能为同学们做些什么,而一次次的公开表达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现在即便给我一个200人的场合,我也不会紧张怯场了。”

这辆三轮车载着刘景闯穿过大街小巷,践行着他的公益梦想。

感恩被温暖对待,要把爱传递

一路走来的经历,让这个20岁男孩变得格外成熟。在很多孩子还向父母伸手索要什么的年纪,刘景闯就把爱回馈给了这个世界。

“小时候,四五岁的孩子们不懂事,偶尔会喊我'傻瓜’,我听后心里很自卑。但现在我很知足,因为我没被社会大家庭抛弃,身边人没用那种眼光看我。”刘景闯说,“一路走来挺艰难,但我算是幸运的了。”

从曹县百名道德模范,到市级优秀志愿者;从残疾人百强模范,到市级优秀学生……一路走来,这个脑瘫男孩获得过各种各样的证书,虽然荣誉对他来说不那么重要,但却能激发他尽己所能帮助别人的成就感。

早在五年前,刘景闯就开始了自己的公益之路。他常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每次见面,老人都会亲切地喊上一句“又来了啊”。他也常常联合多家公益组织,为残障儿童举办“关爱残疾人慈善晚会”,他想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们融入活动。

由于自己就是残障人士,因此刘景闯更能理解残障儿童的不容易。他借助各种机会,用个人经历唤醒孩子们,他想让残障儿童充满信心,要阳光自信起来。刘景闯带着孩子们走进电影院、科技馆、牛奶厂、风景区,开展活动时大家那种希望的眼神,更坚定了刘景闯做公益的想法。

“从我出生开始,当地政府和社会就对我很关注,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地克服困难,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上中专之后,刘景闯的梦想是公益助农,“电商专业专门为我打造了直播团队,我现在边上学边实践,争取在三年学成以后带动全县部分残疾人做电子商务,让他们有钱挣。”

不久前,刘景闯在遗体捐献登记表上签下了自己名字。

“最初家长不同意,小小年纪在这上面签字,光是听说就很难受了。但我耐心做父母的工作,他们后来也慢慢理解了。”刘景闯心里想,身处在一个充满温暖的社会,他也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通过遗体器官的捐献为医学事业做贡献,能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经受了命运的戏弄,刘景闯深知抱怨没用,他要以更加乐观的态度,为小家和社会大家带来更积极的影响。对于那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感谢,他想以微薄之力,向这个社会回馈温暖与爱。

从小的经历让刘景闯有着强烈共情,他很能理解年迈老人和残障孩子的不容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