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身为华北“救命粮”,过去深受北方人青睐的高粱,产量从586万吨锐

 taoshu 2022-12-02 发布于河北
身为华北“救命粮”,过去深受北方人青睐的高粱,产量从586万吨锐减到167.6万吨,反观美国却疯狂种植。为什么中国农民不愿意种高粱了?
过去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很低,农民下地干活基本上都是为了自给自足,因此种植的农作物种类一般会比较多,比如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都是北方地区常见的农作物。
相比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高粱抗旱和耐高温的能力更强,如果遇到了大旱,其他农作物都难以生存,在这种情况下,种植耐旱的高粱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的收成。
随着农业的发展,高粱的种植规模不仅没有进一步扩大,现在只有一部分地区还在规模化种植高粱,但北方很多地区的散户已经不再种植高粱了,这是为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高粱的产量比较低。在过去,无论是小麦玉米还是高粱,产量都不高,农民们并没有更好的选择。
随着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的产量都已经提高了很多,唯独高粱的产量仍旧在原地踏步。很显然,种植高粱的效益并不好,农民们自然就不愿意再种植高粱了。
现在很多农民种田并不只是为了满足自家的需要,更多是为了售卖。像小麦、玉米这种主要粮食作物的收购价格是很稳定的,根本不需要担心卖不出去。但高粱就不一样了,它不是主要粮食作物,收购商相对来说就比较少,就算种了也不一定能卖出去。
说到这,好多人可能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卖不出去,那为什么不种一些来自己吃呢?
现在高粱的主要用途就是酿造白酒,但它不适合用来当做主食。高粱中的蛋白质以醇溶性蛋白质为主,难以被人体吸收,色氨酸、赖氨酸等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比较少。
如果把高粱作为一种粗粮,偶尔吃了一下改善口味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作为主食,那确实是不太合适的。
为什么现在不再大规模种植高粱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种植规模的要求更高了。
以前的农民都是小面积种植各种农作物,但现在开始使用机器了,就需要大规模的田地来满足机械化种植的要求,而且只能用来种植同一种农作物。
高粱本来就不是主要粮食作物,如果要机械化种植,还需要大规模种植才行,这显然不划算,所以农民们也不愿意费力气去种植一点高粱了,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显然更加性价比更高。
现在我国不是不种高粱了,而是集中在一部分地区进行规模化种植,这样的种植方式效率更高。至于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还是有很多散户在种植的,在农村经常能见到。
我国高粱的种植规模逐渐减小,但美国却开始大规模种植高粱了,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农业是很发达的,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非常高,种植的农作物大多用于出口。
美国的平原地区虽然辽阔,但气候干燥,降水量比较少,土壤也比较贫瘠,在这种环境下,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就是高粱。而且美国平原地区地广人稀,非常适合采用机械化种植的模式,效益也比较好。
美国除了将很大一部分高粱用作出口外,还会用高粱来制作乙醇。乙醇作为一种环保的新能源,能在现在石油价格不稳定的局势下缓解美国燃料紧张的问题。
从高粱的“兴衰史”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正在逐步提高,人们从追求“吃饱”变成了现在的追求“吃好”。而且高粱会以更加丰富的形式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用来满足我们的多样化需求。#高粱##所见所得,都很科学##美国高粱##你同意农村土地走大规模机械化耕种方式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