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垄断?

 老玉米棒 2022-12-02 发布于广东

垄断(monopoly)

在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基础上,由一个或少数几个大企业联合起来对相应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控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在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和新的现象,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逐步被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内在逻辑是: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走向垄断。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7篇中深入分析了生产和资本集中的原因和趋势。在剩余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下,资本集中的现象就出现了。资本集中是通过几个资本的合并而联合成为一个更大的资本,或者通过一个大资本对若干中小资本的吞并而发展成为一个更大的资本。这样,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它在一定部门中造成了垄断,因而引起国家的干涉”。当资本主义还处于自由竞争阶段时,马克思就科学地预见到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必然产生垄断。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进一步阐明了垄断产生的必然性。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产资料的使用、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生产都实现了社会化,但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却是私人的。因此,社会化大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地表现出来。猛烈增长的生产力和资本占有对生产力的限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迫使资本家阶级本身在资本关系内部可能的限度内,越来越把生产力当作社会生产力看待。因此,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就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于是,垄断就产生了。托拉斯的产生只能是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但是没有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对抗性质。恩格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出发阐述了垄断产生的必然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进一步论证了生产集中引起垄断的必然性。列宁指出,资本主义最典型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业的巨大发展,生产集中于愈来愈大的企业的过程进行得非常迅速。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列宁以德国和美国为例,用大量的统计材料,具体说明了这一特点。生产的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自然而然地走向垄断。因为当生产是由成千上万中小企业分散进行时,大企业要对该部门的生产和销售进行控制是困难的,但是当生产高度集中时,少数大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从而实现对生产和销售的控制。同时,少数大企业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也需要谋求暂时的妥协,达成垄断协议,以共同控制生产、销售市场和原料来源。所以列宁说:“自由竞争产生生产集中,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导致垄断。”垄断“是现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的和基本的规律”。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已经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

垄断必须通过垄断组织来实现。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各种垄断组织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反映着不同的垄断程度。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在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即都是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来保证垄断资本家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这种高额利润是通过垄断价格来实现的。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人为规定的一种旨在保证高额垄断利润的市场价格。它由生产成本和垄断利润构成,一般高于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所形成的生产价格。

垄断产生于自由竞争,垄断的产生没有消除竞争,而是凌驾于竞争之上,这进一步加剧了竞争。垄断产生以后,垄断组织之间、垄断组织和非垄断组织之间都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垄断与竞争的结合,成为帝国主义的鲜明特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混合联合企业成为国内垄断的主要形式,跨国公司成为国际垄断的主要形式。

通过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这对概念

可清晰了解垄断的运作机制

图片

垄断利润

monopoly profit

垄断资本家凭借在社会生产和市场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主要通过垄断组织制定的垄断价格来实现,垄断组织凭借对产品生产、销售的控制,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使垄断资本家有可能长期地获得远远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垄断利润。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实现融合,进一步维护了垄断资本的利益。

靠垄断有利的自然力,也可获得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归根结底来自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在现代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垄断资本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攫取高额垄断利润:通过规定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榨取其他中小企业和其他非垄断企业的部分收入;通过对外投资、资本输出、不等价交换等手段,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掠夺来获取高额利润;实现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通过国家的军事订货、财政补贴、减税免税等手段,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将劳动人民创造的部分国民收入变为垄断资本家的高额收入。

垄断利润的出现并没有改变剩余价值规律,改变的只是这一规律的作用形式。垄断阶段前,自由竞争占主要统治地位,资本能在各生产部门之间实现自由转移,剩余价值规律主要通过平均利润表现出来。虽然个别资本家由于较早采用新技术,获得了平均利润之外的超额利润,但这只是少数的暂时性现象。随着更多资本家纷纷提高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这份超额利润就消失了。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操纵垄断价格,就可以获得稳定的垄断利润。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图片

垄断价格

monopoly price

为获取垄断利润,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垄断地位在销售商品或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高于或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基本公式是: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或垄断价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垄断利润。

垄断价格分为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垄断高价指垄断资本家出售商品的价格高于其价值和生产价格;垄断低价指垄断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时所规定的低于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两种价格均可获得超额垄断利润。垄断行业长期人为操纵垄断价格,会抑制市场价格自由波动,使垄断价格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是从社会层面来看,垄断价格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实际上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具体表现形式。原因在于:(1)全社会的商品价格总额和商品价值总额仍具有一致性。垄断资本家通过垄断高价或垄断低价获得的那部分垄断利润,一部分来自于本企业所生产的超额剩余价值,另一部分来自于价值和剩余价值的转移,即其他商品生产者所失去的部分利润和广大国内外劳动者被掠夺的部分价值。(2)整个社会的商品价值仍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垄断价格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再分配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使之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一个杠杆。(3)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价值,一定程度上,垄断价格的变化受供求关系及竞争的制约,垄断资本家不能随意提高或降低商品的价格。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垄断价格是加深资本主义腐朽性和寄生性的重要因素,既反映了垄断资本家对无产阶级的剥削,也体现了垄断资本家对小生产者的压榨。垄断资本家通过再分配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必然造成对其他非垄断企业的排挤,会激化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各种矛盾。

此外,资本主义国家为实现垄断

构建起多种组织形式

图片

垄断组织

monopolies

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控制了某个或某些生产部门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大企业或企业联合。它们凭借垄断地位主导生产,瓜分和垄断销售市场,控制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

垄断要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来实现。垄断组织的形式,因垄断的程度和内容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最简单的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这是由资本主义若干大企业为在一定时期内共同控制某种商品的价格而以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达成的协议。这种垄断组织大多是不稳定的和短期的。当协议的目的达到后或者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它就自行解体。垄断组织较为发达的形式是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各种垄断组织包含着不同的内容,反映着不同的垄断程度。

卡特尔是生产同类产品的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在商品的产量、销售市场和价格等方面签订协定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联合。参加卡特尔的企业,在生产上、销售上和法律上仍然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它们只是按规定价格产量市场范围进行生产和销售。

辛迪加是同一部门的大企业为了统一采购原料和销售商品而建立的垄断联合。参加辛迪加的成员在生产上仍然保持独立性,但是在商业上已经丧失了独立性,原料的采购和产品的销售,都由辛迪加总办事处统一办理,然后照协议规定的份额在各成员之间进行分配

托拉斯是生产同类产品或是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若干大企业的垄断联合。托拉斯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企业组织。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上和销售上的独立性,变成按股份获取股息和红利的股东。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均由托拉斯统一管理

康采恩是同一财团控制下的不同经济部门的大垄断企业的联合体。参加康采恩的企业,虽然保留着形式上的独立,而实际上却占统治地位的核心企业,包括大银行和大工业企业的控制。核心企业通过购买股票、参加董事会以及财务上的其他联系,把各成员企业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列宁在仔细分析研究了当时关于垄断组织形成历史的著作以后,对垄断组织产生的历史做出了如下概括:(1)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是自由竞争发展的顶点即最高阶段。这时垄断组织还只是一种不明显的萌芽。(2)1873年危机之后,卡特尔有一段很长的发展时期,但卡特尔在当时还是一种例外,还不稳固,还是一种暂时现象。(3)19世纪末的经济高涨和1900—1903年的经济危机。这时卡特尔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之一。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

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变化,在现代,出现了与传统康采恩不同的混合联合企业,即通过大量吞并彼此没有业务联系的公司而形成的跨部门的多样化经营的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尽管形式多种多样,但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通过对生产和市场的垄断,来保证垄断资本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垄断组织之间通过结成

国际性经济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

争夺国际市场、分割世界

图片

国际垄断同盟

international monopoly combines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根据协定而结成的国际性经济联盟。其目的在于瓜分世界市场、制定垄断价格、控制生产规模、垄断原料来源、分割投资场所,以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列宁认为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是“资本家同盟之间在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关系”,是帝国主义即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国际垄断同盟是在国内垄断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各国垄断资本首先在国内建立了垄断统治,瓜分了国内市场,并且在不同程度上控制了本国的生产。但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国内市场必然同国外市场相联系。垄断组织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要夺取更多的国外市场。垄断资本从争夺国内市场发展到争夺国际市场,“这是全世界资本和生产集中的一个新的、比过去高得多的阶段”。

但是,国外市场毕竟是有限的。随着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不断扩大,各垄断组织争夺国外市场的斗争日益加剧。垄断组织为了避免在激烈的竞争中两败俱伤,在一定时期内,它们之间有可能取得暂时的妥协,签订协议,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列宁说:“随着最大垄断同盟的国外联系、殖民地联系和'势力范围’的极力扩大,这些垄断同盟就'自然地’走向达成世界性的协议,形成国际卡特尔。”

国际垄断同盟虽然在经济上达成了瓜分世界的协议,但是这种妥协只是暂时的和不稳定的,它并不能消除垄断组织继续展开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垄断组织建立国际垄断同盟的目的是为了攫取高额垄断利润,一旦已经达成的协定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它们必然会破坏原来的协议,重新开始进行瓜分世界的斗争。列宁说:“资本家瓜分世界,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心肠特别狠毒,而是因为集中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使他们不得不走上这条获取利润的道路;而且他们是'按资本’、'按实力’来瓜分世界的,在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制度下也不可能有其他的瓜分方法。”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的实力是着各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当各国垄断组织的实力对比发生变化,原来的协议比例就不再适应了,需要按照变化了的现实态势重新分割世界市场,这样,必然会出现新的矛盾和尖锐的斗争。例如,由英国、比利时、德国三个国家组织起来的国际钢轨卡特尔,从1884年到1940年的50多年间,曾经两次瓦解,经过了多次重新按实力分割世界市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这个国际垄断同盟才彻底解体。可见,国际垄断同盟是着各国垄断组织实力的消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

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各国垄断组织之间的斗争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它们时而相互勾结,取得妥协;时而打破原有协定,进行斗争,主要根据垄断资本的利益来决定交替使用和平的和非和平的手段。妥协是为了分割世界,斗争也是为了重新分割世界。分割世界才是垄断组织进行斗争的实质和内容。

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国际卡特尔、国际辛迪加和国际托拉斯。其中,国际卡特尔一直是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原有的国际垄断同盟的基础上又产生了许多新的国际垄断同盟,如由私人垄断组织建立起来的跨国公司,由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出面建立的欧洲联盟等。战后国际垄断同盟新形式的出现表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活动中已经日益同国家结合,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利用手中掌握的财政、金融、信贷和技术力量,采取各种措施支持私人垄断资本对外扩张,提高它们的国际竞争能力。在争夺世界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化、生产和资本日益国际化的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出面组建国际垄断同盟,并且在同盟内部实行不同程度的共同调节,从而可以保证各国垄断组织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列宁说:“在金融资本时代,私人垄断组织和国家垄断组织是交织在一起的,实际上这两种垄断组织都不过是最大的垄断者之间为瓜分世界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斗争中的一些环节而已。”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