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龙寺巷,美丽传说流传至今一一襄阳有趣的地名74

 点出好未来 2022-12-02 发布于湖北

龙是中国人心中的图腾,几乎代表着中国人所有的美好愿景。在中国有很多以龙命名的地名。在樊城区有个回龙寺巷、回龙寺社区。#襄阳##域见湖北##龙#

文章图片1

回龙寺巷门楼

回龙寺巷,源于回龙寺

回龙寺巷是连接前街、后街的巷子之一,与百花古道呈十字交叉,因附近有回龙寺而得名,寺己早毁。回龙寺为何时何人所建,规模多大,至今已不可考。

文章图片2

1949年地图中的回龙寺

巷子长150米、宽3米。解放前,巷内多是手工作坊,经营铁木器、白铁、弹花等,百年老字号喻家烘糕分二店经营,是有名的点心,尤其是婴儿代乳品,合作化后被改造。

文章图片3

回龙寺社区

如今,设有回龙寺社区,总面积12万平方米,所辖东风路、解放路、炮铺街、中山前街、中山后街等街道。辖区总户数3136户,总人口6738人。

回龙寺,有个美丽的传说

襄阳文化名人邹演存的《回龙寺的典故》中写道,不知哪朝哪代,东海老龙王的二太子不愿在老龙王面前,它游进长江,又游向汉江上游的樊城段,河身一个大转弯,河面异常宽广,它把这里当作满意的游栖之地。

文章图片4

邹演存文章局部

一年复一年,小龙在汉江过得很舒心,河晏世清,水涨潮落适度,小龙为人们们太平日子造福。百姓经常在江边焚香跪拜它,尤其是三月三、六月六,每月初一、十五。

文章图片5

小鲛龙兴风作浪

由于思念老龙王,小龙游回大海好几年。一条小鲛龙游来兴风作浪,河水泛涨一年竟有几次,百姓叫苦不迭。龙王二太子游回来时,正遇上小鲛龙兴风作浪,它上前与之厮打,只见河水翻腾、狂浪迭起,水花像暴雨般倾向城区。终于,它赶走了小鲛龙。百姓又过上好日子,拍资建庙祭祀,取名回龙寺。

文章图片6

网上配图

回龙寺巷口的“安春园”

对于老一辈襄阳人来说,炒胡饽是留存在记忆深处的一道美食。如今,做得最正宗的就是回龙寺巷口的“安春园回民饭店”。

文章图片7

安启斌在接受采访

炒糊饽里面既有肉丝、蔬菜,也有馍馍,菜饭合一,既可以下酒,也可以当主食。做这道美食先要烙饼子,然后把饼子切成细丝,再与羊肉、青菜等各道食材一并炒制而成。

文章图片8

安春园的招牌菜

上世纪30年代初,安生云在樊城中山后街置办了三间门面二层楼、带天井、天井后面殿堂能摆七张八仙桌的院落,改建后挂“安春园回民饭店”。当时的客人以能到“安春园”品尝菜品为荣。从小受父亲安生云的熏陶,安启斌学会做回民菜,招牌菜的羊肉胡饽、蒸牛肉、酥羊肉、牛肉圆子、烧三样等。

文章图片9

美味的炒糊饽

他说,炒糊饽跟炒薄刀看似差不多,其实区别很大,薄刀是下出来的面,这个是烙的馍,炒糊饽嚼劲。炒胡饽很讲究,下锅时,先放油烧热,然后依次放进胡萝卜、肉丝、白菜,最后下锅胡饽馍,再放上甜面酱、粉条和菠菜,火候、配比、温度、时间都要恰到好处。热气腾腾的炒胡饽出锅后,马上品尝才能感受到它完整的色香味。

文章图片10

安春园紧挨回龙寺巷子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