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胺碘酮,让人欢喜的药效,让人担忧到“手发抖”

 茂林之家 2022-12-02 发布于湖南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石浩强


胺 碘 酮

胺碘酮是具备Ⅲ类抗心律失常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不仅兼具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能阻断钠、钾、L型钙通道,还可以非竞争性阻断α、β受体。事实上,胺碘酮是通过抑制窦房结和房室交界区的自律性,减慢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旁路传导,延长心房肌、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延长旁路前向和逆向有效不应期来发挥作用的,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之一。

适应症

临床上,胺碘酮的静脉制剂在急性心率失常处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口服制剂也常用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心率失常患者的长期治疗。

对于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房颤动(房颤),当其他药物无效或不能使用其它药物时,胺碘酮也是选择之一。

该药的适应证包括:房颤、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衰、快速室上性心率失常等等,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

胺碘酮的常见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静脉注射15.6%,口服<1%),胃肠道的一些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等。

其它还包括,眼部角膜沉积物、视物模糊、甲状腺功能减退、光照性皮炎、日光过敏性皮炎、肝功能异常、肺部异常,以及神经系统的共济失调、震颤、近端肌无力或其他锥体外体征等。

而震颤这一不良反应,会使患者出现类似“手发抖”的情况,颇为令人担忧。

震颤

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是老年患者,当其本身存在一些疾病状态如肝损伤、肾衰竭、代谢紊乱、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焦虑等都会增加震颤发生的几率。而胺碘酮则是常见的可引起或加重震颤的药物之一,有报道称约有高达三分之一的患者在用药后出现了震颤。

事实上,胺碘酮引起的震颤与剂量休戚相关,且可能会发生在治疗期间的任何一时间段,但一般在减少药物剂量或者停药后的数周内有所缓解。而200mg的药物维持剂量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该剂量下不仅可以提供较好的心率控制作用,还可以降低“手发抖”的副作用,但个体化差异同样存在。胺碘酮引起震颤的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但有一点很奇怪,该药可以穿过血脑屏障,但药物本身及其代谢物在脑部的含量却很低。

另外,胺碘酮有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可能,而甲亢也会诱发震颤。

使用注意

合理使用胺碘酮,务必注意:

1、需要规范胺碘酮的用法用量,只有累积到一定剂量才能发挥疗效,而负荷剂量给药后通常在1周左右起效。

2、药物治疗后,胺碘酮的药效和不良反应的个体化差异均较大,所以个体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3、注意与其它药物的联合使用,如合用可能会导致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的药物时需要格外慎重。

4、用药时,避免同时饮用葡萄柚汁或其它果汁,也要尽可能减少皮肤暴露于日光下。

5、患者用药期间,需要做好规范的随访与监测,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定期进行各项化验、检查,尤其是肝功能。

6、胺碘酮存在交叉过敏反应,因而对碘过敏者禁用。

7、胺碘酮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有报导,新生儿血中原药及代谢物为母体血药浓度的 25%,孕妇使用务必权衡利弊。

8、胺碘酮的原药和代谢物均可从乳汁中分泌,故使用该药者不宜哺乳。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