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太祖赵匡胤为啥不将皇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亲弟弟?(下)

 诶呦我的小文艺 2022-12-02 发布于山西

上回咱们说到郭威被下属拥护,“黄袍加身”。

这一幕,被老赵看在眼里,深深记在心里。

后来老郭病死,养子柴荣继位。

平心而论,柴荣对老赵挺好的。他不信“墨菲定律”,让老赵当顾命大臣,辅佐自己儿子当皇帝。

结果,墨菲还是玩弄了柴荣,老柴死后,老赵也学郭威“黄袍加身”,造了小柴的反。

赵光义

这时有人耐不住性子:小编,你这研究的不是“老赵不把王位传给儿子,而是传给亲弟弟么”?

为啥净说些有的没的?

其实没有这些朝代更替,就没有后来老赵的“传弟不传子”。

这些朝代更替让老赵明白两个道理:

1 近几年朝代寿命都不长。

2 “墨菲定律”要重视,节度使最会造反。

这两个道理影响了后世的历史:

第一个道理让他把皇位传给弟弟。他觉得乱世中,朝代寿命不长,如果传给儿子,难免会灭亡。

不如传给弟弟,他毕竟年长有经验,说不定咱这个宋朝更长久一些。

第二个道理让他两次“杯酒释兵权”,

第一次,他让那些拥有“禁军指挥权”的下属们都解了权,去地方当了大财主。

第二次,直接一撸到底,让那些老将们去当了“环卫官”,当然,这些人后半辈子同样有权有势。

要我说,当老赵的下属还挺好。

虽然没了兵权,但钱管够,日子过得舒坦。

要知道历朝历代,被“卸磨杀驴”的开国功臣可真不少呢!

他们能幸存,还能舒服过下半辈子,着实不容易。

其实到这一步,已经没有人能威胁到老赵江山了。

他完全可以把皇位传给儿子,为啥还那么胆小如鼠,把皇位便宜了弟弟。

要知道:皇位面前可无兄弟啊!

但看官你想想:老赵是什么人。

他的少年,青年,经历了四朝更迭。

“每朝最多经历两三代,不超过五代”这句话,已经深深刻在老赵DNA里。

老赵就像那夏虫,不可语冰;老赵还像那井蛙,不可语海。

再怎么读史,这一观念都已刻在老赵骨头里。

很明显,老赵已被“朝代固化”,他没法考虑太长久,也不敢考虑太长久。

烛影斧声

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老赵干脆不给儿子封王,还让俩兄弟扩充势力。

老赵想得特别好,自己死了,皇位给赵光义,赵光义死了,皇位再给赵廷美。

兄死传弟,弟死传二弟,二弟死了再传儿子。

他想把皇位办成“家族企业”。

可他忘了一条,“皇位面前无父子,更无兄弟”。

他默许赵光义发展势力,等赵光义翅膀硬了,他都撂不倒了!

砸完核桃后,赵匡胤就嗝屁了!

赵光义上台后,为保皇位,他先灭了北汉,还想收复幽云十六州。

可契丹他打不过,差点还把命送了。

攘外必先安内”,他先整死大侄子,随即小侄子也死了,没两年弟弟也死了。

赵光义最终还是把王位给了他自己的儿子。

那“夏虫”赵匡胤,如意算盘还是落了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