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医药 in 新加坡-推动医药产业国际化交流会成功举办

 mandy53wiuq5i6 2022-12-0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近年来,中国生物医药研发实力日益增强,成果斐然;中国药企出海布局、谋求全球化发展已成大势所趋。新加坡凭借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高度受国际认同的监管标准以及发达的自由贸易网络,对中国药企的吸引力与日俱增,正成为中国创新药企出海东南亚、布局国际市场的桥头堡。药明康德、科兴、百济神州等中国头部的生物医药企业已陆续前往新加坡开展研发合作、生产制造和市场拓展等活动,而为了统一协调企业在海外的各项业务活动,更好地规划亚太及全球战略,建立区域总部势在必行。越来越多的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计划以新加坡为锚点,从战略层面布局东盟及亚太市场。

在此契机下,生物医药in新加坡-推动医药产业国际化交流会于11月25日下午成功召开。本次活动由新加坡经济发展局主办,艾社康承办,同时得到了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大力支持,在线上由企航新加坡、医药魔方、E药经理人、张通社、药鹿、猎药人等媒体平台同步直播,吸引了行业的广泛关注。

会议精彩回顾

本次研讨会很荣幸邀请到了中国医药保健进出口商会孟冬平书记进行开场致词。孟书记对交流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她阐述并介绍了中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整体发展形势,特别是政府积极推进改革创新与开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产业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孟书记表示,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东盟双方的产业协同互补性强,市场需求和合作潜力巨大。在中国与东盟的外贸中,新加坡常年稳居医药健康产品贸易市场的首位。疫情以来,中国与新加坡在医药产品贸易上合作越来越密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孟书记强调,近年来,中国政府秉持开放合作包容理念,积极推进国际贸易合作,中国药监部门全方位对接国际的相关理念和制度,为促进提升中新双边乃至中-东盟间生物医药领域的合作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随着RCEP协议的签署落地实施,中国-东盟的医药产业合作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和空间。

图片

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大中华区副司长蔡宗伦进行了题为“东盟地区创新医药产业枢纽”的致辞。蔡司长肯定了中国企业家放眼全球、打造全球领先的雄心壮志,认为在中国的药监体制改革和新冠疫情催生的医药研发机遇下,中国医药企业走向全球正逢其时,但中国药企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局势,需注意涉及市场供给和需求侧的两大挑战。他指出在全球不确定因素陡然增加的背景下,需寻求更加优质的发展平台,建立多元化的生产和供应链以加强韧性。蔡司长介绍新加坡作为医药增长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有灵活的政策环境以及优质的人才资源加持,在医药监管的专业性方面受到全球的高度认可,80多家跨国药企和350多家初创生物科技公司组成了初具规模的多元生态体系,覆盖了从研发、生产、注册到商业流通的完整产业链,可作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乃至全球的纽带,并欢迎合作伙伴选择新加坡作为出海的启程。

图片

接下来,艾社康亚洲国际合作总监顾蕊围绕“亚洲生物医药总部的未来之城”进行了主题演讲,顾蕊总监的分享基于多年来对生物医药企业出海的经验及观察。通过梳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出海东南亚/新加坡的趋势,顾总监指出中国药企在东南亚的活动已由2020年及之前较为单一的以产品授权和临床试验为主的形式,扩展为覆盖建厂、建研发中心、设立区域总部及一体化CRDMO中心等内容的多元化形式。在此过程中,新加坡的外部连通性和内部环境优势逐渐凸显,其有着十分成熟且高标准的药监体系,受到区域及全球的高度认可,药物审评审批机制灵活高效,为新药申请提供了完善的路径规划。与此同时,新加坡的营商环境领先全球,并有承接跨国企业区域总部发展的长时间经验,汇聚了全球投融资的优质资源,可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商业服务。此外,顾总监介绍了在新加坡设立总部的总体流程,包括注册企业、选择办公地点、申请优惠政策等内容。

图片

随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大中华区主任蔡璇带来了题为“从新设厂”的主题演讲。蔡主任首先从区域业务辐射广阔、进出口贸易高度便利和药监体系联通互认的三个角度介绍了新加坡可以赋予企业的三大机遇。她分享了药明生物、金斯瑞、星汉德生物等企业出海新加坡的成功案例,指出打造高附加值的医药全产业链是新加坡生命健康领域不变追求。为更好地引导企业在新加坡设厂开展业务,蔡主任随后从场地设施、审批、监管、人才引进、税收政策等方面概括了注意事项,重点介绍了开发使用土地的渠道和资源、设厂需满足的证照条件以及多元完善的CDMO生态体系。此外,蔡主任提到新加坡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为不同类别人才提供针对性的吸引政策,助力企业对多层次人才招募开发的需求。

图片

最后新加坡星汉德生物医药(SCG)首席策略官Christy Ma 针对在新加坡建立生产基地进行了经验分享。Christy首先介绍了星汉德致力于通过先进疗法解决亚洲人群高发的癌症治疗困境,在此背景下,结合新加坡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支持,星汉德看重于新加坡的物流便利所带来的原材料进出口优势,保障了生产的供应稳定,其完善的医疗系统极大利好于新兴的生物医药产品开发与使用,以及全面的知识产权体系提升了企业的创新技术研发动力。Christy指出,新加坡政府机构在星汉德细胞治疗产品的研发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与新加坡卫生科学局(HSA)合作评估和验证公司专有的细胞治疗制造系统,获得了国际市场的高度认可,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对其在质量标准控制、环评、土地使用申请以及人才队伍等方面的帮助也是项目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此外星汉德与新加坡本地的A*STAR等科研机构也有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创新产品,拓宽了公司的业务布局。

图片

圆桌讨论亮点

随后交流会进入圆桌讨论环节,各位嘉宾在艾社康亚洲创始人兼CEO刘畅博士的主持下,围绕“国内药企如何在新加坡开展研发合作,进入东盟及更广阔的海外市场进行战略布局”进行研讨,参加圆桌讨论的嘉宾有徕博科(Labcorp)全球高级副总裁、医药研发亚太区负责人毕红钢博士德昇济医药(D3 Bio)董事长兼CEO陈之键博士

图片

圆桌聚焦于药企全生命周期的源头领域:创新药企和CRO企业在新加坡的研发和临床活动展开。

首先,陈之键博士德昇济医药公司的理念和服务内容进行切入,介绍了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行政效率和基础设施建设是公司考虑在新加坡布局的关键要素,其国际化的监管体系的科学家资源对肿瘤药物的早期开发有颇有助力。陈博士认为,药企应具备全球化眼光,使产品造福全球,在此过程中产品质量是达到目标的关键,前瞻性的研发及准入布局是全球化成功的基础。此外,丰富的全球经验和稳定的人员流动性是选择CRO长期合作伙伴的主要考虑。

接下来,毕红钢博士简要介绍了徕博科在亚洲区域的发展历程,指出东南亚近年来的攀升的医药市场需求可为临床试验提供足够规模的资源条件,物流便利所带来的时效性是公司考虑在新加坡进行研究的首要考虑。毕博士认为把握住东南亚市场的特点及需求是药企出海东南亚的重要前提,此外,人才队伍、基础设施以及物流供应链的保障亦是企业全球化规划布局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徕博科作为全球领先的跨国型CRO企业,在新加坡建立了全亚洲规模领先的临床试验设施基地,其完备的供应链经验以及良好的在亚洲与全球体系间衔接的服务能力,将为药企出海提供助力。

本次活动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的主办下,为中国药企落地新加坡提供了战略规划和实操指南。在未来,艾社康还将继续打造地区交流与合作平台,助力中国药企出海亚太,走向全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