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永动机及宇宙演化问题

 顧工創意顾景林 2022-12-02 发布于湖北
        顾景林
  在存在摩擦阻力的条件下,要运动做功就要消耗能量,要永远不停地运动做功就要永远不停地供给能量,能量消耗完了,需要能量维持的运动就会停止。永动机虽然在原理上不可能,但是,人们费尽心思研究的有可能鱼目混珠,被误认为是永动机的机械,至少应该是一种非常节能的巧妙机械,不然,何从奢谈“永动”?
  有些所谓的“永动”属于误解,实质都是不同形式能量的转换。譬如,牛顿力学认为,在外力为0的条件下,“静者恒静,动者恒动”,认为匀速直线运动是可以永远保持的。但是在现实环境中存在摩擦阻力,要保证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合力为零,就要提供动力来克服阻力,如果还要对外做功,还得提供额外的动力。
  有人认为天体运动是不需要动力,可以永远自我维持的,我们可以以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为例考察这个问题。
  人造地球卫星首先要通过发射过程中的火箭推进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获得作为地球卫星的初始能量,之后的运动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的动能与势能的不停转化。卫星处于轨道近地点时,势能最小,速度及动能最大,在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势能,到达远地点时势能最大,速度及动能最小,然后,在向近地点的运动过程中,又把势能转化成动能,周而复始。由于太空中的空气阻力很小,因此,卫星的运动可以长时间维持。但是,太空中还是存在稀薄空气和微小的空气阻力的,卫星经过长时间运行后,会出现明显的轨道衰减,需要通过推进加速来进行轨道维持,否则,当运动速度低于第一宇宙速度时,就会沿抛物线坠落地面。自然界天体运动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由于体量大,运动惯性大,衰减更加缓慢,不易察觉而已。所以,“能量守恒定律”全称叫“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在更大的视野下,是“能量与质量共同守恒”。

  谈到这里,有必要指出,这只是考察单个天体的短周期行为,如果只认识到这一点,并将其推广到整个宇宙,则有可能产生形而上学的宇宙观,认为宇宙运动源于第一推动;所有天体会最终坠落缩聚到一个核心;单一核心爆炸创生整个宇宙……
  我认为宇宙天体运动处于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的各个单体不停的生灭兴衰的演替状态,类似于巨量的气体分子的随机热运动,共同造就气体的总体性状,而非同步划一的运动。单个天体有生有灭,而由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无数天体共同造就的至大无外的整个无限宇宙不存在产生和消亡的问题,只是处在不断的演替过程之中。
  任何星际物质,无论以什么形态和运动状态存在,都会参与合成质量中心。巨大星群的质量中心以其巨大的引力影响周围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在运动过程中,星际物质可能产生碰撞,聚集,分离,轨道运动,变轨,逃逸,坠落,甚至发生核反应。造就宇宙天体及其运动的终极因素是物质的万有引力,它可能造就行星、恒星、彗星、黑洞……等各种天体、星际物体及其运动。譬如:星际物质的聚集,揉合可能造就行星。氢等轻元素之间足以克服原子间斥力,造成原子融合的强力碰撞,可能引起核聚变,造就恒星。在存在核裂变重元素的天体上,核聚变还可能引发链式裂变反应。而黑洞是没被实际星体占据的空洞的引力中心,聚星成群,黑洞生焉。总之,物质聚集造成引力中心,引力中心反过来约束,规范周围物体运动轨道,造成分合,整合天体。
  在我的解释模型中,一切都是通过宇宙内在的自反作用,达到自持状态,不依赖任何来自宇宙之外的外力作用。
  这牵涉到一个太大的话题,说来话长,本人以至整个人类的认识都有限,三言两语说不清楚,只是顺便谈一点粗浅的感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