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问一个7岁小孩: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小孩答完,孔子拜其为师

 838528296 2022-12-02 发布于广东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百家中,孔子创立了儒家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也因此被称为“天纵之圣”、尊称为文圣。众所周知,孔子门下弟子整整三千人,还教导出七十二贤人,孔子的学说和言行,被其弟子记载于《论语》一书中,孔子也因此成为了万世师表。

在《论语·述而》中,有这么一句话,深入人心,广为流传,那便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劝导人们虚心向他人学习,而孔子便是这一观点的实际践行者。

古籍记载:“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虽然说,郯子等人的贤能不如孔子,但是不妨碍孔子拜他们为师,这便是“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便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你知道吗?孔子曾经拜一个七岁小孩为师,而这个小孩,便是——项槖(tuó)。

这一说法是有迹可循的,根据《战国策·秦策五》的记载:“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那么问题来了,孔子为何要拜项槖为师呢?

根据一个典故,孔子当年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经过一个叫“莒国”的地方,途中便遇到了年仅七岁的项槖。

当时项槖与一群小孩在玩泥沙,项槖用泥沙堆出一个很小的城堡。孔子的车马路过时,其他孩子都散退了,唯独项槖阻挡住孔子的车马,丝毫不避让,也不畏惧。

孔子的弟子子路,停下车马来呵斥项槖,纵然如此,项槖也丝毫不退让,孔子见状,便去询问缘由,项槖回答道:“城墙在此,车马让道,哪有城墙让车马的道理”,孔子问道,哪里有城墙呢?

项槖指了指脚下自己用泥沙推砌的小城墙。

项槖的回答,让众人意料不到,而孔子见这个小孩气宇非凡,机智过人,便想收其为弟子,于是与其打了个赌,赌约是双方各自提出一个问题,谁答不出来,便拜另一人为师。

孔子指了指天,又指了指地,问道:“你可知道这天上,有多少颗星星,这地上,又有多少颗五谷吗?”

孔子提出的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因为实际上,没人能数得清星星和五谷,想必这个问题,很多大人都答不出来,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就更显得为难了。

项槖怎么回答呢?其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一天一夜星辰,一年一茬五谷。”,项槖的回答,非常巧妙,他绕开了星星和五谷的具体数目,回答得能够自洽其说。

轮到项槖提出问题了,项槖问孔子道:“你可知道你的头发,你的眉毛,各自有多少根吗?”

对于项槖的这个问题,你又作何回答呢?

项槖的这个问题,一时间难倒了孔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于是孔子便拜七岁的项槖为师。

以上,便是“项橐三难孔子”的典故,因为这个典故,诞生了两个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宋朝的经典启蒙读物《三字经》中,也记载道:“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