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统治者的短板!

 李雨航的图书馆 2022-12-03 发布于新疆

三国时代,为什么称“国”而不是称“朝”,曹魏既然顺利的取代了汉,不就应该叫魏朝吗?

原因很简单,因为没有完成“大一统”的目标。

有专家提出“西域三十六国”也不能称为国,应该称为城邦,以至在博物馆的西域地图上都取消了“国”的称谓。

我们不能怪专家太水,专家的知识在“点”上,不在“面”上。宽度不够。所以他们将古代所称的“国”与现代的“国家”,划上了等号。他们认为,把西域城邦称为“国”则不利于说明“西域”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土地。

周制中的“城”通常有两重城墙,内者曰城,外者曰郭。“郭”等同于“国”。

西周时期的“国人”和“庶人”,前者是征服者,后者是被征服者,因而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一样。《孟子·公孙丑下》中称“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周长七里的小面积的封地就是古代的“国”。居住在城郭之内的称为“国人”,以别于城外的“鄙人”。“国人”和“鄙人”都是脱胎于原始部落的手工业者和农民,周灭商后的周部落子民与贵族一起分别驻守在城邦与都邑,被征服的商之遗民则居住在野鄙之中,或隶属于“国”,或隶属于采邑。简单的说,“国人”就是指城里人,“鄙人”就是乡下人。

古代“王朝”或“帝国”的概念则是可以理解为现代的国家。

王朝是什么概念?“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这就是天下,皇帝被称为天子,代

上天管理天下苍生。而“国”则是指天子分封给诸侯的土地。“天子建国”是指天子分封诸侯国,“诸侯立家”是指诸侯设立卿大夫,当王朝“大一统”,取消分封制后,则合称为“国家”。

当年张骞为什么将西域的城邦叫“国”,因为他认为这些“国”,如同天子分封的诸侯。大国有个几万人,小国才百十来户。张骞因为战功曾被分为博望侯,他的封地就可以叫“博望国”。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爵位已被剥夺用来顶罪,但是出使时,依旧打着“博望侯”的旗号,因为这样他的地位就和西域三十六国的国君对等。当时的西域三十六国,所有人口加起来还没有汉武帝分封的一个中等的诸侯国人口多。所以,我们根本没有必要强调西域是城邦,不是国。

在魏、蜀、吴对立的历史中,三方的君主都想一统天下,但是他们都没能一统天下,最终让司马氏钻了空子。

乱世出英雄,三国的历史虽然很短,却是一个豪杰辈出的时代,各路英豪你方唱罢我登场,演绎了一出出精彩的政治、军事、外交的大戏,那些璀璨的群星,至今让中国百姓家喻户晓,曹操的雄才大略,刘备的弘毅宽厚,孙权的工于心计,诸葛的聪明智慧,周瑜的少年得志,司马懿的老谋深算,桃园结义的生死相盟,官渡、赤壁及夷陵之战,成为军史中经典战例。三国的历史以权谋机变见长,但是三国的君主均无力完成“大一统”。

吴恃三江之险,蜀靠山河之固,魏有百万雄师,然而终将亡国,“大一统”是中国历史的趋势,不修德政、民心不附,一有外力,怦然倒塌,一战便可定天下。三国鼎立,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制衡,打破均衡,只看民心的倾向了。

先说曹丕为什么没赢,因为心眼太小,不具备仁者的胸怀。

曹丕当太子时,小舅子犯罪,西部都尉鲍勋依法治罪,曹丕出面说情,但是鲍勋拒绝,因此曹丕怀恨在心,当了皇帝后,总想找个机会干掉鲍勋,伐吴时,大军曾驻屯在陈留郡,太守孙邕 先拜见曹丕,出来后,顺道去找老朋友鲍勋。当时驻军大营没有搭建完毕,只是立了一些标杆,孙邕超近路直接去见了鲍勋,被人举报。鲍勋认为大营尚未搭建完毕,没必要走辕门进入。曹丕知道后,认为报复的机会到了,命人将鲍勋抓捕入狱。负责审理的廷尉认为处罚过重,改为罚款。曹丕大怒,号叫着鲍勋必死,并逮捕了审判的廷尉,交军法处治。众大臣一致上书说,鲍勋的父亲鲍信是曹操时代的功臣,请求赦免,曹丕不准,廷尉高柔拒绝执行诛杀令。曹丕召高柔来见,高柔一离岗,曹丕立刻派人到监牢里杀了鲍勋。

骠骑将军都阳侯曹洪,生性吝啬。曹丕当太子时,向曹洪借100匹绸缎,曹洪只给借了50匹,这事也让曹丕怀恨在心。曹洪的门客犯法,曹丕借机逮捕曹洪,判了死罪。文武百官求情无用。就把这事告诉了曹丕他妈,让老太后出手相救。太后大怒说,当初你爹曹操与董卓作战,被流箭射中,如果不是你堂叔曹洪拼死相救,并把自己的马给了你爹,保护你爹乘夜色逃走,我们哪会有今天?之后,老太后又威胁皇后郭氏,如果曹洪被杀,我就想办法废黜你这个皇后。曹丕惧内,经不住皇后的哀求,这才饶了曹洪,但还是削去曹洪的官职和爵位。

而且曹丕听不进大臣的意见。

曹丕曾与太尉贾诩有过一段对话。他问贾诩,现在要统一天下,先打蜀还是吴?贾诩说,目前不是先打谁的问题,而是要崇尚教育,顺应民心。修明文治,然后再动用武力,时机成熟时,削平割据易如反掌。曹丕只当耳边风,依旧伐吴,且无功而返。

如此气量,怎么可能成大事。所以曹丕更适合当个文人。

刘备死后,诸葛亮确实兑现了《后出师表》中的诺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丞相事必恭亲,批阅公文、检查帐目,主薄杨曾劝他说:国家有制度,官员有分工,这就如同奴仆劳作,婢女作饭,公鸡打鸣,狗看家门,牛去耕田,马能骑行。而主人分工完成后,喝酒吃肉就行了。但是,主人如果想这些事都由自己来干,于是,体力劳苦,事务繁琐,身体疲惫,精神枯竭,结果会一件事都做不好。并不是主人的能力不如奴仆,而是他不能了解分工的意义。讨论国事的是“三公”,执行三公决策的是官员。如今,丞相您担负着国家重任,却亲自核算校对文书帐目,如此辛苦又何必呢?但是,诸葛亮也听不进去,依旧如此。以至诸葛亮累死后,百官要给他建个祠堂,昏庸的刘阿斗都不同意。而蜀地的百姓私自祭拜诸葛丞相的事比比皆是,直到诸葛亮去世快三十年了,刘阿斗才在沔阳给诸葛亮建了个庙。不过这时候,离蜀汉的灭亡也不远了。

按礼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所以从任何角度上,诸葛丞相都够条件建个祠堂。

因为诸葛亮能力太强,所以他虽然重视人才,但是没有给蜀汉留下一个培养人才的机制,他死后,蜀汉的争权夺利事件也就频频发生了。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笑话。

东吴是三国中最后一个灭亡的,孙权掌权50年,虽然工于心计,但问题也不少,酗酒失德,党争失心,权臣失权,暴君失国、世家失义。东吴灭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了。

东吴的灭亡还跟经济政策相关,公元236年,已称帝的孙权下达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强制发行了一种大额货币“大泉五百”,相当于五百枚五铢钱,而之后,相继发行了大泉一千、两千、五千的货币,虽然钱的总额是多了,但贬值了,物价上涨,百姓苦不堪言,在接班人的问题上,孙权也犯了大错,儿子孙皓残暴无情,东吴民暴不断,失去民心的政权自然走到了尽头。

三国时期魏蜀吴的国君可以说有了一个共性,“黄鼠狼下一窝不如一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