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 盐 风 波

 平型关杂志 2022-12-03 发布于山西






咸 盐 风 波

曹桂佛

昨晚炒菜,发现调味盒里的盐见了底。开橱柜,伸手朝储盐罐里摸,摸了个空空如也,没盐了!我心一慌,若在平常,这就不算个事,出院朝左一拐就有小超市,分分钟就买回来啦,方便的很。可偏偏就赶巧碰在新冠(奥密克戎)疫情传播最严重的特殊期。全县居民被要求静默在家,非必要不能出门,小超市、大菜市场都暂时停止营业了,在这个点,没了盐,事有点不妙。

我无奈地把调味盒里所有的咸盐都集中在小勺中,洒在快出锅的菜里,翻炒了几下,熄火装盘,上桌开饭。

老父亲吃了口馍,夹了一筷子菜,“咦,忘搁盐了?”

“家里没盐了,今天上午抢菜时忘记抢盐了。”我低声回答,像小时候做了错事那般的小心翼翼。

九岁的小女儿蹦跳着来到餐桌边,欢喜地“哇”了一声,“妈妈你真好,做了我最喜欢吃的鱼香肉丝。”小人儿满满铲了一碗米饭,上面盖了厚厚的一层鱼香肉丝“小山包”。

我端详着她。孩子满满一口饭下肚,随即满脸疑惑地抬起头:“妈,这菜怎么没味呀?”

“快吃吧,热饭也捂不住你的嘴。没盐还不能吃饭了!”老父亲黑着脸,呵斥他的外孙女。

孩子的笑容僵在脸上,眼里噙着的“金豆豆”愣是没有掉下来。吃了没几口,她把没动的那半边饭扒拉到一个空碗里,“妈,我吃饱了,这些下顿热热再吃。”

突然鼻头有点发酸,我扭身出了家门,在院里拨通了婆婆家的电话。婆婆在电话里说,她家倒是有盐,可问题是她没法送,我没法取,又说,“俺小区的大门上着锁,物业通知各家各户'非必要不外出’。就算我能出了小区也送不回村,进村的路被铁皮封了,出入口那儿又整日有人值班看管着。”心里打了个咯噔,是啊,我怎么才能取上盐呢?就因为这突发的疫情,使原本很短的距离显得遥远起来,刚设置了的防疫卡口,就如同横空出世的大雪山一般不好逾越。

可为了老父亲,为了小女儿,我决定第二天就翻翻“这座山”,闯闯那道卡。

防疫卡口是昨天中午用铁皮封起来的,只在一侧留下约莫1米的出入通道,供在医院、药店、居委会、村委会、防疫等部门的人员凭借工作证出入,卡口全天候有“大白”值班。

初冬的早晨寒气逼人。天刚亮,我便穿上保暖裤,套上厚毛衣,裹上羽绒服,戴上绒线帽、口罩,全部武装好来到院门前,拨开门闩,先呀开了一道缝,探出脑袋左右观望:街上空空荡荡,一个人影也不见。唉!禁不住一声叹息,往日的这个时候,我们这个城中村的大街上早就人来人往了:起早锻炼的、卖菜的、卖豆腐的、上班上学的……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如今,却连个倒垃圾的人也看不见。我闪身出了大门,返身拨上门闩,朝村西北的防疫卡口急匆匆而去。

老远就被“大白”看见了,她冲我摆摆手,做了个停止向前行的手势,问:“你做啥去呀?静默居家,防控疫情,你不知道吗?”

我的步子慢了下来,眼镜被口罩缝隙喷出来的热气蒸腾得朦朦胧胧。摘下眼镜凭感觉用手掌婆娑了几下,戴上才看清,面前的这个“大白”身材娇小,白色的防护服穿在她的身上显得松松垮垮,防护面罩后边是张年轻、朝气蓬勃的脸,一双大眼睛特别有神。我走近她,把家里没盐,要过卡口去隔壁小区婆婆家取盐的事跟“大白”解释起来:“实在是没办法,美女你通融通融,让我过去吧。”

“不行,西边的疫情最严重,你不能过去。”“大白”丝毫不为所动。

“我——”我有点急了,声音不自觉地高了,“你这人怎么这样没人情味,家里没盐,我做不了菜了,你能体谅一下不?”

“疫情期间,每个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照你这么说,都不用在家静默了?不静默,怎么才能以最快的速度隔断病毒传播途径?”“大白”的普通话很纯正,但她的声音里却没有一点温度,“有困难自己克服一下,没见过你这样的主妇,咸盐还能吃的一点也没有了,真是'人才’……下午,哦,最迟明天,各社区、村委会会统一登记物资,到那时你登记上,村委会采购后会统一发放的,你回家等吧。”

“在统一发放前,难道我的家人每天就吃白水煮菜吗?”我心头的火霍地串了起来。

“那我管不着!”

她不再理我,眼睛看向我的身后,直了直腰向对面走去。我追随着她的背影,原来马路那边走来一位年约七旬的老大爷,他头戴棉帽,身穿臃肿的棉服,面颊上戴着个皱皱巴巴的蓝口罩,左手拄着杖,缓缓地向卡口走来。

“哼——”我想,“看你让他通行不,若是让他过不让我过,有你好瞧的,不让我过就打举报电话投诉你!”

这时,天已大亮了,太阳终于露出了半边笑脸,给万物镀上了一层淡淡的橘黄色,“大白”的衣服好似被镶上了一条金边,有点耀眼,我往路边站了站,观察她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大爷,又给你老父亲做饭去呀!”她纯正的普通话再次真真切切传入我的耳内,和与我对话时的冷若冰霜判若两人,“您老先来这边登记上一下。”

老人登记后,笑着对“大白”说:“谢谢你了小姑娘,辛苦你们大老远的来援助俺们。”

见老人从卡口过去了,我理直气壮地在卡口前的登记表上,记下了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向卡口走去。

“你不能过,”“大白”一伸胳膊拦住我,“非必要不外出,这是规定。”

“规定就是他能过我不能过?规定就是一样的人让你两样看待?规定就让你对我大呼小叫么?告诉你,我要投诉你……”我气急了,冲她吼道,“你以为你是谁,穿上身防护服你就神气的不行了吗?告诉我,你是那个单位的?我要投诉你,给你处分……”

“想投诉随便你,反正你今天是不能过去。”

“怎么了,怎么了?”一个柔和的女中音插了进来,“有话好好说么,吼得再大声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你们说是不是?”

她的话如同一剂醒脑药,让喘着粗气的我逐渐冷静下来。我发现身边不知道啥时候又站过来一个“大白”,她的手里捧着两个盒饭,每个盒饭里搁着一袋纯奶、一颗鸡蛋、一个馒头和一袋榨菜,无疑这是她俩的早餐。

那身材娇小的“大白”恶人先告状,跟后来的“大白”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委屈地说:“刚才过去的那个大爷,他的老父亲九十多了,瘫痪在床,生活完全无法自理,家里雇的保姆又因疫情被隔离在村回不来,大爷本来也是个半身不遂的病人,还和患高血压的老伴给儿子拉扯着一个三岁的孩子,他是赶上这特殊时期不得已才两头跑着给老父亲做饭的。王姐,大爷的情况特殊你也知道的,就是昨晚那个走路拄着拐杖的老人家,这个女人她——”她用手指着我说,“她家里没盐了也要出去,态度还过于蛮横,扬言要举报我……”

拿盒饭的“大白”把饭放到一旁,劝我说:“先回去吧,请配合理解一下我们的工作,不让你出去也是为了保护你,为了早一天控制住疫情。”透过她的面罩,我看到了一张和善的脸。

我站着没动。她又轻拍了一下我的肩:“消消气,这位小姑娘是大老远来支援的志愿者,她是咱的客人。年轻人火气大你甭跟她计较,昨晚——”她压低声音在我耳畔说,“昨晚她老公打电话说家里七个月的小宝贝有点感冒咳嗽,估计她也是心里急……”我不服气地向与我争辩的“大白”哼了一声:“不管咋说,她那工作态度就不对。不过,看在你们这么辛苦的份上,我配合一下,不出去了!”边说边悻悻地转身往家返。

有盐的时候,没感觉盐有多么重要。缺下了,才知道,盐是日常烹饪中最不可或缺的调味品,“五味咸为首”“好厨一把盐”,所言不虚,盐不仅可以丰富菜肴的口感,还能让人有踏实感。这就好比我那个整天跑运输很少着家的老公一样,平时总嫌他不解风情,不会体贴,忽略了他的好,觉得他在没在家一个样,却忽略了他在家庭中的默默付出。前天他出车后,碰巧水表坏了,我急撩急乱跑进跑出,才猛地意识到他在家时我是多么省心。因为有他,我从不费心这些事,或者说有他在,我心里踏实,像家里没盐了,若他在,自是不用我……这么一想,觉得他像极了我生活中的“咸盐”,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味精”。

不由得笑了,想着该打个电话向他求助一下。掏出手机又装了回去,昨天老公电话上说他被堵在河北高速上了,路上车辆特别多,十多公里的路程走了四十分钟,他是水也不敢多喝一口,生怕上厕所时被后边的车辆追了尾……为了生活,他常年奔波在外。算啦,不就是没盐了么。

一天的时间,为这没盐的菜如何做,我大伤脑筋。幸好,村委会下午在微信群让每家每户登记所缺物资,我赶紧登记了“两份调味包”。

夜幕降临了,街上的灯亮起来啦!

居家的日子百无聊赖。晚餐没盐该做点啥饭在我脑海里盘旋……正在客厅里来回转圈,思谋着该向哪个邻居求助借点盐呢,“啪啪啪”,有人在轻拍大门。

我应着声出去开门。门口赫然站着那个惹我生气的小个子“大白”。

“她来干什么?”我心里嘀咕,“我都回来了,她还想怎么着呀?”绷着脸开口问:“有事?”

她沉默了一下,还是开了口:“姐,我来向你道个歉,上午怪我态度不好。”她的声音有点嘶哑。

“过去的事,我早忘了。”我垂下眼帘,不忍看她疲惫的样子。

“我让替班的同事给你带了两袋盐,嗯,给你!”她从身后的背包里掏出盐,搁在我手里。

“别,别,”我语无伦次起来,“你们辛苦了一天,还费心给我带盐,我上午还……咦!你怎么能找到我家?”

“姐,你上午不是登记信息了么,我从上面看到的。”“大白”说完转身要走,我一把拉住她:“对不起,我说话也不该那么冲。你是哪里人,你在哪个单位上班,日后……”

“别碰我的衣服!我一整天在外面,接触的人杂,你小心些好。”我想借着路灯再看看她防护罩下的大眼睛,她却已掉转身,拖着沉重的步伐向卡口方向走了。

                                  2022年11月






超过5000人已经关注订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