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臧景亮|写作路漫漫  甘苦寸心知(纪实散文)

 夏德明 2022-12-03 发布于山东



















臧景亮,济南人,1958年生,退休职工。



















从老辈人眼里看一个人,能识文断字已属不易,能撰文立说属难上加难。而我,就爱上了这难中之事。


父亲上过私塾,算是高小毕业,母亲则目不识丁,家族中亦未有爱文写作之人。自己的写作梦萌发于何时,年轻时不曾细想,老来空闲时间一多,就试图沿着岁月的轨迹一探究竟。


一篇作文写两遍

中学是在“文革”后半时期度过的。批林批孔的政治气候充斥着校园,我对所学课程大多不感兴趣。数学尤甚,曾考过18分。根号、开方、公式、定理等,于我而言就是噩梦,须补考方能过关。


可我独喜语文课。语文老师张继敏,优雅知性,美丽端庄,备课认真,板书漂亮。在那个混沌年代,一上她的课顿觉沐浴春风,畅快淋漓。最为可贵的是,她增加了学生朗诵课文环节,互动性和参与性大大提高。一般先由她示范,然后再让同学们朗诵,每到这个环节,大家都纷纷举手,争相表现。


有一次,学习贺敬之阶梯诗《雷锋之歌》,张老师诵读之后,接下来点名由我朗诵。我酝酿好情感,把握住节奏,一气呵成,当最后一个字刚落下,全班竟报以热烈掌声,我也不知是何原因。


张老师欣慰地点评:“朗诵得很有气势,轻重音处理得比较好,尤其是那句'雷锋,在我们一边’把重音放在了我们上,这样更能突出作品境界。”当时不懂什么轻重音,只在邻居孙家读过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集,被诗中跳动感和韵律感所感染。


因为喜欢朗诵,所以就喜欢上写作文。记得,张老师布置过一篇作文,题目为《记身边的人》。我想了一下,就决定写我家对面商店营业员石叔叔。他待客热情,乐观开朗。根据平时观察所得印象,我就开始下笔,写完以后自认不错。待作文本发下来一看,分数比较低,评语令人汗颜。


在自尊心驱使下,我对石叔叔进行了一次深入采访。我把采访素材揉碎以后重新梳理,运用比喻、形容等描写方法,还加上我俩的对话,使整篇作文内容充实灵动。张老师不仅给了一个高分,还当作范文在年级巡回讲评。


那篇作文写得也没有很好,主要是认真的态度打动了老师。在那个浮躁的年代,有几个学生愿意写两遍作文呀,除非真正喜欢!


诗歌飞出小山村

作品第一次变成铅字,是在下乡插队的时候。
1976年9月下乡插队之际,“四人帮”还在台上。不久之后,国家就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是,党中央一举粉碎“四人帮”。当时,听到带队老师传达中央文件时,我们都被这个消息震惊得脑子一片空白! 

二是,一年多后的1977年年底,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提前得到消息的知青楼兵、曹军等人,已经开始摩拳擦掌复习高中课程。


关心时事政治的我,虽然只是一介知青,但是对眼前已经发生的重大变化,既兴奋又激动。联想到粉碎“四人帮”,一扫压在人民头上的阴霾,青年人通过高考可以有一个大好前程,中国定会迎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1977年一个严寒之夜,等宿舍其他知青都睡着了,我打开横格本,掏出圆珠笔,趴在宿舍行李箱上,在悸动情绪状态下,颤抖地写下题目:《答卷之歌》。接下来几乎是行云流水般,完成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创作,数一数有五六十行,心里默念两遍,在原稿上涂改了几个错别字,轻轻地撕下来,叠好放进口袋里。


捱到天亮以后,我抽空来到村供销社代销点,买了信封和邮票,粘贴好匆匆投进邮箱,寄给了由济南市知青办主办的报纸——《上山下乡》编辑部。


得知报纸发表作品时,我已回城工作,还在知青点上的好友冬青为我带来一份1978年2月10日的《上山下乡》样报,和作为稿费的一套《高考复习大纲》。


那份刊登我平生第一首诗歌的《上山下乡》报,在高中同学传看过程中,不知遗落谁手。至今想来都是一大憾事!


幸遇周三读书会

三年前退休回家。本以为可以有大把时间轻松享受生活,可半年下来,内心被巨大的虚空感攫住,常常坐立不安。有老同事问:“没写点东西吗?”我这才意识到:对呀,为啥不重新拾起青年时期的文学梦呢!于是,读书、写作成为生活主基调。不到两年时间,在既无老师指导,又无文友对比的情况下,陆续写下百余文学作品。
日子方觉有点味道。


今年七月,在社区遇到市中区文联主席马兴园先生,得知我正在从事文学创作,他热情地向我推荐济南周三读书会。马主席温文尔雅,一提到读书会则眉飞色舞:“这是一个公益组织,他们是一群热爱文学,富有情怀的人,已经坚持十年有余,每周三都有活动。”随即给了我一个读书会常务副会长王强先生的电话号码。


按照指引,我坐公交找到时在六里山南路的读书会地址,到站时听到清脆的“参加济南周三读书会的乘客请在此下车”的提示音,心中不禁一热。从那,我忝列其中一员。


读书会有三个环节:一是通报战果,意在鼓舞士气;二是名篇赏析,有益开阔视野;三是作品交流,各自发表见解。交流乃重中之重,也最能体现读书会宗旨:坚持问题导向,作品面前人人平等!


我将自己几篇作品,陆续提交读书会,接受大家点评。虽然已有心理准备,但未曾想点评者一语中的,仍感如芒在背:要摆脱通讯报道痕迹,尽快向文学方面转型;要用自己的语言写作,用细节说话,多些陌生感;要反复打磨文章,多留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要具有大情怀,关注民族、社会、及人的内心苦难。这些道理,在别处也常听到,但针对自己的文章说来,可谓字字珠玑,句句金贵。


一次交流中,读书会会长、创始人李炳锋先生,把他写的一首诗歌与我写的一首诗歌同屏对比,逐句分析,直观到位,达到了醍醐灌顶的效果。能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等头衔集于一身的大作家作品同框,先生真乃礼贤下士。当我在创作上小有进步时,李会长又给予真诚肯定。这种热情鼓励将我文学创作的风帆鼓得满满!

内心对他和读书会又多了一层敬佩!


读书会聚集了一批著作等身的作家、诗人,也有如我等文学小白;年龄有上至近八旬的白发老者,下有刚毕业的高中学生。

他们住在城市的四面八方,可一到周三,这些赶路人便如肩负某种使命般匆匆向读书会地点集结。此时,他们只有一个身份:读书会会员。


短短四个月的学习交流,让我深深地感到:读书会是放牧灵魂的家园,读书会是点燃梦想的火炬,读书会是文学创作的殿堂!

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将周三读书会称之为“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文化现象、文学现象” 。平凡是指她的平民化、自发性,伟大是指她对文学事业的长期守望与深耕吧!我想。


今年11月30日,是济南周三读书会成立十一周年纪念日。我不揣浅陋,草撰一联,聊表心意:
发轫趵突泉畔 繁盛六里山南 周三读书会 润物无声温暖半座济南城

曾栖青龙山下 落根垂杨书院 四方雅士聚 铜琶铁板茁壮一棵泰山松

英国作家威廉·博伊德曾说过:“写作的真正原因并不在已成为作家的声誉中,而存在于其青春时代的梦幻中。”

一本看似无用的闲书,一句真诚鼓励的话语,一个志趣相投的团队,皆有可能成为自己步入文学创作之滥觞,直至无怨无悔,迤逦踏歌,一路起舞而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