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传奇」湖北书法百人工程

 昵称43614832 2022-12-03 发布于江西

—罗海东

2019-06-06 11:09·书法报

罗海东

男,1976年生于湖北长阳,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书法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湖北省书法院创作员,宜昌市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宜昌市青年书协主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学视阈下的中国书法文化研究》主持人,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书法基础》第六讲《草书基础》主讲人,第三届“文质兼美”全国优秀基层书法家,第二、三届湖北省优秀文艺志愿者,入选湖北省“七个一百”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湖北省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师从周德聪教授。作品入展第十届全国展、第三届青年展、第四届草书展、第二届册页展、第六届楹联展、首届“长江杯”、首届全国书法院作品联展,2017年应武汉美术馆学术提名参加第二届“书风”当代中青年书法十家邀请展;曾获第五届湖北书法“黄鹤奖”、第七届湖北省展一等奖、第六届湖北省展获奖作品(不分等级)、第二届湖北省青年展获奖作品(不分等级)、第八届文艺楚天奖、第十四届楚天群星奖、第六届湖北文艺评论奖、第八届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奖、第四届三峡文艺明星奖、第四届宜昌市社科成果一等奖;出版有《跬步集——罗海东书法文象合缀》《微言大义——古诗文经典选抄》,在《报日人民》《中国书法》《书法报》《书法导报》及韩国核心期刊《汉字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文章近20篇,指导研究生、本科生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大学生书法展、获教育部主办的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书法三等奖、湖北省书协主办的首届行草展优秀作品奖以及国家奖学金等多种奖项。

“与谁同坐”草书横幅


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罗丹青先生评罗海东: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罗海东的书法情怀

认识海东多年,见证了他弃政从教华丽转身,一步步成长为大学书法教授,殊为不易。在我眼里,海东是个谦虚低调的才子型书家。

赏读海东佳作,扑面而来的,是汩汩的才情和过人的胆识——他不甘于机械平淡地书写,也不愿过多地重复自己,总是有着某种想法和态度在笔底隐现,往往“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有味道,有想象力,也很有魄力。《“金樽清酒”草书巨幅》,为边长一米八的正方形,在这么大的空间里写近百字的文辞内容,风格统一,气象宏大,技法精到,节奏起伏,气息畅达,显示出海东不凡的驾驭能力。

“金樽清酒”草书巨幅

《“王右军”草书横幅》,不足三平尺,却写出了大气象。起首“王右军”三字硕大无朋,与诸行小字形成鲜明对比,有《济白帖》之古风;放射状的章法布局,自右上角发散开来,由密而疏,有《姨母帖》之遗韵;用笔结体,劲健多变,得“二王”三昧,也有怀素、黄庭坚的消息;包皮纸上,左有浅淡《自叙》两行,中有红色小印一枚,右有价签被揭下的残迹,甚至纸面光滑着墨不匀带来的斑驳效果,均被纳为作品的审美因子,因地制宜,点石成金。

“王右军”草书横幅

拟《姨母帖》三帧

《“千磨万击”草书方幅》,在全国第四届草书展众多八尺巨幅之中,这件四尺斗方格外引人注目。有别于长竖左右做空的常规做法,“竹”字枯笔长竖与“疑”字浓墨回环相交错,如灵蛇出洞,翩然飞升,使小小画幅充盈饱满,富有层次与活力,可谓匠心独具。

“千磨万击”草书方幅

《“东壁南华”行书对联》,轻松写意,灵气逼人,全然不作正局。纵向无行,呈“S”形分布,以字势相连属;横向无列,大小、奇正、聚散、枯润,错落有致;落款随形就势,重心居上;“图”“园”“南”“华”“水”“春”诸字,空间变幻,意趣盎然。

“东壁南华”行书对联

《“平芜尽处”草书横幅》,空灵疏秀,风神洒落,似“折枝”为画,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很好地诠释了欧阳修“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诗意。《“八声甘州”楷书直幅》,专学颜鲁公书“雄秀独出”之“秀”,踽踽独行,不与人同,反映出海东的独立意识与思辨精神。《“反听”行书团扇》,三“之”三“谓”,个个不同,令人玩味不已。《“汉马素虬”行书对联》,刚柔相济,潇洒出尘。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平芜”草书横幅

“八声甘州”楷书直幅

“反听”行书团扇

“汉马素虬”行书对联

海东的才情与胆识,得益于功力和学养的支撑。关于功力,主要体现在他对技法的锤炼、对传统的理解以及对火候的把握。海东主攻行草,但他素以欧阳修“真书兼行,草书兼楷”为念,既作狂放不羁的连绵草,也写正大典雅的篆隶楷,诸体互参,孜孜以求。出于书法教师的职业需要,海东不仅涉猎五体全面钻研技法,还对其进行系统梳理,“知其然复知其所以然”后施于课堂教学,继而教学相长……如此循环往复,海东的线条渐趋老辣,结字松活可观,章法时出新意,用墨亦丰富响亮。海东敬畏书法传统,其作品中经典碑帖的元素时常引人会心一笑,细细品味,却非照抄照搬,而是活学活用;他还曾在《书法导报》发表专文《书法传统新论》,纵论“传统”,视角新颖,见解独到。海东常对学生讲,中国文化难在一个“度”字——差固不可、过犹不及,是以海东作书往往于审慎中求变化,既不循规蹈矩,也不粗野狂怪,分寸的拿捏恰到好处。

至于海东的学养,主要表现为文思敏捷、精彩讲演和书卷之气。读海东的理论文章,其实和读他的书法作品是相通的,二者表现出来的内质,都是有学有才有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海东为文,不愿寻章摘句、削足就履、人云亦云,而好博观约取、为我所用、推陈出新。他在《报日人民》发表的《民族学视阈下的中国书法》、在《中国书法》发表的《学界通人 书坛巨擘 文化使者——杨守敬》、在《湖北大学学报》发表的《断裂·承续·衍变——论楚简书法之三维存在》、在韩国核心期刊《汉字研究》发表的《论汉字与中国书法的交互作用》等论文,都较好地表达了他的学术立场。海东的书法讲座广受欢迎,不惟学识渊博、条理清晰、言之有物,还在于他明白晓畅、幽默诙谐、激情四射的话语,让人听得懂、听得开心、听得受启发。这两种情状,源于他的两个追求:一是做学者,试图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人们似乎明白其实并不明白的问题弄明白;二是做专家,力求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把晦涩难懂的学术问题、神秘难解的技术问题深入浅出地教给听众。也正是这两个追求,导致海东本人和他的书法作品多了几分书卷气而少了几分匠气、江湖气和酸腐气,自有一番格调。

此外,不能不提到海东的人品,因为他总是热情真诚、谦虚低调、与人为善、懂得感恩,我想,其为学为艺的根本大抵在此。海东从鄂西南的山沟沟里走出来,纯朴善良的本性一以贯之;过去他曾担任综合性办公室主任多年,故其行事风格是力求“兼顾”与“平衡”,灵活务实、乐于奉献,这使得他在大学教授、职业书法家、书协秘书长、父亲、丈夫、儿子、朋友等诸多角色中都有着出色的表现。他认为,“兼顾”乃责任与担当使然,需统筹协调弹钢琴;“灵活”与“油滑”看似容易混淆,但有着本质的区别,即“灵活”靠得住而“油滑”靠不住——对此,我深以为然。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东是一个有情怀的书法家,他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代,进到了三峡大学这样的好平台,也遇到了周德聪先生这样的好老师,所以说,他是幸运的。海东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希望他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辜负大家对他的期望。

“说文染翰”篆书自撰联


罗海东论文之一:

◎该文发表于《报日人民》2017年3月26日12版

民族学视阈下的中国书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国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国粹”之誉,是联系全球华人乃至“汉字文化圈”的重要纽带,具有很强的民族象征意义。

中国式文人以独特的审美情感和系统的技术技巧用毛笔书写汉字,书写主体的集体人格化、书写工具的强大表现力、书写技法的高度程式化、表现客体的形音义自足与千变万化,使得中国书法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写字”,成为民族特色鲜明的专门艺术。在中国艺术内部,书法也颇有代表性。文字是文明最基本的要素,而汉字的实用与书法的审美一体两用密不可分,所以中国书法地位特殊——历史上,汉字始终是中国的通用文字,故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民族跨度较大,更加广泛地承载着56个民族所共有的中华民族精神,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阴阳调和的辩证法、自强不息的生命观、写意抒怀的艺术观等,在中国书法中均有着集中的、综合的、概括的反映。

“见贤思齐”行书折扇

中国书法以汉字为载体,自然依随汉族的文脉而发生、发展,同时也得益于中国少数民族的参与和创造。

早在东周时期,鲜虞族建立的中山国所出“中山三器”与“守丘刻石”,便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作。楚汉相承,由南方少数民族参与创造的先秦楚系书法与周—秦文字系统一道,对汉代书法产生重要影响。正是在汉代,篆、隶、草、行、楷五种书体创立完备,从此中国书法以风格史为主线,不断从辉煌走向新的辉煌。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资源南北分流,由此逐渐形成1700年来中国书法碑、帖两大体系双峰并峙的基本格局。北方少数民族直接确立了北碑体系,也间接促进了南帖体系的发展。元代,朝廷为笼络士人,礼聘宋朝宗室赵孟頫并推赏其书法,赵氏倡导的复古书风,亦使宋末颓微的中国书法重回传统正道。同时,以鲜于枢、康里巎巎、耶律楚材为代表的少数民族书法家群体,以其特殊的身份地位和较高的艺术成就,为中国书法的保护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清代,许多皇帝偏爱书法并身体力行,对中国书法产生了积极影响。尤其是康熙、乾隆二帝,分别崇尚董其昌和赵孟頫这两位继承型的帖学大家,令清代前期书坛延续了书法正脉。清代中后期,由于文字学和考古学的发展,促成了碑学中兴的局面。

《东坡题跋六则》草书组合

因此,中国书法在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在中华文化整合中的标志作用——中华文化整合的核心内容,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混融,其关键点在政治军事上表现为秦(代表黄河文化)灭楚(代表长江文化),在文化艺术上则以汉字(书法)之“书同文”为标志;二是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文献功能——书法遗迹即文字遗存,不仅可与其他文献相互印证,甚至在相关文献损毁阙如时成为研究某段历史某些问题仅有的线索,堪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例如被誉为“篆中之草”的《散氏盘》铭文,本为一篇地契,是研究西周晚期诸侯国纠纷与土地流转制度的珍贵文献;三是对中国社会的维系调和作用。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以中和简静、含蓄深沉为主要审美取向,具有人文化育功能,关乎科举应试需要并与儒、释、道兼通的中国书法,为统治者治人尤其是治士贡献独特——不仅所有读书人都要学书法、用书法,受到书法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且入世不利的文化精英如苏轼、徐渭等,也往往以书法释怀寄情、寻求精神的超逸。

近百年来,新文化运动导致毛笔和文言文被边缘化,汉字简化导致繁体字被边缘化,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导致汉字手写方式被边缘化,均对中国书法产生巨大冲击。然而,中国书法不仅没有消亡,反而在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媒体传播、市场运作诸方面得到发展,成就了新时期持续三十多年且至今仍在升温的“书法热”。中国书法素有强大的文化辐射力。汉唐之际,中国书法远播海外,日、韩及东南亚所谓“汉字文化圈”至今仍有余波,清末杨守敬还被日本人尊为“日本书道现代化之父”。如今,随着中国国力日盛,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对中国文化感兴趣。中国书法以其民族辨识度高、门槛较低、趣味性强、便于操作和展示等天然优势,尤其因为它旁涉诸学,如文字学、文学、文献学、考古学以及中国画、篆刻等,堪称进入中国文化的“绿色通道”,正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参与。

2009年,中国书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书法不仅是全球华人心中的一面精神旗帜,而且是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面对西化、现代化、全球化,中国书法应处变不惊,走向世界。

“重阳登高”行书横幅


罗海东论文之二:

◎该文发表于《书法导报》2017年6月7日9版

书法传统新论

中国书法是典型的传统艺术。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的专门艺术且绵延数千年而不衰,正是因为它特别注重传统的缘故——在不断创新的同时,古老的书法传统也从来不舍得丢弃——传统是中国书法得以长期传承的秘诀,是中国书法创新发展的“定海神针”。

一、何谓书法传统

仅仅将传统视为书法史上可资借鉴的技法与风格是不够的。我将书法的传统定义为:中国式文人在长期书法实践中不断积淀而成的超稳定的技法程式和审美心理,对书法创作与审美接受有着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式文人”这一主体范围的划定很重要,因为中国人并不都是文人,纯粹的写字匠大概也不能算是“中国式文人”,而外国人中真正懂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汉学家、中国通,可以视为“中国式文人”。书法传统需要历史的积淀,它来源于“中国式文人”长期的书法实践,其核心内容是技法程式和审美心理——二者同步生发,因为书者本人既是作者又是第一个观众,早先的书契、后来所谓的创作,正是作者技法运用(当然也是技法的锤炼)与审美反馈不断交互、调适的过程。最初的书契,是无所谓技法和审美的,后来慢慢有了书契经验和审美经验的总结,当技法程式和审美心理达到系统化的水平,书法才独立出来成为专门的艺术。书法的技法程式和审美心理积淀下来之后,便达到超稳定的状态,规定着书法的创作行为与审美接受。这种规定性的背后,是中国人的民族文化心理,好的书法总是与之相符而不是相反。

通俗地说,传统就是书法的游戏规则——告诉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怎样做可行、怎样做不可行。在长期的书法实践和理论思辨过程中,人们早已达成两个共识:研习书法必须临帖;书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在我看来,临帖的根本意义,正在于从历代碑帖中领悟书法的传统即游戏规则;所谓创新,乃是接受传统又突破传统进而丰富传统的历史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典和民间的冲突、碑和帖的冲突、保守和激进的冲突,或可在传统这里得到统一:只要是符合游戏规则的东西都是可以共存的。

“骚”字小品

二、书法传统的稳定性

书法传统一旦形成,便具有超强的稳定性,不随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一方面,先秦书法、秦汉书法、六朝书法、隋唐书法、两宋书法、元明清书法、民国书法,不论离我们今天是远还是近,各个时期积淀下来的书法传统从来不曾丢弃,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书法创作与审美接受。例如东晋“二王”的书法,迄今已近2000年,却仍为世代所传习,很少有人能脱开“二王”的笼罩。不同时代当然有不同的流行书风,问题是书风只流行一时,而积淀下来的传统则纵贯古今。人们在创造新书风的同时,旧有的书法传统仍然得到保留和尊重;既便某些书家在局部时段内高举反传统的大旗以催生新的书风,但他们新的书风之中似乎也不无传统,而且彼时被他们弱化的传统,在他们后人那里又以某种方式得到回归、新绎和强化。例如北宋苏轼、黄庭坚、米芾等反对唐人“尚法”的传统转而“尚意”,结果“尚意”成为新的传统而“尚法”至今仍在。也就是说,书法传统可以出新,但很难去古。

另一方面,历史上种种有可能毁掉书法传统的努力,几乎全都无功而返。秦始皇“书同文”,对于文字学的发展意义重大,但以书法学的角度看,将多元的先秦书法传统归为小篆一元,无疑削弱了书法的艺术性,旋即被汉代书法更为丰富多元的局面所取代。之后兴起书法文学化、书法宗教化,不仅没有使书法臣服于文学或宗教,反而利用文学和宗教为书法服务,开拓了书法艺术的新境界。近百年来,新文化运动导致毛笔和文言文被边缘化、汉字简化导致繁体字被边缘化、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导致汉字手写方式被边缘化,这些革命性的冲击,对书法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可是书法用毛笔手写繁体汉字、文辞内容以文言文为主而较少用白话文的传统依然保存完好。改革开放以来,以“反传统”著称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涌入中国,对中国的文学、美术等影响较大,对中国书法的渗透却极其有限,曾经一度流行的“现代书法”,也早已偃旗息鼓。甚至有人想要去掉中国书法最大的传统——写汉字,经过多年的讨论,形成较为一致的意见,即写汉字是中国书法的底线,那些借用中国书法元素创作的较为成功的非汉字作品,可以视为艺术但不是中国书法艺术。

那么,书法的传统为什么如此稳固呢?因为它始终受到超稳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的制约。中国人推崇“道法自然”,书法便忌矫情雕饰;中国人以含蓄深沉为美,书法便以尖露浅薄为恶;中国人以中和简静为尚,所以王羲之的书法被奉为圭臬;中国人有着“自强不息”的生命观,书法便一定要“强其骨”;中国人讲求阴阳调和,书法之长短、曲直、方圆、大小、迟速、枯润、动静、虚实、奇正等对立统一则无处不在……

“涛来云止”隶书对联

三、书法传统的开放性

书法传统具有稳定性,并不是说它是狭隘的、封闭的、一成不变的,相反,它具有多维度的开放性,二者并行不悖、相辅相成。

其一,书法传统除了负责“劝进”的正面传统外,还有负责“叫停”的负面传统。人们常说要发扬优良传统,即是说,同时还存在着不能发扬的不优良的传统。书法传统也并非全是好的、正面的东西,它由一切过往的书法实践从正、反两方面积淀而成:成功的创造,被作为新的传统积淀下来,告诉后人“这样做也很精彩”,例如《大字阴符经》,用笔夸张、字构出奇、风神遒媚,为楷书艺术又开新境,对后世影响深远;反之,不太成功的作品倘能流传下来,也会作为反面教材使后人明白“那样做乏善可陈”,例如《上阳台帖》,笔法字法章法鲜有可贵处,遂知李白之诗可学而书不可学;再者,同一作者或同一作品,往往既有优长也有不足,后人须去芜存菁,例如黄庭坚的书法个性鲜明水平极高值得学习,但要力戒其“振颤”的习气。

其二,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有新的内容汇入书法传统的河流。一切书法史都是当代书法史,而今之书法转瞬之间即成过往。旧的传统尚且稳固存在,新的传统又渐次生成,于是传统像“滚雪球”似的不断扩大,这对研习书法的后人来说,既是丰富的学习资源,也是沉重的历史负担。但无论如何,没有传统的积淀,便没有书法的进步。数千年来,技法程式化,审美人格化,书法文学化,书法宗教化,民间书法的雅化……,包括近些年稳健地吸收西方设计学、日本书道少字作品的某些营养等等,书法传统一步一步稳“故”而纳“新”,正是书法传承发展的有力保障。

其三,对既有传统的解读和演绎也具有开放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书法家对书法传统的解读和演绎往往具有个性化的色彩。以王羲之书法为例:学王者甚众,各人取其一点便名诸后世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王献之得其“朗逸”、智永得其“醇厚”、褚遂良得其“遒媚”、杨凝式得其“萧散”、赵孟頫得其“温润”、董其昌得其“恬淡”、八大山人得其“简静”等等,他们学王而不囿于王,分别对王羲之的书法作了天才般的解读和演绎,使得以王羲之为代表的帖学书法体系更加立体、更加丰满,进而拓宽了传统的领地、丰富了传统的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进行再解读、再演绎,也是当代书法创新发展的系统工程。

“五行”楷书方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