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普德曼说:
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一生都会受益非浅。 好习惯的养成,不仅是自律的体现,更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品质。 按照这9点去养成良好的习惯,收获健康阳光的人生。 ![]() 保持乐观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保持乐观的心态去看问题,生活也乐在其中。 国画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有人买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兴致勃勃挂在客厅。 朋友看到了,说牡丹有不完整的部分,缺了一角,就是“富贵不全”了呀,太不吉利了! 此人也很懊恼,准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 俞仲林知道原因,随机应便告诉这个人,牡丹代表富贵,缺少一边,正是大吉大利“富贵无边”的意思啊。 那人听了俞仲林的解释,收获满满地捧着画走了。 一件事,只换个角度,换个看法,就会产生悬殊的结果。 同一片天空,有人看到的是黑夜,有人看到的是星辰。 同样的阴雨天,有人看到的是泥泞,有人看到的是浪漫。 拜伦说:
只要保持乐观,健康快乐定会相随相伴。 ![]() 常听音乐 贝多芬说:
常听说音乐能够培养良好的情绪,有一项新研究发现听音乐对大脑也有好处。 此项研究发布在《PeerJ》期刊上。 科学家发现听20分钟的古典音乐能够对于大脑功能有关的基因起到调节作用。 研究表明听音乐能够带来许多人体神经元和生理方面的改变。 科学家们让一些参与者听20分钟莫扎特的第三小提琴协奏曲K216(G大调)进行实验。 参与者们并不都具备音乐技能。 研究发现听音乐能够影响与多巴胺分泌及传递的正调节基因活动,影响突触功能以及个体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其中涉及一种名为α-突触核蛋白的分子,该分子经常与帕金森症联系在一起。 可见音乐调节的不只是情绪,还会让大脑更健康。 甚至降低罹患帕金森症的风险。 爱因斯坦也说:
常听音乐可以让大脑更活跃,健康的大脑支配更健康的人生。 ![]() ![]() 充满自信 中国妇产科专家林巧稚,曾因是女孩子,被重男轻女的思想所压迫。 读书时遭到男同学的歧视,说女同学能考及格就不简单了! 林巧稚却自信地答道:
在自信心的鞭策下,她刻苦攻读,那次考试果然得了第一名。 居里夫人说过:
自信,支持她在经受了失恋、丧夫、社会上的流言蜚语等打击之后。 依然两次荣获了诺贝尔奖,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经常散步 散步是一种最简单方便的锻炼方式。 散步时的闲适心情和恰当的节奏,可以边欣赏风景,边进行运动。
《我们为什么要行走》一书中说:
也就是说,行走其实具有社会交往的属性。 更有研究发现,步行时的确增加大脑的血流,从而唤醒大脑的积极性。 参与者,精神正常,身体健康,历时11年的追踪记录。 得出结论:任何体力活动都与抑郁症发病率呈正相关。 哪怕只是最低强度的散步,一周一次步行,也能够预防抑郁症。
![]() ![]() 多思己过 陈继儒在《安得长者言》书中曰:
讲话之前,定三思内容对错再说。 语言是传递思想的工具,切不可让不反省的语言而错失了重要的事。
世上并没有完美的人,安静时多反省,就能常观照内心。 懂得反省并改过,才会不断进步。 欧阳修在晚年时,每天把从前的文章,反复修改,非常勤勉。 夫人劝说:
欧阳修笑道:
有人说:
能够修正自己的错误,是寻求工匠精神的智者。 智者追求的是认真的求实态度,踏实的求知精神,而非别人的赞叹和评价。 正如莎士比亚说的:“知错就改,是永远不嫌迟的。” ![]() 珍惜当下
也不要为以后没有发生的事情担忧,而放弃了当下的好时光。 叔本华说过:
正是因为当下的可见性,真实性,太过普通,才不被珍惜。 总是回忆逝去的光阴,幻想未来的美好。
珍惜现在,是对生活的尊重,更是对生活的真实体会。 逝去的,只会消失为云烟;留下的,才是值得珍惜的幸福。
![]() ![]() 放下执著 大张伟在《吐槽大会》中说:
放下执著,是放过自己,不再计较,不再贪恋。 一个年轻人问禅师:“我放不下一些事,放不下一些人,觉得很痛苦。” 禅师说:“没有什么东西是放不下的。” 年轻人说:“可我偏偏就是放不下。” 看着年轻人对执著的热忱。 禅师不语,走到他的身边,拿起一个茶杯,放在他手中。 年轻人困惑的拿着茶杯,禅师不停地往茶杯中倒着热水,直到水溢了出来,年轻手被烫到,急忙松开了拿着杯子的手。 禅师说道:
对心中的执著放不下,只是因为过多的贪恋。 而那份贪恋又充满了诱惑,真的被伤到痛彻心扉,自然就放下了。 放下执念是一种醒悟,也是一种成长。 那个被烫了手的年轻人,放下杯子时,也是放下了执著,同时也放下了痛苦。 生活里的很多痛苦原来只是因为过度贪恋和执著。 ![]() 知足常乐 知乎上有个提问:
有高赞回答:
这正是贪心的体现。 之前看过一位艺人在节目中谈论婚姻观说:
这一切的烦恼皆因不满足,由贪婪引起的欲望的鸿沟,是难以用物质来填满的。 住在江西金溪的胡九韶,生活很清贫,边教儿子读书边耕种,勉强维持温饱。 可是每天下午,他都焚香感谢老天又给他享受了一天清福。 妻子笑说:
胡九韶却说:
我们最难得的是,可以守住清苦的生活,知足而不抱怨。 经常在面对各种诱惑时,忘记了已经拥有的幸福,为了得不到的而苦恼。 清代申居郧说:“贵莫贵于无求,富莫富于知足。” ![]() ![]() 学会独处 路遥在《人生》获得成功之后,每天都要接受很多采访,还有很多书迷朋友想要与他交流。 甚至还有一些亲戚会找他借钱,或者是求他安排工作。 那段时间,路遥的时间与精力都耗费在琐碎的事情上。 决定创作《平凡的世界》之后,路遥果断与这种繁琐的生活告别。 他选择了一种单纯的苦行僧式的独处生活。 在这样安静平凡的岁月里,才有了更深刻的思考,终于完成了给很多人启迪的巨著。 歌德说过:
独处是寻找内心的安静,是和心灵的对话。 学会独处,就是与自己和解的过程。 作家梁文道说过:
![]() 英国作家马斯洛说过:
从现在开始,把多点的精力用在改变自己,养成良好习惯上。 慢慢的健康年轻,精力充沛的全新自我会出现在生活中。 培根这样说:
愿我们都可以为了改变人生,而养成这9个良好的习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