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牵一缕月光回家

 冬歌文苑 2022-12-04 发布于北京

牵一缕月光回家

胡建国||福建

九月上旬的闽南还是燥热,“白露”没有消弭暑气,与同季节的北方大相径庭。临近中秋节了,夜晚望着繁天,月亮正逐渐圆润,犹觉诗意萌动。玉兔难逃万家诗,前年中秋节前,我把秋思寄托在《乡愁悠悠月正圆》里;今年,我手抚月亮一把,《牵一缕月光回家》,让浓浓乡愁汩汩流淌在十五月圆之际。

这缕月光是少年那时依然不识的“愁滋味”。时光流转,花开花谢,几十年了,唯有虫儿依旧在日复呢喃,蝉声已厚积成耳鸣,金光也幻化为眼花。儿时金钗圳里摸虾捕鱼,田野上放牛牧羊,生产队仓库稻草堆捉迷藏影像倒映清晰,赤背光腚似鱼儿一样在村前河流里扎出水花。夏天宗祠大门和厅堂青石板上高枕无忧。鸡鸣狗叫唤醒了早晨的惺忪睡眼,后山上那相思树春花金黄、淡香扑鼻,祖父栽种的龙眼树和番石榴垂涎流香。祖母卖粮为我和堂弟添置的确良衬衣,那凉爽感觉几十年来浸透骨髓心怀。赤足走在田埂可任意在阡陌上驰骋,撒野劲儿像翻滚的稻海麦浪一样随风摇曳滚动。只是那时还没有背熟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更不懂得“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这缕月光是泥泞崎岖求学路上的手电光。农村的生活是清贫的,但家乡的小学不简陋,温馨梦甜。上学穿行于乡间羊肠小道,小书包把希望的憧憬拉得悠远绵长。暗幽的煤油灯没有凿壁借光的境界,作业题里还找不到诗和远方。走在海堤泥泞路上,雨天经常滑倒摔跤不断壮实了筋骨,穿拖鞋的农家子弟不惧风雨。踩在青龙桥厚重的石板条上,望着逝水东流,不知两年后高中毕业的学子今后脚步将迈向何方,思想的迷茫如学校后山上的树林一样苍茫。中午饭二两大米一块地瓜也能蒸出香甜,勉强填饱了肚子,却把理想放飞得万般高远。身在课堂,心惦家里,放学后煮饭、养鸡养鸭养猪和做作业同步,一样不落,心无旁骛。高中阶段,朦胧中感悟了手电光就是未来月光的浓聚。

这缕月光是守望万家团圆刺刀上的冷峻寒光。或许是家族遗传的基因,习不了文就转行习武,好男儿当兵去。外祖父、父亲、我本人、侄儿四代共和国军人,从军报国热血赤诚、一脉相承。有幸在人民军队奉献二十载青春年华,战斗生活了九个单位,留下了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烙印。当战士时站岗放哨,冷峻刺刀的寒光映衬着中秋的月光,一家不圆万家圆;当干部时爱岗敬业、以情带兵,努力把连队锻造为具有一流战斗力的精兵劲旅,这一截宝贵时光,淬火磨砺,吃苦耐劳,甘之如饴;在机关岗位工作,履职、学习、提高,树好形象、不辱职责、不负众望。感恩人民军队的培养塑造,难忘组织的关怀信任,感谢首长的教育扶持,致敬战友的团结友爱。这轮月亮纵然不圆,这一缕月光啊,绝对无比皎洁纯净!

这缕月光是岁月年轮正悄然染白的厚重霜花。重阳秋色正浓,年轮愈积密匝。十七岁当兵,离开部队四十二周年了,在地方工作也已有二十二载了,明年底即将退休离岗,不知不觉中皱纹纵横、霜花满头。“卸甲归乡”甚好,可以伺候老母,可以含饴弄孙,可以游山玩水,可以会会挚友,可以写写画画,远离铜臭玷污。生命的长度和厚度有时不是自己能够确定的,人生一遭在于求实、真实、充实、厚实。重阳之龄,已无高官厚禄之奢。一壶心事煮温酒,牵缕月光回家乡,故乡的月儿最明亮,归家并不遥远,轻装简行,归乡的路途宽阔又坦平…… 

                                 2022年9月9日

插图/作者

 

作家简介

胡建国,福建惠安人,军旅生涯二十载,现就职于厦门市某行政机关,泉州市作协会员,作品发表于一些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有作品获过省、市级主题征文奖,部分散文、诗歌参与国家级出版社合集出书。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