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守良等人:关于人体特殊感应机能辨认遗留信息的调查报告

 本溪老刘azr7z5 2022-12-04 发布于辽宁

                             关于人体特殊感应机能辨认遗留信息的调查报告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体科学》1993年第2期)

       作者:

       陈守良、王楚、贺慕严、程和平、汪中 (北京大学)

       刘易成(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杨俭华(北京师范学院)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骆承烈、刘桂林于1981年8月诱发出小T的耳朵认字的功能。1982年4月又发现小T能辨认遗留信息,并进行了多方面的测试,取得了重要的结果[1]。从1983年8月至1986年8月,在骆、刘的密切配合下,我们对小T辨认遗留信息的功能进行了5轮测试。

       第一轮测试于1983年8月在曲阜进行。由王楚、陈守良实施测试。在进行遗留信息辨认的测试之前,我们于8月21日先测试了小T运用人体特殊感应机能辨认图片实体的能力。测试方法是由小T手持火漆密封的黑塑料盒,辨认其中放置的彩色图片。小T对两张彩色图片的辨认完全正确,随后几天又测试了小T运用人体特殊感应机能辨认一定距离之外物体的“遥感”能力,也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表明小T运用人体特殊感应机能辨认实物的水平较高。

       

  

       8月25日进行辨认遗留信息的测试。测试样品在半年以前就封装在直径4cm高5cm的黑塑料盒中。8月24日晚10时主试人取出黑盒中封装的图片,在图片上及盒底编号,再将图片放回原盒。8月25日下午3时开始测试。主试人避开受试者取出4个黑盒中的测试样品并将之插入装有几百张图片的袋中。再将空盒照原样盖好。15时06分小T随机选取一个空黑盒辨认其中原来封装的测试样品内容。主试人与受试者都不知道这个黑盒原来放置过的测试样品内容。14分钟后小T报告辨认结果,他说空盒中原来封装的测试样品“是图片,不是字。”图上有“蓝色的天,土黄色的地,一个象马的东西,有一种黄狗皮样的颜色”,最后说“是个骆驼吧!”还补充说图片右下角有一圆珠笔小写的“a”。经查对黑盒编号为3,再从图片袋中找出编号3的图片,确是蓝天下黄土地上的一匹骆驼,右下角有一圆珠笔写的“3”,被误认为“a”(封四图1-1)15时26分小T再随机选取一黑盒辨认,15时27分就说图片的底色是红的,“特别明显,把别的都盖住了。”15时38分描述图片说:“这是一个小女孩,拿着衣服坐在小椅子上。右手拿着衣服,左手拿着钢棍,扬起来,有一条线连着。旁边还有衣服,像缝衣服,又不大像,因为手里拿着钢棍,画得太粗了。”还说图片后面有“缝衣服”三个字,图片左下角有个“4”字。经检查小T拿的是2号盒,找出2号图片,这是一张“缝字”的看图识字片,他所描述的图象基本正确,只是扬起来的是右手而不是左手,图片上的号码是2而不是4(封四图1—2)15时44分小T拿起另一个空盒,1分钟后说,“底是白的,角上有个'1’字。”接着又说,“是一个人眼,只有一个,底是粉红色。”经查对辨认正确(封4图1-3)。1号黑盒中原封装的是一只人眼的图片。15时50分小T辨认第四个空盒。15时54分说,“是书写体的字。”57分说,“蓝色的字,一大一小,两个字,”并写出蓝色的4R。16时02分写出另一个4R,4是蓝色的,R是红色的。经查对是4号盒,其中原封装一纸片,辨认是正确的。

       这一轮测试得到了人体特殊感应机能可以辨认遗留信息的肯定的结果,但测试次数不多,数据较少,需要重复测试。

       1984年2月在曲阜进行第二轮测试,由王楚、刘易成和杨俭华实施测试。第二轮测试共辨认遗留信息21次,辨认正确4次,部分正确3次,无反应5次,错误9次。

       为了进一步检验辨认遗留信息的真实性,邀小T到北京进行第三次轮测试。这一轮测试于1984年7、8月在北京大学进行,由贺慕严、陈守良实施测试。在18天中共辨认遗留信息27次,其中辨认正确5次,辨认部分正确5次,辨认错误7次,无反应10次。

       1983、1984两年三轮中小T共辨认遗留信息54次,其中辨认正确13次,占24 %;辨认部分正确8次,占15%;辨认错误16次,占30%;无反应17次,占31%。我们认为这些数据表明小T确能辨认某些容器中曾封装过但已经取出的试样的信息。但我们进一步考虑到小T所辨认的信息真是那些试样在容器中遗留下来的信息,还是通过容器与试样之间的某种未知的信息通道遥感到的已取出容器之外的试样的信息呢?因为经过多次测试发现小T确有一定的“遥感”能力,即运用人体特殊感应机能辨认离开身体几米甚至几十米以外的不能用眼睛看到的物体的能力。而在辨认遗留信息的测试中,我们从容器中取出的试样虽然藏在小T不知道的地方,但仍在他可能遥感到的几十米范围内。为了证实确是辨认容器中的遗留信息,而不是沿着某种信息通道遥感试样,应当在测试前从容器中取出试样后即将它烧毁。如果样品烧毁后受试者仍能辨认出空容器中原封装的试样内容,才能证明小T所辨认的确实是容器中的遗留信息。为此,我们在1985年8月进行了第四轮测试,由贺慕严、程和平在曲阜实施测试。共进行辨认遗留信息的测试19次,取出试样部分烧毁或全部烧毁。在这阶段的测试中,辨认遗留信息只得到了部分正确的结果,还没有得到完全正确的结果,还不能得出烧毁试样对辨认遗留信息毫无影响的结论。

       因此,我们在1986年8月9日至22日又进行了第五轮测试,由陈守良、程和平和汪中在曲阜师范大学招待所实施测试。

       8月15日下午小T第一次完全正确辨认出原试样被烧毁的遗留信息。为了了解小T当时的人体特殊感应机能的机能状态,并为了与辨认图片实物的能力进行对比,我们采取将盒内图片部分保留部分取出烧毁的方法。具体作法是,图片装入盒中以前,先在图片中间用针扎一排小孔,以便以后主试人可以不看图片的情况下将图片撕去一半。这批看图识字图片是在8月12日晚封装入黑塑料盒中的,8月15日实验开始前主试人随机取出一盒,单独在另一房间闭目从盒内撕下半张图片,再将原盒盖好,撕下的半张图片送荼炉中烧毁。15日17时37分将此盒交小T辨认。17时43分小T认出尚留在盒中的半张图片上的图象,用彩色笔画出图形,还写出图片另一面的文字,“橄木”。接着他以画出全图:在金黄色的背景上成品字形排列着3个绿橄榄。小T连橄榄的阴影也描画出来了。他还指出“有两个并排橄揽的半张图象是遗留信息,背面的文字认不清楚,只认出一些点点;只有一个橄榄的图象是盒内存在的半张图片的信息,背面还有蓝色的'橄榄’二字。”17时48分小T将图完全画出,开盒核对,结果是正确的(封4图2—1)

       虽然小T第一次正确地辨认出烧毁了的图片的遗留信息,但我们仔细推敲,发现这种测试方法仍有漏洞。因为在过去的测试中他可能见过这张图片,他可以通过对保留在盒中的半张图片的辨认而推想出撕掉烧毁的另外半张图片的图象。因此,我们的结果还不能确定是真正对盒中遗留信息的辨认。于是,我们改变测试方法以堵塞这个漏洞。新的方法是用两张不同的图片各取一半拼接成一张新图片。将此拼接图片封装入黑塑料盒,测试前撕下其中半张销毁,留下半张在盒内。实验后再根据记录查明销毁的半张的图象。这样一来,受试者不可能从盒内存留半张图片的信息推想出已取销毁的另外半张的信息,只有通过辨认遗留信息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8月16日0时45分将几张拼接的图片分别封装入几个黑塑料盒。8月16日下午进行测试,先由主试人单独在另一房间闭目取出黑盒

       内拼接的半张图片,送茶炉中烧毁。主试人将黑盒交另外两位测试人进行测试,并立即离开测试现场。16时29分开始测试,16时35分小T描绘出留在盒中半张图片上的图象,“蓝色背景上的一个红色带黑斑点的果实,背面为蓝色的'枝’字和拼音文字Zhi。”接着小T说,“另一半与昨天辨认的那张图片不是一回事。”16时51分小T描绘出红色背景上两个圆的东西,并说,“背面有字,看不清。”实际上原图片是由一个荔枝的半张图片和两个海棠的半张图片拼接而成,小T对留在盒内手一个荔枝的图象描绘完全正确,而对已取出销毁的两个海棠图象的描绘形象正确,颜色不对。

       17时13分开始另一次辨认黑盒内遗留信息的测试,处理黑盒内拼接图片的方法同前所述。17时21分小T画出存在盒中的半张图片图象,“金黄色背景上的一颗绿橄榄”并用蓝色彩笔写出这半张图片背面的“橄榄”二字。接着他又画出已销毁的半张图片上的图象,绿色背景上一个红的圆果实。小T还说,“这半张图片背面没有汉字有英文字母,背面的英文字母不是'苹果’的英文”。实际上原图片是由橄榄与山楂的图片拼接成的,小T的描述是正确的(封4图2—2)。

       17时31分至47分,小T正确辨认出“蜗牛”和“蚊”拼接的图片,印有蜗牛的半张图片仍留在黑盒中,印有蚊子的半张图片已取出销毁(封4图2—3)。

       17时53分至58分,小T又正确辨认出“蚂蚁”和“蚕”拼接的图片,其中印有蚂蚁的半张图片取出销毁,蚕的半张图片仍留在黑盒内(封4图2—4)。

       以上这些测试结果表明,原存放在黑盒中的半张图片即使已被取出并销毁,小T仍能正确辨认出有关的信息,即小T辨出的确是遗留信息,而且辨认的结果可以达到完全正确的水平,不只是部分正确的水平。

       上述实验证明,产生遗留信息的原件实体已不存在时对正确辨认没有影响。我们又进一步考虑,如果产生遗留信息的原件实体仍然存在,对辨认是否会有所影响呢?于是,我们设计了另一种测试方案来检验这个问题。我们将封装在黑盒中的拼接图片全部取出,一半烧毁,一半保留,但在保留的半张图片上加工涂改以观察对遗留信息的辨认有无影响。8月19日15时30分以前由主试人取出8月17日0时封装在黑盒中的拼接图片,烧毁半张图片,在存留的半张图片上用钢笔画上许多蓝色的笔迹。8月19日15时30分将空的黑盒交给小T辨认,主试人离开测试现场。16时14分小T画出半张西红柿与半张竹笋的拼接图,16时21分写出背面的“西红xihon”和“竹zhu”等文字,形状颜色都正确。存留的半张西红柿图片上曾在从黑盒中取出后涂满了钢笔的蓝色笔迹,但小T绘出的西红柿图象上并没有蓝色笔迹(封4图3—1)。16时36分小T接着辨认另一黑盒中的遗留信息。这个黑盒中原封装的图片为一对气球,一红一蓝。取出图片后撕下红气球的半张并烧毁,而在存留的半张图片上用红水彩笔将蓝气球的上半部涂改成为红色。16时44分小T画出红、蓝两个气球,还画出了图片中间针扎的一排小孔(封4图3—2)从盒中取出后被红水彩笔涂改过的蓝气球对小T辨认盒中遗留信息并无影响。

       8月22日下午还有3次成功的测试。16时14分至26分小T辨认出黑盒中原装纸片上的两个红色字:“63”。该原件取出后,“3”这半张已烧毁,“6”这半张中“6”的下半部圆圈中已用黑墨水涂满。16时32分至36分小T辨认出黑盒中原装纸片上的两个红色字母:“BC。”当原件取出黑盒后,“C”这半张已被烧毁,“B”这半张上B字母的下半部空圈也用黑墨水涂满。16时55分至59分小T又辨认出第三个黑盒中原装纸片上的两个图形:一个空心圆,一个实心圆,都是红色的。此原件从黑盒中取出后没有烧毁半张,只是在空心圆中填满了黑色。

       从以上测试结果可以得出结论:辨认遗留信息不依赖于产生遗留信息的原件是否存在,原件的存在或涂改对辨认遗留信息没有影响。至此我们可以认为小T确能运用人体特殊感应机能辨认图片遗留在黑色塑料盒中的信息,即在人体特异功能中确实存在辨认遗留信息的功能。

       通过这5轮辨认遗留信息的测试,使我们认识到受试者具有较高的人体特殊感应机能水平,并且测试时需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的能力完成这项任务。

       根据小T自述,辨认遗留信息时的图象显示过程与我们所报道的关于人体特殊感应机能辨认图片实体的图象显示过程是相同的[2]。

       小T还向我们解释他是如何区分遗留信息的图像和图片实体的图像的。他说,遗留信息在脑中出现的图像与图片实体的图像深浅不一样,前者色彩较淡;此外,图片实体在脑中出现图象的次数较多,而遗留信息的图像在脑中出现的次数较少。所以,辨认遗留信息的难度较大。

       我们设想黑盒中的遗留信息可能是盒中图片与黑盒内壁相互作用的结果。致于二者如何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留下运用人体特殊感应机能可以辨认出来的遗留信息,以及这种遗留信息可以在黑盒内保留多长时间仍然可以辨认出来等,成为令人感兴趣的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设计实验加以探索。

       [1] 骆承烈,刘桂林,《人体特异功能研究》2(1989)63

       [2] 王楚,贺慕严等,《自然杂志》6(1980)43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