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戈宝栋:京剧舞台上鼓师掌控表演行进节奏

 cxag 2022-12-04 发布于辽宁

《早安京剧》系列公众号,全天候陪您赏玩京剧…… 

      这是一组名家唱段,应该是属于精彩的组合,在视频的上方还标着“中国戏曲学院教学资料”的字幕。倒使我有些费解。因其为演出的剧目是传统的经典唱段,全部场面也是传统的,没有西洋乐器,为什么要按西洋式样排列,再配上一名指挥?很使我费解。本来京剧的传统的由鼓师统一指挥演奏与演唱,有机配合,也给演奏与演唱留下充分的发挥余地,整个场面生动而有机,为什么要按照西洋格式来改造一下呢?鼓师指挥得好好的,凭空再加上个指挥员,是否要让演员与全体乐队成员再注目于这个“指挥”?事实上,无论是演员(他始终背着此指挥员)或乐队的演奏员也并不关注于其指挥棒。尤其是在唱【散板】的时候,这时的自由节拍应该是演员自己发挥的,要你指挥干嘛呢?在场的表演人员究竟是听鼓点还是专注指挥棒!中国戏曲学院应该是学术去权威机构,其教学资料应该是全国的教学单位与演出团体的楷模。应该具有方向性的引导意义的。这种奇想,置我国传统文化于何地位?

      我国戏曲的鼓师掌控着全出戏的表演行进节奏,不仅对乐队,对演员的表演也有制约。但是也为演员或乐队成员,留下了适当的发挥空间。在排演的过程中,鼓师要了解全出戏的发展脉络。在演出过程中,演员如果有某些即性发挥,只要给乐队一个暗示(包括鼓师,俗称“肩膀”)大家都会顺着演员的意图给予铺垫,使舞台效果增加艺术色彩。平时在排戏或练嗓的时候,鼓师或乐队成员也会根据演员的要求进行局部的修整,尽可能达到最佳效果的配合。这些都包含在各自的技艺之中。不象西方的戏剧导演,是全剧的唯一主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的戏曲整体上要服从鼓师的指挥,同时又是发挥演职员的集体智慧。所以我国戏曲的乐队成员都必须全神贯注于舞台的表演,而不是背着舞台注目于指挥棒的。如果生搬硬套地搬用西方的套路,并不能体现我国民族艺术的文化精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