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十四”将于夜间返回!搜救队如何精准找到,为何不白天降落?

 倦鸟依林 2022-12-04 发布于山西

文|奇趣科普知识

据报道,“神十四”和“神十五”已经完成了所有交接工作,这意味着“神十四”乘组三位航天员已经圆满完成了全部既定的太空任务。

消息显示,“神十四”乘组人员将携带枪支和红墨水,预计于12月4日19:52-20:22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地面搜救队已完成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

纵观我国所有的载人飞船,除了“神五”是夜间返回外,其余全部都是白天回到地球家园。

为什么“神十四”要选择夜间返回而不是白天呢,有什么特殊原因吗?黑暗加上寒冷,搜救队应该如何才能快速精准地找到乘组人员的位置呢?携带枪支有哪些重要作用?


“神十四”确定于夜间返回,搜救难度突破纪录

“神十四”夜间返回,对于地面搜救队来说,无疑是最难的一次。

夜间搜救难度大:

东风着陆场大约有2万平方公里,面积非常大,地形以沙漠和戈壁为主,没有太多灯光,视觉上存在一定限制,夜间搜救非常困难,不像白天能够迅速捕捉到飞船的位置,很难发现搜救目标。

气温低:

戈壁荒漠地区昼夜温差大,现在处于冬天,气候更为寒冷,温差会更大,从天气预报来看,酒泉当地的最低气温可能达到- 20℃,也有可能更低。

夜间加上极寒,复杂又困难,地面搜救队的任务非常艰巨,对我国航天救援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那为什么不选择白天返回呢?


“神十四”选择夜晚返回,携带枪支有什么原因吗?

受到太空微重力的影响,航天员回到地球后会出现钙质减少、肌肉萎缩、头晕、血液倒流甚至心血管不适等症状,无法自行站立或行走。

搜救人员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快速找到航天员,协助他们出返回舱后接受医生的检查和记者的采访等。

整体来看,对航天员来说,不论哪个步骤,安全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考量,“舱到人到”是最理想的结果,所以,空间站的轨道设计尤为重要。

空间站一天能绕地球15.6圈,“神十四”摒弃了原本必须定点定时返回的“标称弹道”,采用“动态适应”的方式,先确定瞄准点,经过标准化返回流程由实时弹道进行预测,并逐步进行调整,从而实现精准控制,只要星下点轨迹符合条件,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可以随时返回地面。

“神十四”刚好在轨180天,降落在指定区域的时间恰好就在夜晚,假如换到白天,可能还需要再等一段时间,也会耗费更多的燃料,这在太空中不是小事。

与其冒着高风险与高成本,不如选择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也最安全的方式,即按照原定的轨迹降落。

据悉,航天员身上还会携带枪支和红墨水,主要是为了防止降落后出现各种意外,例如,降落地点出错,或者周围有野兽出没等,手枪就能够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这真不是开玩笑,1965年前苏联上升2号返回地球时,落在了386千米之外的西伯利亚原始森林中,两名宇航员在暴风雪中硬生生支撑了一夜才被救援成功!

这种情况算是好的,至少还是落在自家国土内,要是不小心落到无人区或海上,落到其它国家,或者是不友善的敌对国家,结果怕是不堪设想!

所以,航天员返回地球,有必要携带枪支等能够用于防身的武器。

那么,此次夜间救援,搜救队要如何才能精准地找到“神十四”乘组人员呢?


地面搜救队如何才能精准找到“神十四”乘组呢?

据悉,本次“神十四”救援采用的是“天地空一体化系统”进行搜索,返回舱内部和地面都装有电子信号发射装置和定位系统

截至12月3号上午,东风着陆场的地面搜救分队、空运机动搜救分队、直升机搜救分队、着陆区周边民兵分队等搜救力量已经全部统筹安排完毕,力求做到“舱到人到”,确保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航天员并及时帮助他们出舱。

各种搜救器材、照明设备、供暖设备等都已经准备完毕,在进行技术调整的情况下,确保这些救援设施即便在零下40℃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行,不耽误救援工作的进行。

除此之外,救援人员还进行了各种特殊复杂情况的紧急培训,例如舱体变形、舱口被沙土掩埋等等,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让救援行动的效率达到最高。

其实夜间返回也不全是坏处,返回舱降落时,黑夜中的亮光就是它的方向,还是很好辨认的。

总的来说,“神十四”夜间降落对我国航天搜救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这也证明我们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来应付这样的难题,我们应该相信祖国的实力,静候航天英雄们顺利凯旋!

——————THE END——————

(本文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