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榜样 | “英雄梦”守护一方“蓝天”......

 引水思源 2022-12-04 发布于福建

“英雄梦”守护一方“蓝天”

(原载《当代青年》202211期)
2022年9月14日,12号台风“梅花”过境浙江,台风所到之处,狂风呼啸,大雨滂沱。嘉兴各地出现险情,大树连根拔起,大水浸满街道……14日夜间,嘉兴市蓝天救援队队长黄学清,带领救援队员火速赶赴嘉善县各个街道抢险。当时路面最深的积水处已超过50厘米,并持续倒灌,排水有些困难。直到15日7时许,黄学清与队员们才将积水全部抽完。

作为 “80后”,黄学清从小就有一个“英雄梦”。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时,黄学清和几个朋友就萌生了前去救援的念头,但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没有成行,这也成为黄学清一块心病。

2015年8月,黄学清和几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嘉兴市蓝天救援队”,协助政府应急体系开展防灾、减灾、自救互救、教育培训,参与各种灾害事故救援等行动。

“救援队刚成立时,我们几乎没有一点儿专业救援知识。”黄学清坦言。为了提高专业能力,他们先后前往江西、福建等地交流学习,并参与急救培训。不久,黄学清就迎来了一次重大考验。2015年11月13日,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灾害。得知消息后,黄学清主动报名参加应急救援的第一梯队。经过4小时的车程和40分钟的徒步山路,他们终于到达受灾区。目之所及,是一片一片被泥石覆盖的废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黄学清依旧历历在目“那个晚上,我们轮流挖掘,忙碌了一个晚上,却毫无收获。”黄学清说,第二天,挖掘机作业时,队员发现了被掩埋人员衣服的一角,于是立即叫停挖掘机。他们小心翼翼地用手刨开泥土,将一名遇难者抬到了闾仪车上。“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灾害无情和生命脆弱。”那一刻,更加坚定了他为应急救援事业做奉献的决心。

后来,蓝天救援队不断壮大,救援任务也越来越重。2019年8月10日凌晨1点45分前后,超强台风“利奇马”在浙江省温岭市沿海登陆。为及时防御“利奇马”造成损害,嘉善县蓝天救援队启动应急响应,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期间,蓝天救援队出动队员80人次、车辆31次,并参与了应急排水、清除路障树木、巡查排除隐患等救援任务。

彼时,乐清县受灾严重,黄学清立即调集队伍赶赴乐清县救援。10日下午13时,在完成任务撤离乐清县途中,黄学清又接到台州临海110指挥中心求助——境内发生严重内涝,临海地区急需冲锋舟等设备转移群众。接到命令后,他立即调度附近16支队伍106名队员、27艘冲锋舟火速赶赴台州临海救援。

“在每一次的应急救援、抢险救灾中,我们把抢救生命当作唯一目标。每救出一个人,我们的心里就能舒畅一分,只要被救者无碍,我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几年间,黄学清参与了多少次救援行动,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他曾在尼泊尔地震时参加援藏灾后救援工作,还参与过绍兴上虞钱塘江打捞、遂昌山体滑坡救援、兰溪特大洪水救援、超强台风“莫兰蒂”温州泰顺县抢险救援等大型救援任务。新冠疫情发生后,黄学清与广大志愿者一起冲锋在前、担当作为,踊跃参与到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中。

如今,蓝天救援队的名声越来越大,社会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了救援队伍中。今年8月,黄学清获评“浙江民革骄傲人物”。在黄学清看来,救援志愿者有别于普通的志愿者,他们不仅需要经受住体力的考验,更要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具备在危急关头化解各类矛盾的随机应变的能力。

救援工作虽然很累也很危险,甚至还会受伤流血,但黄学清都未退缩过,也从未想过放弃。其实,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中国人、都是最美的奋斗者。黄学清说,他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把这份正能量传递下去。用他们的“梦”,为人们守护一方“蓝天”。


投稿信箱(关注本公众号,每期免费推送

本期推荐:《来宾日报》副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