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里与腾讯的三大社交战役

 转型刚刚好 2022-12-04 发布于北京

电商经营的核心是价值交换与交易,有用才是硬道理;社交经营的核心是持续互动与社交,情感才是硬道理。交心,总要胜过交易

文/杨继刚(微信公众号:转型刚刚好)

BAT中,谁是赚钱最多的公司?

很多人会觉得阿里巴巴,因为他们总惦记着双十一那晚交给马云的剁手费。但,真相往往辣眼睛:那只活蹦乱跳的企鹅,已经悄悄地将剁你手的阿里旺甩在后面。

从已披露的腾讯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与阿里巴巴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对比来看(2017年全年数据均未公布):腾讯2016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403.88亿元(约合60.48亿美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净利润106.46亿元(约合15.94亿美元)。阿里巴巴集团2016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总收入为人民币321.54亿元(约合48.38亿美元),同比增长59%;净利润71.42亿元(约合10.75亿美元)。

阿里的收入中,电商依旧占到80%以上的份额,而腾讯的收入中,包含QQ、微信、游戏在内的社交产品占比近80%。如果说电商经营的核心是价值交换与交易,有用才是硬道理,那么,社交产品经营的核心是持续互动与社交,情感才是硬道理。相比而言,后者更加高频高黏性,更要比前者持续的多,这或许也是马云耿耿于怀的心结所在。

为了争夺社交优势,阿里巴巴曾发起过三大战役:

第一大战役:来往战役——宁可死在来往的路上,也不活在微信的群里

 

马云的话应验了。阿里确实没有活在微信的群里,但却死在了来往的路上。尽管阿里后来又做了一个针对公司级应用的钉钉,但那依然属于工作社交。使用钉钉时,你的手机或PC需要在微信之外的另外一个APP来回切换,这对于无比讨厌复杂和多余的移动互联新生代而言,简直就是梦魇的存在。

其实,将工作与社交放到一起,本身就是个错误,基于工作的社交,功利属性远远大于情感属性,而社交的核心是情感属性。即便是钉钉占据了移动办公的社交平台,但请记住,那依然是工作平台:这意味着,钉钉锁定的仍旧是员工与老板、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供应商、员工与经销商等群体的价值交换(交易)关系,是工作效率与生产力提高,离生活与情感依旧十万八千里。

第二大战役:红包战役——你发红包,我集五福,却奈何“福气”比不过“人气”

最早的红包大战,起源于2015年春晚。微信早年推广时,曾有著名的“摇一摇”功能,但“摇一摇”后来包含了太多寓意,又被包括陌陌在内的众多APP所采纳,因此借助“春晚”平台,让全民同一时刻“摇一摇”,是一个绝佳的“统一认知”时点,而中国春节历来又有“红包”的传统,如果能让“摇一摇”的意思等于“红包”,既能为“摇一摇”正名,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习俗,瞬间引爆全民社交新模式,何乐而不为。

微信做到了,支付宝却晚了一步。起先,是和微信一样,包括优惠券在内的各种红包策略,但还是那句话:红包的最初寓意,是亲戚朋友间的情感寄托与礼尚往来。如果发红包的平台本身不是社交属性,这样的“红包”价值何在?即便是今年支付宝跃跃欲试的“集五福”,最后也演变为“1.6亿人均分2亿”的然并卵,而同期,微信春节红包收发数达到了创历史的460亿个,同比增长43.3%,这就是社交的力量所在。

第三大战役:圈子战役——本期待好奇心,却引来尺度照,日记最终下线了

20161124日,支付宝上线了“圈子”功能,包括“白领日子”与“校园日记”在内的圈子一夜之间风靡网络(短短4天,截至1128日下午5时,已经有超过1130万人看过白领日记,而看过校园日记的人更多,超过了1477万人),但随后出现了少部分大尺度照片求打赏的用户,导致支付宝在几天后关闭了“圈子”功能,这一次尝试,以下线而告终。

要补上社交这块短板,实属不易,阿里也真是操碎了心。如今,微信已藉由社交之势进入小程序时代,开始要动苹果(IOS)与谷歌(Android)的领地,而阿里仍未蜕去电商外衣。可以预期的是,2017年,阿里与腾讯的社交之战仍会继续,阿里的第四、第五、第六场战役仍会卷土重来,社交领域将会成为“持久战”的新领地。

什么?百度去哪了?要啥自行车呀!


本文版权归属“转型刚刚好”公众号

欢迎大家分享,如要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您可能会感兴趣的文章 ——月度排行前十

TOP1:一声巨响,能否唤醒三星重生DNA

TOP3:管理者,别让道德绑架理性

TOP4:移动互联时代,决定饭碗的四种能力

TOP5:没有未来,我们还是分手吧

TOP6:让一线呼唤炮火,然后呢

TOP7:乔布斯的冷酷,为何成就了苹果的传奇

TOP8:万科救赎:谁的王,谁的红烧肉

TOP9:谁车裂了商鞅

TOP10:管理者的“七年之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