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蔚南教书生涯 关于徐蔚南的执教经历,各种说法不一,因为没有确切的记载,或者来自他的个人自述。再者,徐蔚南的编辑成就大于教书成就,他的教书职业的细节几乎被人忽略。许多介绍徐蔚南的简历,都只说他是某某大学教授,就完了,连年份都没有。笔者为此专门查阅各种报道,以及相关学校的校史、纪念册、同学录、通讯录,收获也有限,难怪人人都讲不清楚。以下仅以不多的资料,简述他的执教经历: (一)中学执教经历: 1923年8月至1924年7月,徐蔚南执教于绍兴五中。绍兴五中全称为浙江省立第五中学。 复建的绍兴五中门楼,位于今绍兴市第一中学内 在绍兴五中执教的时间,去的时间见徐蘧轩1923年8月22日写给柳亚子的信,信中说:“蔚南舍弟已于昨日到绍兴去,他的通讯处是城内省立五中校,请你常常赐教。”离开绍兴的时间,见散文集《龙山梦痕》中王世颖的题记,他写道:“1924年春天,我和蔚南同客绍兴,我们俩底卧室紧贴着,每夜必抱膝长谈,每谈必至深夜,直到灯昏人倦,然后各自寻梦去。长日工作,也没有时间给自己用。他偶然有兴,便写几篇抒情述景的小品,题上'龙山梦痕’字样。同客他乡,他有梦,我何尝没有呢。于是我也拿了我底梦痕,收入这龙山梦痕里了。我们相继发表了二十篇。暑假返棹,梦痕便终于此。”从这段文字里得知,1924年暑假,徐蔚南与王世颖相互道别,离开绍兴。 1925年10月至1929年12月,徐蔚南执教于复旦大学实验中学。复旦实中全称为复旦大学心理学院附属中学,也被看作是复旦大学预科。 复旦实中季刊1929年12月第1卷第4期 在复旦实中的执教时间,有记载的是:徐蔚南与陈望道、刘大白等人创办《黎明社》,并于1925年10月出版社刊《黎明》第一期,社址就设在江湾复旦校园内。这是徐蔚南执教复旦实中最迟开始的时间,或许更早一些。离开的时间,根据《复旦实中季刊》能看到的最后一期,即1929年第一卷第四期,发刊时间1929年12月,在校闻栏里,有一份实中校务会议记录,其中内容有徐蔚南与杨哲明、席涤尘3人被推选为校群育委员会委员。徐蔚南离开复旦实中的最后时间也可能晚于这个时间。 此外,徐蔚南还曾在以下两所中学执教过: 1927年7月,上海成城女子中学聘请徐蔚南专任教授国文,见《申报》1929年7月27日。 上海成城女子中学聘任教授的报道 徐蔚南在《从上海到重庆》一书的第七节,“屯溪印象人物记”里,讲到:“桂裕先生是复旦中的老同事,他的夫人是周由廑先生的令媛,是我在神州女子中学时的学生”。不过他没讲是哪一年。 (二)大学执教经历: 1922年至1927年,徐蔚南执教于上海大学,在中国文学系教授法国文学。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11月出版的《上海大学(1922—1927年)》一书,在“各系教授及讲授课目”里,有明确记载。具体起止时间不够详细,也有可能是全程执教,所以不写起止时间。 上海市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主编的《上海大学(1922—1927年)》 上海大学各系教授及讲授课目 1927年至1929年,徐蔚南执教于复旦大学大学部中国文学科,并仍兼实中教职。1927年3月26日《申报》报道称:“上海有名之各大学教职员早有联合会之组织,发起人共有三四十人之多,如复旦大学刘大白、徐蔚南,上海大学冯三味、蔡慕晖、周越然等,均在发起人之列。近由发起人召集上海市教育协会大学教职会,讨论一切进行办法,即日有宣言公布。”该联合会后来改名为上海市大学教授联合会。1929年12月《复旦旬刊》留别号上,徐蔚南发表散文《猫》,这是现在所能看到他在复旦大学校刊上的最后一篇文章。 《复旦丙寅年鉴》(1926年) 《复旦大学同学录》(1927年秋季) 另外,在《复旦大学同学录(十六年秋季)》(1927年)中,在徐蔚南名字下方,写有“前大夏大学国文教员”几个字。在这份名单上,徐蔚南在复旦大学的职称仅为“助教”,而在《复旦丙寅年鉴(1926年)》中的职称是“教员”,反正还不是教授,何时转为教授没有现成资料。按国民政府1927年6月颁布的《大学教员资格条例》规定,副教授应具备以下资格之一:“在国外大学研究院研究若干年,有博士学位,有相当成绩;讲师任满一年以上,有特别成绩;对国学有特殊贡献。”徐蔚南至少具备其中一个条件。 1925年1月,上海东方艺术专门学校校长周勤豪聘徐蔚南任教。后该校与上海艺术师范大学合并为上海艺术大学。 据三四十年代上海《论语》杂志编辑林达祖,在其回忆录《上海名刊论语谈往》“文人徐蔚南”一节中讲述,他1934年在上海持志大学深造时,徐蔚南曾教授过他们班的国文,不过时间仅几个月。 《浙江大学文学院概况》(1946年) 1933年秋至1934年冬,徐蔚南应邀执教于浙江大学文学系,职称为副教授。关于这段经历,徐蔚南发表过一篇文章《我的国文教学经验》,文章内讲到。 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确定,徐蔚南共执教过10所学校,其中中学4所、大学6所,时间10年多一点,职称至少是副教授。这10多年里,他一边教书,一边从事文学创作、翻译和编辑,期间担任过上海世界书局秘书长、上海通志馆编纂主任,直到他身兼通志馆和博物馆两职,实在太忙,才不得不放下教鞭。 说完徐蔚南的执教经历,我们来看《我的国文教学经验》这篇文章,借此了解一下他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徐蔚南 一九三四年冬,因有人要我全在上海工作,我就辞职,不久学校闹风潮,我在上海倒像“隔岸观火”了。 |
|
来自: 吴越尽说 > 《原创:徐蔚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