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价值投资到价值人生

 王冠亚 2022-12-02 发布于湖北

这是我的第277篇原创文章

《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的作者威廉·格林,一开始没有上过任何商业或经济学课程,他拿到了牛津大学的英国文学学位以后,希望在文学领域里扬名立万。威廉·格林发现,文人常常把华尔街视为充满铜臭味的赌场,他从前也是这样,对《纽约时报》的商业版看都不看一眼就直接扔了。

跟威廉·格林一样,在我17岁读大学以前,语文一直是我的强项。高中时代,我的作文常常被选为范文,打印出来供全班阅览,当时我最想考的是北大中文系。后来,我去了武大金融系,对“现代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教科书知识也不感兴趣。我喜欢文人的“温柔敦厚”,不喜欢商人的“见利忘义”,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对本专业都是抱有偏见的。

直到我读到巴菲特。论“立德”,巴菲特宣布将自己99%以上的财富捐给慈善机构,却没有任何以“巴菲特”命名的医院或学校;论“立功”,巴菲特是富豪榜上的常客,早就取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论“立言”,巴菲特历年致股东的信煌煌一百五十万言,福泽了全球数以千万计的投资者。

“三不朽”一直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精神追求,我没想到的是,它竟然在巴菲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和验证。2021年,我写了《薪火相传的那盏灯》,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去解读巴菲特,并有幸荣获30万元读书大奖。巴菲特让我明白,原来商人不一定就是“唯利是图”的,世界上还有一种人格,叫作“商才仕魂”。

当我读到《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时,我欣喜地发现,在全球的各个角落,有着一群和巴菲特类似的投资者,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物质上是富裕的,精神上也是丰饶的。对他们来说,投资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投资。这不就是我所向往的人生状态么?

1

莫妮什·帕伯莱
(关键词:全盘模仿)

第一次知道帕伯莱,是因为他写过一本《憨夺型投资者》,他和我们一样,都是巴菲特的忠实信徒。1994年,30岁的帕伯莱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00万美元。当时,帕伯莱在机场书店偶然读到了《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他才第一次知道有关巴菲特的信息。从此,帕伯莱走上了疯狂模仿巴菲特的人生之路。

1994年~1999年,帕伯莱凭借着不俗的实力与一定的运气,把手里的100万美元变成了1000万美元。当时,帕伯莱写信给巴菲特,表示自己愿意免费为其效力。在遭到巴菲特婉言谢绝后,帕伯莱启动了自己的基金。帕伯莱选择了和巴菲特合伙基金一样的收费方式,即:不收管理费,6%以下的收益率不收取任何费用,6%以上的收益率仅收取25%的业绩报酬。

2000年~2018年,帕伯莱执掌的对冲基金收益率高达1204%,同期标准普尔500指数的收益率仅为159%。帕伯莱待人真诚,当威廉·格林问他有多少钱时,他也丝毫没有掩饰。截至2017年11月30日,帕伯莱的净资产为1.54亿美元。这已经充分说明,即便是不采取“2%+20%”这种收费方式,仅凭着自己出色的投资能力和公平的收费结构,也足以成为巨富。

2007年7月,帕伯莱和盖伊·斯皮尔联手,以65.01万美元拍下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机会。帕伯莱认为,这是他对“导师的献礼”。2008年6月,帕伯莱带上了自己的妻子和女儿,和巴菲特一起在曼哈顿的一家牛排馆共进午餐。后来,盖伊·斯皮尔还写了《与巴菲特共进午餐时,我顿悟到的5个真理》一书,记载了他们探寻财富和智慧的价值投资之旅。

帕伯莱身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全盘模仿巴菲特。帕伯莱说自己“没有任何原创的思想”,当然,这也有可能是自谦之词,但不难看出巴菲特对他的影响之深。帕伯莱的选股,甚至很多投资目标都直接来源于巴菲特、韦斯勒等人的投资组合。帕伯莱认为,要成为一个卓越的模仿者,首先就是要放下自尊。帕伯莱不在乎自己的投资思想是不是原创的,他只在乎是否有效。

放下自尊,原原本本地学,不折不扣地学,这实际上是一种追随大神的诚意。19世纪中叶以后,同样是被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敲开国门,日本选择了“全盘西化”,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反观当时的中国,一面想学习西方,一面又放不下“天朝上国”的面子,强调所谓的“中体西用”,经历了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最终却遗憾地以失败收场。

在国内投资界,唐朝老师是我见过对巴菲特投资理念研究最深入、实践最彻底的投资大咖。唐朝老师也很少标新立异,他的很多投资思想都可以从巴菲特那里找到源头。唐朝老师说,在身家达到A10之前,没有必要急于否定巴菲特,对此我深表赞同。在我看来,对于投资这一门手艺而言,既然桥上有路,何必一定要摸着石头过河呢?

2

约翰·邓普顿
(关键词:逆向思维)

第一次知道约翰·邓普顿,是此前读过一本关于他的书《约翰·邓普顿的投资之道》。1912年,邓普顿出生于田纳西州的一个小镇上,是个地地道道的“小镇青年”。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参战;1942年4月,道琼斯指数跌至92点,成为一代人记忆中的股市最低点。

股市跌至新低,恐慌情绪弥漫,大多数人的观念当然是持有现金、黄金和土地等防御性资产,但邓普顿却并不这么认为。邓普顿经过冷静分析和思考,得出的结论是,在战争期间,可能有90%的美国企业会面临“更多的需求和更少的竞争”。邓普顿逆势买入了104只股票,5年后以获利5倍的收益卖出。

纵观邓普顿的投资生涯,最显著的标签莫过于“逆向投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泰国、印尼等国的股票市场都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就在此时,邓普顿逆势向马修斯韩国基金注资了1000万美元,这只基金在随后的一年里大涨了266%。成立于1954年的邓普顿成长基金,在长达38年的时间里,年化收益率达到14.5%。

在我看来,邓普顿在二战时期的投资堪称经典。当时,邓普顿也只不过是而立之年,跟我如今的年龄相仿。2022年,我们面临的投资形势并不乐观,多次封控、美国加息、俄乌战争……似乎每一件事都是大事。但我们想想,30岁的邓普顿也在天天见证历史,他的理性、坚毅、果敢,对我们是不是也会有所启发呢?

我一直认为,所谓“危机”,就是“危”和“机”的一体两面。二战时期,大多数投资者的选择是怨天尤人、远离股市,所以股市才会跌到便宜得难以想象的地步。但面对同样的宏观环境,邓普顿选择了果断出击,奠定了他一生的财富基础。唯有明白“福祸相依”的道理,才能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保持冷静,在前途一片暗淡的时候保持乐观。

我以前的文章也写过,我很欣赏一句话:Life is 10% what happens and 90% how you react to it. 生活发生了what,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是最终你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取决于你的how,如果你失恋了或者失业了,也许会觉得运气特别不好,但转念一想,这何尝不是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呢?

3

霍华德·马克斯
(关键词:福祸相依)

第一次知道霍华德·马克斯,是因为他写的《投资最重要的事》一书。后来,又读过他写的《周期》一书。马克斯还经常喜欢写投资备忘录,来记录他对当前市场的思考。马克斯读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金融专业,但他选修了一堂日本佛教课,从中他学到了佛教禅宗里关于“无常”的概念。从此,马克斯的人生信条中有了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世事无常”。

金融市场就很能体现“世事无常”的特点。比如说,亚洲“经济奇迹”后紧接着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热潮后,紧接着是2000年的股市崩盘;房地产泡沫后是信贷危机,信贷危机后是始于2009年的史诗级牛市……我想,马克斯之所以能写出《周期》,正因为他对这些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

拿我们身边刚刚发生的案例来说吧!2022年10月28日,腾讯控股收于200.8港元/股,创下了近六年来的股价新低,这是我们之前万万想不到的;2022年11月16日,腾讯控股收于294.4港元/股,短短两周时间上涨近50%,这也是我们之前万万想不到的。市场一片欢腾的时候,我们不必太乐观;市场一片黯淡的时候,我们也不必太悲观。

“世事无常”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有一颗“平常心”。据我的经验,顺境时一定要多敲打自己,不要觉得自己多了不起;逆境时一定要多鼓励自己,不要觉得自己特别差劲。如果做反了,顺境时得意忘形,逆境时心灰意冷,人生将会陷入非常悲惨的境地。

4

乔尔·格林布拉特
(关键词:大道至简)

第一次知道乔尔·格林布拉特,是因为他写的《股市稳赚》一书。后来,又读过他写的《股市天才》《价值投资的秘密》等书。格林布拉特写书的最大特点就是简单,他的三本书都是薄薄的小册子,里面也没有任何深奥的术语。如果你是投资的初学者,那么非常建议你买来格林布拉特的书来读一读。

我手上还有一本书,是格林布拉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价值投资讲义。自1996年起,格林布拉特就在这里讲授价值投资课程。在这本讲义里,格林布拉特开门见山地对同学们说:“我传授的投资技能,可能会让你们变得非常富有。但是这些技能的社会价值,大约跟提高赛马优势的诀窍一样。”所以,格林布拉特希望同学们在富裕之后,能尽可能地回馈社会。

不难看出,写作和教学是格林布拉特回馈社会的两种方式。通过写书和讲课,格林布拉特无私地向他人分享着自己的投资智慧。近年来,唐朝老师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巴芒演义》等一系列著作;天南老师倾尽心力,先后出版了《巴菲特致股东的信》《巴菲特之道》等一系列译著,他们又何尝不是在回馈社会呢?

天南老师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让那些照亮我们的,去照亮更多的人。”我写的那篇《薪火相传的那盏灯》,其立意就是价值投资的智慧之灯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我翻译的《巴菲特的嘉年华》《超越巴菲特的伯克希尔》,以及写的“我读巴芒”系列,也是希望以我萤烛之光,给周围的人带来多一点点的正能量。

5

查理·芒格
(关键词:不做蠢事)

2019年5月,我从伯克希尔股东大会的“书虫”展区,带回了5本英文原版书籍,其中就包括《穷查理宝典》。巴菲特和芒格这一对“黄金搭档”,早已是“巴不离芒”、“芒不离巴”。巴菲特甚至说,他因为经常在致股东的信里写“查理和我”,以至于“查理和我”看来就像是一个人的名字。

在投资和生活中,芒格竭力避免做出各种蠢事。芒格的诀窍主要有三点:第一,多想想错误行为所导致的不幸结果,然后小心翼翼地规避这些自我毁灭的行为;第二,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也汲取他人失败的教训,避免自己付出高昂的试错成本;第三,直面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无知。

仔细想想,芒格的三条原则是非常有用的。如果你想想自己被追缴税款和罚金,并赔上自己全部的名誉,你还会去偷税漏税么?如果你看到恒大和许老板今日之惨状,你还会借很多债务、拼命上杠杆么?如果你承认自己看不懂保险股的自由现金流,你还会在中国平安等“价值股”上踩坑么?

芒格今年98岁啦!在世人眼里,芒格是“活得久、赚得多、众人爱”的典范,妥妥的人生赢家,他的一生似乎一帆风顺、一片坦途。但是我们别忘了,28岁的芒格也曾经历过丧子之痛,50岁的芒格也曾经历过两年亏损近70%的痛苦。谁的生活没点不幸呢?关键是,你能不能在每次不幸中保证自己不被炸毁?熬过来了,才有资格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

6

比尔·米勒
(关键词:坚忍不拔)

第一次知道比尔·米勒,是在朋友圈看到一篇题为《盈亏同源:比尔·米勒的投资史》的文章。1991年~2005年,米勒曾连续15年跑赢标普500指数,无人能出其右。然而,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米勒遭遇了职业生涯史上的“滑铁卢”,他从高高的神坛上摔了下来,损失的不仅仅是大笔的财富和客户,更重要的是他曾经在共同基金行业的口碑和声誉。

2008年,米勒管理的价值信托基金损失了55%,投资者纷纷逃离,其管理的资产规模从770亿美元锐减到8亿美元。因为离婚的缘故,米勒已经失去了一半的资产。等到市场崩溃的时候,他余下的资产又损失了80%。粗略估计,经过这一轮重大变故,米勒管理的资产规模仅相当于高峰期的1%,个人财富仅相当于高峰期的10%。

米勒坦言,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的儿子,自己从小“在穷困的环境里长大”。所以,米勒说自己“真的不在乎失去我的钱”,但是一想到给别人带来的痛苦,比如让客户损失了一大笔钱,再比如因为业务萎缩不得不裁员,都让米勒备受煎熬。从这一点讲,米勒和巴菲特一样,内心都是非常善良的。

在投资界,米勒比任何人都更早地认识到了亚马逊的竞争优势,他管理的基金是亚马逊最大的外部股东。米勒很早就提出,亚马逊的市值一定能超过沃尔玛。如今亚马逊的市值已经高达1.58万亿美元,而同期沃尔玛的市值只有4190.46亿美元。然而,回首2000年,亚马逊的营业收入只有27.6亿美元,同期沃尔玛的营业收入超过1650亿美元。在这种悬殊对比之下,米勒能够对未来做出准确预判,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远见卓识。

作为全球知名的顶级基金经理,国内却找不到一本关于米勒的在售书籍。2021年年初,出版社找到我,问我是否愿意翻译《比尔·米勒投资之道》一书,我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了。米勒究竟是不是价值投资者,其实我觉得答案本身已经没那么重要了。米勒在成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淡定,在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强,都让我敬佩不已,也会激励我一路前行。

冠亚说

除了我上述写到的6位知名投资者,《更富有、更睿智、更快乐》还提及了众多投资界的明星人物,比如说欧文·卡恩、谢尔比·戴维斯、马利·艾维拉德、马修·麦克伦南、尼克·斯利普、扎克·扎卡利亚、汤姆·盖纳、杰夫·威尼克、保罗·朗齐斯、乔尔·蒂林哈斯特,等等。他们年龄分布很广,来自不同地域,但却遵从着近乎一致的投资和生活方式。

他们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呢?我给他们的集体画像是:热爱阅读,每天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思考;追求上进,始终保持着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生活简单,善于对很多不重要的事情说“不”;不事张扬,虽然都是顶级富豪,但并不热衷于感官的刺激和享乐;热衷公益,在实现财务自由之后,以教学、演讲、捐款等各种方式惠及他人、回报社会……

窃以为,最富有的人,不一定是最值得羡慕的。以快乐的方式,用睿智的方法,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富足,才是值得向往的生活。当我们真正感到精神富足的时候,对物欲的要求是非常低的。也只有当自己的物欲被限制在合理的水平以下,我们才能真正成为金钱的主人,而不是为钱所累,沦为金钱的奴隶。

在我看来,我们追求的是有价值的人生。所谓“价值投资”,只不过刚好是“价值人生”在投资上的反映。从价值投资到价值生活,再到价值人生,背后支撑我们的是同一套价值观体系。当价值投资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当价值投资成为人生的主基调,我们也能像巴菲特和众多伟大的投资者一样,享受着“跳着踢踏舞去上班”的快乐与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