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风泊客一席谈:七言律诗·登洛阳故城·许浑

 古风泊客 2022-12-04 发布于上海

登洛阳故城》   [晚唐·许浑·七律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


《登洛阳故城》,诗人虽体弱但喜游历。这是诗人到洛阳后登洛阳故城所写的一首咏史怀古诗

洛阳故城,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城东15公里,是中国古代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6世纪东周(春秋末至战国)、东汉、曹魏、西晋、北魏五个重要王朝的都城。 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先后经历了东周至北魏等多个时代,到初唐废止。前后延续使用近1600年。

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禾黍成行地上半是野蒿,古人修此城哪顾上辛劳。

禾黍(shǔ)离离:从《诗经·王风·黍离》篇开首的“彼黍离离”一句脱化而来。原诗按传统解说,写周王室东迁后故都的倾覆,藉以寄托亡国的哀思。这里加以化用,也暗含对过去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黍:糜子。子实去皮后为黄米。有黏性,可以酿酒、做糕饼。离离:庄稼一行行排列的样子。蒿(hāo):一种野草,此处泛指野草。劳:辛劳。

首联描写登上洛阳城的所见所闻。

从西周开始的这座昔日繁华的都城早已是荒草遍野了,谁能想得到,当时辛劳修建此城,而今却是荒芜一片?

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洛水东去街市随之改变,邙山北来残存宫殿高高。
市朝:争名夺利的场所。山势:指北山。
颌联对偶。
颔联巧妙地运用描写东去的洛水以及邙山山势的变化,来写洛阳城古今的变化,揭示富贵不能长久、权势不能永存的历史规律。可谓“光阴流逝,人世沧桑”的一语双关,含义深刻。
鸦噪暮云归古堞,雁迷寒雨下空壕。暮云中寒鸦鼓噪落墙上,寒雨下大雁迷途躲空壕。
(dié):城上小墙,即女墙。壕(háo):城下小池。
颈联中诗人的视线又转回眼前,描写暮色笼罩下的洛阳城:
只见在暮云中,乌鸦鼓噪着落在了城上的女墙上,而大雁在寒雨下迷失了方向了躲进了城下小池边。
乌鸦是不吉祥的,大雁本来是要归家的。诗人在此通过对乌鸦和大雁的描写,反映出故城萧条、素瑟、空寂的环境和气氛。其实也反映了诗人心中的哀叹和可悲。
可怜缑岭登仙子,犹自吹笙醉碧桃。可惜缑岭成仙的太子晋,还在吹笙醉心于碧仙桃。
(gōu)岭:即缑氏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多指修道成仙之处。登仙子:指王子乔。笙(shēng):一种乐器。碧桃:原指传说中西王母给汉武帝的仙桃。此指传说中仙人吃的仙果。

偃师即属于大洛阳。洛阳故城就在偃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偃师先后有夏、商、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七个朝代在此建都,素有“洛阳九朝古都半在偃”之美誉。

可怜成仙的太子晋啊,还不是在吹笙就是在吃碧仙桃。

仙人不管不顾地依然一直在享乐,而世人呢?却不能像太子普那样逍遥自在地超脱于尘世变迁之外啊。

尾联诗人用神话传说表达对世事沧桑的无奈。
登洛阳故城是唐朝诗人许浑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是一首仄起首句押韵【四豪】七律诗。第24字“北”应平。

《登洛阳故城》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诗人凭吊洛阳故城,诗人感叹光阴流逝,人世沧桑,抒发了对王朝兴灭更替的追思以及对统治阶级的嘲讽。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