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热 神乱案

 德寿堂图书馆 2022-12-04 发布于黑龙江
翁某,女,84岁。
2022年8月3日:因不便来医院,由其子代诉。昨日发热,体温38℃左右。周身倦怠,排便无力,不欲食,神情恍惚,呓语,循衣摸床,夜尿频。
年迈体弱,恐其神气欲脱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12克 人参6克 黄芩9克
龙骨15克 煅牡蛎15克 大枣12克
桂枝6克 茯苓12克 半夏9克
山萸肉15克 熟大黄6克
7剂

2022年8月10日:其子推轮椅前来复诊,诉服药后热退,3剂后呓语、循衣摸床基本停止。夜尿由每晚4~5次减为2次。大便反呈球状(原为条状)、脉弦,按之不足,舌暗苔少。神清,有倦态,头不能支。

上方合入加减复脉汤:

柴胡12克 人参6克 黄芩9克

龙骨15克 煅牡蛎15克 茯苓12克

桂枝6克 半夏9克 大枣12克

山萸肉15克 火麻仁9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6克

14剂

2022年8月24日:精神明显改善,夜眠偶有呓语,手指撮动停止。夜尿仍较多。脉弦,按之较前有力,舌苔少。

定志丸合三甲复脉汤:

人参6克 茯苓12克 菖蒲9克

远志6克 白芍15克 生牡蛎30克

生地15克 苁蓉15克 鳖甲12克 

龟板12克 火麻仁12克 麦冬15克

五味子6克

14剂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107)
     柴胡加龙牡汤为攻补兼施、表里兼治之剂,有安神理怯止惊之功。《神农本草经》谓龙骨“主心腹鬼疰,精物老魅,小儿热气惊痫”;牡蛎“主惊恚怒气”;人参“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茯苓“主忧恚惊邪恐悸”。
笔者常用于神志异常疾患、小儿多动症等。
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温病条辨》)
吴鞠通将《伤寒论》炙甘草汤(即复脉汤)减去参、桂、姜等辛温之品,加入白芍,变阴阳双补为滋阴之剂,用于热病深入下焦之病患,又有一甲、二甲、三甲、大小定风珠等变化。
本例虽非温病,但久病气阴耗损、肝肾不足,又因外感邪热内扰,故最后以复脉汤合定志丸收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