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武门之变时,尉迟恭为何对李元吉死追不放?

 综合历史 2022-12-04 发布于广东
尉迟敬德,又称为尉迟恭,此人是李世民麾下猛将之一,在隋末时期与秦叔宝,是差不多的时间里投效唐军的,并且各自都有不少英雄事迹流传。在广泛流传后,两人不仅成了武将门神,还成了齐名人物,不过在地位上,尉迟恭是高于秦叔宝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虽然两人同为唐朝名将,在功绩上也相差不大,但秦叔宝更多的是忠于唐朝,而尉迟恭忠心的对象是李世民,其次才是唐朝。
两人同为降将时,秦叔宝只是在审时度势下,为求明哲保身才投降唐军的,反而是尉迟恭连身家性命都卖给了李世民。
当初李世民征讨王世充时,差点被单雄信俘虏,幸亏尉迟恭在千钧一发之际,救了李世民一命。除了救命之恩,尉迟恭还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所以他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也因此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排位时,尉迟恭得以排进前十,而秦叔宝则居于末位,这样一看差距不就彰显出来了吗?
不过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是,当初玄武门造反的时候,主要目标还是李建成,李元吉只是顺带的,杀与不杀在两可之间。而当时是有机会放李元吉一马的,尉迟恭为何要死追不放,誓要杀死李元吉呢?
李世民以各方面能力来说,当个皇帝绰绰有余,但生得不好不是嫡长子,没有顺位继承权,而他自己又是个野心勃勃之人,这才有了后来兄弟阋墙的祸事。
不过再怎么说,这终究是李家的家事,尉迟恭借着李世民的命令杀李元吉,多少有些僭越了。因此有人认为,尉迟恭敢这么做,是李世民授意的。
这种说法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几率不高,因为以李元吉手中的权力,还有为人和能力,不足以影响大局,只要李建成一死,就能达到李世民的目的。因此尉迟恭非要杀死李元吉,必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据说尉迟恭曾是刘武周部下,但由于刘武周兵败自杀,尉迟恭才不得已投降了李世民。不过在投降之前,尉迟恭一直对刘武周忠心耿耿,而在这期间,李元吉却逼死了刘武周的女儿,可见尉迟恭与李元吉的恩怨由来已久。
虽然尉迟恭加入了唐军这个阵容后,迫于李元吉的身份没办法报仇,但这个仇怨并没有消失,而且之后又有一事,加深了两人之间的恩怨。
根据《旧唐书》中的记载,尉迟恭善于使槊。马槊是一种类似长矛的超长兵器,由于长度,在步战中难以灵活使用,所以一般只用在骑兵冲锋陷阵的时候。
不过尉迟恭已经将,马槊使用得出神入化,并创出了一招“解避槊”,就是在双方以马槊对攻时,他以空手入白转手夺过敌人的马槊,并以此瞬间分出胜负,杀死敌人。
当初李元吉自誉身经百战,并不认为马上功夫会比别人差,在听闻尉迟恭的事迹后,心里不服气,便想试探一下尉迟恭的本事。之后两人约定去掉槊刃,以杆互刺。
可尉迟恭却表示不用,并且大言不惭的说,即使有刃也伤不到他,这就让李元吉非常恼火。同时李元吉也不信邪,拼命以槊刃刺击尉迟恭,但十数招后依旧没能建功。
不过李元吉是皇子,尉迟恭虽然能轻易击败李元吉,但还是给他留了面子,于是场面便僵持下来。李世民在见此却觉得不过瘾,直接命令尉迟恭夺下李元吉的马槊。
有李世民作保,尉迟恭便放开了手脚,在交战期间连续三次夺下李元吉的马槊,这让李元吉惊叹之余,又深感耻辱,导致两人的恩怨更深了。
怀恨在心的李元吉,找了个机会诬告尉迟恭有二心,让尉迟恭差点锒铛入狱,幸亏李世民作保,尉迟恭才得以平安无事,但也因此两人没了转圜余地。
而尉迟恭又是个嫉恶如仇,有仇报仇的直性子,见玄武门之变是个大好时机,自然毫不犹豫射杀了李元吉。那么,你们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