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洞见——石界之坑

 文香阁 2022-12-04 发布于河北

图片《大浪淘石》总第91期  刊头题字:袁   赤

编者按:

利者,天下之所欲;义者,性情之所依。

——嘉州吴文兵

洞见——石界之坑

原创  彼岸石

图片水石工坊藏品

或许是水滴石穿,或者是岁月消蚀,亦可能是激流冲涮,当然也不排除……形成了孔,这就是石界喜闻乐见的穿孔石!有人说这属于漏,也有人说这属于透,当然也有思想洞见的人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坑!坑,没关系,石者关心的这到底是天坑还是坑人!

大概是五六年前,我的朋友江教授买了一块大品绿泥穿孔石,发照给我分享,当然也有显摆得瑟之意。该石呈山形,在上方三分之一处有个极为圆润的大孔,孔径约二十五公分,皮色鲜翠嫩绿,粗看是枚难得的精品沙浪质绿泥穿孔石。更为难得的是孔下方有一道下水槽,宽约十公分,沿石体而下,仿佛洞中正有一道清泉奔流而出!

图片厚泽藏品

江老头得此宝贝,得意忘形举杯遥语'小吴兄弟,何以解石瘾?唯有此洞洞!哈哈哈……'我也是见石心喜之辈,见不得好石,一旦见了不研究通透绝不罢休!但仔细一研究——我原本轻松愉快的心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经过对内孔深处反复观察、仔细研究之后,我断定这方穿孔石有人工作伪痕迹!虽然于心不忍,但我仍然给我的朋友泼了一盆冷水。

江教授固执呀,或许他坚信自己作为一名地质学家的专业水平,不断引经据典想要说服我改变判断,或许也是说服自己坚信自己的鉴别水准——'小吴啊,你看看,这绝对不是打磨出来的孔!无论是上水还是打油,不快速渗透、没有色差区别、不起边界分层。这也绝对不是喷砂工艺的植皮手段!你看——孔沿非光洁不规则颗粒的分布,与孔洞深处表皮的过渡是那么自然!而且我玩了二十年涐水石,这点判断鉴别真伪的能力还是有的。'如此态度,我也不好与其争论,只好回复了一个无语的表情,然后洗洗睡了。

图片天琛阁藏品

半年后的一个周末,我去奇石城闲逛,顺便混吃混喝节约一顿是一顿,毕竟钱钱不好挣。和一位美女老板共进了午餐,酒足饭饱又心情愉快去刘会长的石馆品茶吹牛打屁。几个人刚泡开一壶茶,就听到马老板讲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江教授挨打了,被省城下来的十几个人打得住进了235医院!我差点惊掉了下巴,忙问马老板这江老头到底咋回事了。

原来江老头半年前刷抖音看到一个本地播主正在直播涐水河滩捡石场面,正好发现不远处有一块绿泥石漏出了一个角。播主貌似无意的用铁钩戳了面上的砂土几下,石面上露出了一个大坑,有坑就是天池石,这么大坑的天池石在市面上至少也值小几千!播主一下兴奋地大叫起来:今天运气就是好,下河碰到一块宝!天池石头难寻找,如是穿孔不得了!

图片丽雅石馆藏品

这个油嘴滑舌的傢伙卖力地挖开来将石头翻了个身——我的天,又是一个大坑!这种上下生就两个坑的石头叫做对窝石,按这种品相的对窝石在市面上即使报价上万也没人会说一个贵字!但更珍贵的穿孔石恰恰就是对窝石穿透形成的,按照这个对窝石的大小形状判断,如果真的穿了孔,绝对轻轻松松六位数,直播视频的屏幕外不知多少人在流口水或者不敢呼吸,生怕传说中的绿泥穿孔石受惊而逃!

播主一声极具骟动性的狂吼:石友们!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究竟是不是穿孔石,就看我捅破这一张纸——哦不,这一层沙土!话落手动——铁钩直穿而出!沙土戳尽,二三十公分的孔洞对穿而过,阳光透过穿孔大放光明,竟然那么刺眼眩目!江老头看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他当然也认识播主,毕竟在这一带混了几十年,当下仿佛年轻了三十岁般百米冲刺的速度下楼发动那辆老别克,风驰电掣朝着回龙镇杀去……

图片畅缘居藏品

据说经过N个回合的拉锯战般的讨价还价,江教授欢天喜地用四个W的代价抱回了那个牛逼轰轰的绿泥穿孔!半年后,省城一个石界大咖闻风而来,毫不犹豫扔下二十个W带着大漏洞洞扬长而去。省城,藏龙卧虎之地,当然不乏石道顶尖高手,在参观大咖宝贝时直言此石有作伪嫌疑。大咖不由心生疑虑,花了几千大洋去专业机构进行了激光透射鉴定,结果一出来——大咖当场破口大骂!

当天夜里,大咖纠集起十几个壮汉直杀江老头住所,要求江教授退款,售假退钱天经地义!可江老头因为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不但败光了家产,还欠下了九屁股的债,那二十个W到手第二天一早就被败家子强行要去还债了!拿不到钱,大咖气急败坏、怒火攻心,江老头的下场当然不容乐观。

图片玩石部落藏品

从那以后,江教授再也没玩石头了!去年一场学界会议上,恰好与江老头同桌,我也刻意不聊石头只谈喝酒。席散人走,我刚刚走下酒店大门的台阶,江教授突然一把拽着我手臂将我拉到避静处。'小吴兄弟啊,你能告诉我当初是怎么看出那块石头是造假的?又是怎么样造得如此天衣无缝?这几年,我日思夜想,怎么也想不通,真的好不甘心啊!求求你让我死个明白吧。'

我叹息了一声,'江老啊,你既然已经放下,又何必再提起?江湖无刺遍布坑,一入石道深似海!你石头买得多捡得少,买石一味盯着精品看,细粮吃吃还得加些粗粮。当今石界,人人都讲精品为王,却忽略了普品、渣渣甚至普通自然石的对比研究价值!奇石来自天然石头,精品选自普品渣渣,能上不能下,阳春白雪看不起下里巴,总有一天会栽跟头!你看看那满滩的普通天然鹅卵石,有人去造假吗?你看那些渣渣普品,有人去作伪吗?如果你退休后还想继续在石界混,别说你是一个地质学教授,请恕兄弟直言:在资深石农的面前你就是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

图片天琛阁藏品

江老头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拍了拍他肩头转身而去。虽然我没有直接告诉他想要的答案,但作为多年的朋友加石友,为他点醒一条正确的玩石道路才是最好的选择!千万别让那些歪门邪道污染了一位热爱奇石二十年之久的知名学者,只要他真正把一块石头从岩浆到自然形成被人发现直至展台供奉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有所了解,即使有所漏洞,但绝无大坑!

图片畅缘居藏品

图片黄元元(香港)先生书法作品

中国彼岸文化传媒发行

图片

罗其鑫先生国画作品

文艺顾问团:

总顾问:韩  坤   

书法顾问:袁  赤

绘画顾问:林茂森

摄影顾问:阿  明

法律顾问: 杨燕楼

荣誉顾问:

戴镇谦    田敬华

 李  涛    鞠传勋

钟  宇   先生  视频作品
     

非遗赏石文化顾问团

总顾问:毕崇毅

荣誉顾问: 

 胡抱石  吴志超  杨文俊 

向家喜   马   强   袁颖丰

图片

中国非遗赏石传播平台《大浪淘石》发布

运行团:

总编辑:吴文兵

总发行:苗赋斌

总监审:丁建军

图片

林茂森先生国画作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