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廉价的网恋二手市场:“转让网恋对象,年龄20岁,异常缺爱”

 谢耳朵馆长 2022-12-04 发布于四川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网恋在当下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词,网恋也成为了年轻人找对象的一种常见方式。
但是你知道吗?网恋已经不再仅仅是找对象这么简单了,网恋已经形成了一个市场,很多人都通过这个市场进行牟利。在这个市场中,爱情被明码标价,而且越来越廉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斜杠青年这个词曾经火遍大江南北,卢浩也可以算是一个斜杠青年。
他的本职工作是厨房杂工,月薪2200块,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但是卢浩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爱情贩卖师”,他专门贩卖网恋对象,并以此来获取收入。
他游刃有余地在廉价的网恋二手市场和各大二手软件平台来回切换,在他的二手平台账号上,他熟练地发布了最新的贩卖消息:转让网恋对象,年龄20岁,非常缺爱。
那么这些所谓“爱情贩卖师”背后的心理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他们可以靠贩卖爱情赚钱?这些在网络上寻求爱情的人又是怎么想的呢?
1、不用负责任的心理
以前,人们在网络上寻找爱情往往都是比较认真的,他们会认真了解对方,聊得投机还会考虑见面。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在网恋时会明确表示:只谈恋爱不奔现。他们甚至都不会用视频聊天,就为了维持对方在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可以说,这些年轻人纯粹在享受爱情带来的幸福感,不会考虑未来的事情。
其实这些喜欢网恋的年轻人心底都有一种不想负责任的心理。这种心理在心理学领域中被定义为“停滞”。
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可以分为八个阶段,只有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人们才能顺利开启下一阶段。而没能完成任务的人,就会待在“停滞”阶段。
这些钟情于网恋的人就是如此,他们的年龄已经到了结婚生子的年纪,但是他们还不想进入这个阶段,不想承担结婚和孩子带来的责任,没能完成角色的转变。所以他们的心理还停滞在上一阶段,保持这种状态的方式就是网恋。
2、缺爱心理
其实,卢浩也曾是个痴情少年。他曾经爱上过手机对面的女孩,但是没想到那个女孩最后却把他“卖了”。
而这个女孩最后也成为了他的启蒙导师,开启了他“爱情贩卖师”的职业生涯。因为自己曾在爱情中被戏耍过,所以卢浩也不再相信爱情,他更相信手中掌握的利益。
在网恋中,缺爱心理是非常常见的。心理学家认为,缺爱心理的产生和两种情况有关。
第一种是不断被父母拒绝。这些孩子在成长期常常是被父母忽略的,他们不能及时给予孩子关注和爱,让孩子产生了一种缺爱心理,认为自己不配被爱。
这种孩子在长大后通常会变成讨好型人格的人。卢浩的网恋对象有很多都是如此,这些女孩心甘情愿为卢浩花钱,点奶茶和买礼物还只是一些小钱,平时卢浩还经常能收到520,1314这样的大红包。
即使卢浩明确表示自己不爱她们,但是她们还是对卢浩死缠烂打,不肯离开。
第二种则是不断被社会拒绝。就像卢浩,他曾经几次被网恋对象拒绝,这些经历让他的内心更加脆弱敏感,最后他将自己封闭起来,不再谈爱情,只享受恋爱给自己带来的利益。
这种心理是一种自我防御机制。也就是说,人在受到伤害后,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内心封闭,不再和外界接触。他们会给自己戴上一层面具,不再信任他人。
3、自卑心理
在《2019年网络迷惑行为》的报告中显示,20%的受访者承认选择网恋是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丑,59%的受访者认为网恋可以节约成本,更加省钱。其实这些人的内心都存在一种自卑心理。
而网恋的真相远不止如此。有些人身体天生有缺陷,有的人在情感方面存在障碍,还有的人不懂得恋爱,有“社交恐惧症”。相比于社会上面对面的恋爱来讲,网恋对这些人来说无疑是更加适合的方式。
心理学家认为,人都有被爱和爱人的需求。当这种需求在现实中无法得到满足时,人们就会转向网络世界,在虚拟恋爱中获得这种感受。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自卑心理的作祟下,他们更依赖网络上的感情,所以他们不惜花大价钱留住对方。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达
编辑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