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骆驼祥子》有感

 刘皓铖 2022-12-04 发布于广东

读《骆驼祥子》有感

                                                  广东石门实验学校 刘皓铖

这是一本可以朗读的小说,语言绝对经典,简洁明快,亲切自然,朗朗上口,大量应用北京口语、方言,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京味儿”。

故事发生在北平,主人公祥子自幼丧父母,十八岁便来到北平当起了人力车夫。他带着农村小伙有着的淳朴、勤劳、憨厚等优良品质,省吃俭用。祥子历经三年终于买到了自己的新车,可谓苦尽甘来。可不过半年,祥子连车带人都被抓去当壮丁,真是祸不单行。祥子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并顺带“救”了三匹骆驼,卖了三十五块。失去了车没有去处,便回到了人和厂。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喜欢上了祥子的聪明能干、憨厚老实。在刘四爷外出的时侯,虎妞迷惑祥子和她睡了一夜。祥子清醒后苦恼不堪,便上了曹宅拉包月后由衰转乐。不料虎妞找上祥子谎称她怀孕了,祥子只好任他摆布。就在虎妞找上他第三天,祥子在茶馆遇到了老马与小马,他仿佛看见了自已的未来,心开始动摇。

曹先生的社会主义言论引起了侦探的注意,只好远走避难。他让祥子回家送信,结果被侦探抓个正着,敲诈去了祥子的所有积蓄,买车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祥子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回到人和厂,为刘四爷办寿礼。在宴会上,虎妞与刘四爷闹翻,刘四爷不允许虎妞与“臭拉车”的勾当在一块;虎妞终究要跟着祥子,便用自已的积蓄租房,并从二强子那边为祥子买下二手车。

不久,虎妞真的怀孕了。祥子拼命拉车,结果病倒,把虎妞的积蓄花光了。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好心帮着照料虎妞,虎妞最终因难产而死。祥子为了办丧事,卖了车。通过一连串的打击,他放弃了理想,最终走向堕落。

读完本书,我意犹未尽;心中感慨万分。

纵观全局,三起三落

纵观整本书,读完祥子的三起三落,让我看到了祥子的憨厚能干,坚韧好强,淳朴善良;也看到了他的不听人言,自以为是,自私自利。祥子三起三落后走向堕落,最终造成悲剧的原因,我思索了一下,简要地分析如下。

1. 从事件中的细节来分析

①.高妈教祥子钱生钱的方法,祥子不信。这反映出祥子思想上有所局限,就好比盲人他无法看到世间的美丽。

②.祥子任由主人刘四爷指控以及任由妻子虎妞摆弄。这反映出祥子性格和心理上的缺限。

以上两点是造成祥子悲剧的主观原因。

③.受到他人的影响——老马与小马的经历让祥子动摇了坚定的信念,认为可以与虎妞在一起;车行里的车夫吃喝玩乐的快乐让祥子也想试图参与其中;途中遇到的别厂车夫的讲述让祥子的习再次动摇,甘于堕落;虎妞难产而死要卖车办丧事让祥子灭了买车的希望;小福子的死让祥子愧疚。祥子失去了一切,走向堕落。这点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客观原因。

2. 从三起三落中的内容来分析

一落:连车带人被抓去当壮丁,反映了黑暗社会的残暴。祥子人格发生改变,反映了旧社会对好人的逼迫。

二落:孙侦探敲诈,虽说是下层欺压下层,但也反映了黑暗社会有权人对平民(劳动者)的剥削。

以上也是造成祥子悲剧的客户观原因。

由此一看,再结合事件中更多的细节,便生动形象,具体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在作者老舍的笔下,他痛斥了压迫人民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方式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着环境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老舍无情地批判了这个社会——让好人没出路。

再细品作者表达的感情,我明白了许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想这正是老舍想告诉我们的道理。这是有依据的——主题思想中所提到的“人是随环境而改变的动物”。同时不要自私自利也是老舍想告诉我们的道理——主题思想中提到“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以及祥子的经历也告诉了我们。

最后,我有个小疑问。虎妞这是个矛盾的人物!她既是剥削层也是被剥削层。有哪位细心厉害的读者能为我解答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