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有可能让第一次看见你的人犯错。当我们和别人初识的时候,难免会根据外貌、体型等因素形成第一印象,并且这种印象会一直伴随在未来的交往中。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基于外貌的第一印象,有的时候真的很耽误事。 当然,我们这里讲到的外貌并不是指的简单的美与丑,而是某些单独的特征,比如眼睛的大小、面庞的棱角等。 最近,日本的研究人员就进行了一项调查,他们一共征集了300多名受试者,进行网络测试,发现了所谓的"基于面部特征的推断"(FBTIs)的偏好。 他们发现,感受者的差异(约23%)比面孔的差异(约15%)更能解释不同的第一印象偏好。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眼中产生了某种第一印象,那么大部分责任不在于这个人的长相,而是另一个人的偏见。 还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那就是对人名产生的第一印象的测试。研究人员制作了两份简历,每一对简历的内容相同,只有一点不同,那就是名字。简历1的应聘者名叫Adam Smith,这个姓和名即便是中国人看也觉得挺常见的,这是一个更有英国风的名字;简历2的名字叫Ravindra Thalwal,听起来有点孤僻。 这些简历被用来申请50份相同领域和要求的工作,结果除了技术领域之外,其他领域都是英国名字收到的回复更多。从整体上说,英国名字更吃香,甚至在销售和行政领域,简历1收到的回复是简历2的两倍!由此可见,仅仅是名字,也足以给人留下不同的第一印象。 如果前面说的外貌是天生的,那么名字作为可选择的“标签”,父母最好还是审慎一点。虽然中文名字和英文名字有所不同,但想必也可以在第一印象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体重、性别等因素(在国外还涉及种族)也都有可能给别人留下不同的第一印象,产生严重的偏见。然而,第一印象又偏偏经常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让一个人在未来漫长的岁月里对另一个人保持偏见,这真的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 或许日常生活中我们没有什么办法,但是在面试等场合,这种偏见很有可能让一个公司高估或低估面试者,以至于错误地录用能力差的员工或是拒绝了有能力的员工。有些公司已经在面试中尽量一些无意识偏见的措施了,但仍有大量的公司不在乎错误的第一印象的影响,坚持传统的招聘模式。 研究人员认为,经常参加本次日本科学家进行的测试,有助于让一个人意识到自己基于别人外貌产生的错误印象,并在未来的生活中注意克制。但这种测试只是短时性的,如果不定时进行额外的干预,那么在未来仍然有可能犯这个错误。 这么看来,如果想要真正客观地面试,可以尝试一下娱乐节目的技巧,比如蒙面应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