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稻盛和夫:疫情时代,这3点高手思维格局,让人生逆风翻盘

 辣农报告 2022-12-04 发布于湖北

全文精华,耐心阅读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在你们30岁、40岁乃至50岁的年龄。

你认为人为什么要工作?

你的答案,可以放在评论区,让大家看看你的思维层次到了哪一种境界。

对于工作的看法,稻盛和夫长达90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工作不仅是为了基础的生活保障,虽然我们不能否认仍然有很多人停留在生活这一层面。

但是当你已经有了足够生活的资本后,你会追求什么呢?稻盛和夫为何如此高龄了还要工作呢?褚时健为何80多岁还要创业呢?

稻盛和夫认为,人之所以工作,就是为了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心智,完善自己的人格,就像我们常常提到的,人生本就是一场修行

稻盛和夫的人生经历很有借鉴意义,通过观察他的人,你能明显发现他的心性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就是幸运女神的眷顾。

他是怎样逆风翻盘的?他将这三点高手思维,以及人生经历分享给了大家

01/

努力才有出路

稻盛和夫在《特别认真的生活》一书中就有写道:幸运不会降临到我的身上,从幼时起一直到今天,自己都不是一个受命运眷顾的人。所以从青年时代起,他就抱着必须特别认真的态度处理每一件事情。

稻盛和夫从小身体就不好,而且还身患肺结核,在当时被认为是绝症。

由于体弱多病,稻盛和夫经常闷闷不乐地坐在家门前。

他的舅舅是一个很有个人想法,不被别人看法左右的人,每天都推着车出去卖菜,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自己就开始有了一间铺子做生意。

这是小人物的成功,也给稻盛和夫启迪了努力的重要性。

肺结核并没有杀死稻盛和夫,不过他也没有像俗语说的那样,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往后的人生稻盛和夫仍然过的不如意。

学业也没有取得好成绩的他,恰逢遇到日本经济萧条,进入了毕业就是失业的状态。

终于在老师的帮助下,他进入了松风公司,也算有了一份工作。但是松风公司的经营状况极其糟糕,办公环境差、连工资都快给不出了。

身边同一期来的人都走了,稻盛和夫也曾打过退堂鼓,但是又被哥哥骂了回来。

就这样,稻盛和夫不得不接受当下的现实,继续在这个濒临崩溃的公司中生存。

偶然间,稻盛和夫想到了自己的舅舅,虽然舅舅没受过教育,不懂业务,进不了大城市的公司。

但是他能够脚踏实地的把比他还要高的蔬菜千里迢迢送去菜市场,生活由不得舅舅选择,只能推着他为了生活卖命奔波。

年轻的稻盛和夫顿悟了,既然改变不了,那我就接受他!

改变不了的是现状,所以要改变的是自己的思维方式。明白这一点后,稻盛和夫的心也平静了下来。

虽然有一些同事罢工又或是离职,稻盛和夫都不关心,他默默的把锅碗瓢盆都搬进实验室,从早到晚投入到产品研究中。

开始专注的做一件事情,是人生上坡路的开始。

他被同事称为“公司的走狗”,但他并不理睬,只想着如何快点做好当下的事情。

经过日以继夜的努力,他终于研制出一种名为“优质型绝缘材料”的新型陶瓷材料,让公司重新焕发新生。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以一己之力拯救公司于危难之中,让年轻的稻盛和夫体味到了成功的荣誉感。

那一年,他27岁。

人只有真正明白了,逃避不是办法,

习惯逃避的人,终有一天会遇到退无可退的地步。既然当下的生活没有给你选择的权力,那就努力工作,给自己创造选择的权利。

对于很多人来说,唯有努力工作,才能摆脱现有的糟糕的环境。

但是人最难得就是知性合一,懂得了道理也不回去努力。

02/

越是困境,越要努力

京瓷成立之初,日本正处于“没有方向的时代”。稻盛和夫对公司的运作还不是很了解,但他脑子里只有一件事:如何做好手头的工作。

他坚信只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专心的工作就一定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那时候很多公司都经营不善倒闭了,京瓷是少数仍在逆风增长的公司,尽管整体环境都不太好。

后来遇到了石油危机,京瓷的订单锐减70%,整个日本很多产业都处于裁员高峰期。

但是京瓷没有这样做,他换了另外一种方式,调离的70%%的人,给工厂做“修容”,让每个人都处于忙碌的状态当中。

还有些时候,稻盛和夫会带着大家学习“京瓷哲学”,让自己不处于停摆的状态之下。

稻盛和夫常说:人要怀有利他之心,他最想做的不是自己有多成功,而是让自己的员工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虽然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家都在说这样的话,但是能够真正实行的寥寥无几。

稻盛和夫是非常律己的人,虽然京瓷营收受到了影响,但是稻盛和夫认为只要大家都处于精神饱满的状态之下,坚持每日精进自己,那么在这样的日子过后。

京瓷一定会一举超越所有人!

这种想法太新颖了,环境越是艰难,越是要努力!

正如疫情当下的我们一样,越是困难,越是要提升自己!

03/

锻造心灵,要拥有活在当下的心态

中年稻盛和夫在体检时被查出胃癌,但是他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这是多么强大的心灵啊!他继续完成了他剩余的工作,还和学生们喝了酒,直到深夜才回家休息。

他在自传中写到自己当时的心境:人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外部环境的、身体上的、心理上的,你逃是逃不掉的,躲是躲不了的,那还不如积极地应对,坦然地接受,一旦你的情绪从消极转为积极,你的身体就会接受积极的信号,调动全身的力量去面对困难。之后,他进行了手术,痊愈后,他宣布退休,出家修行。

退休时,他把个人股份全部捐献给了员工。

“出家修行之后,希望你回归世俗社会,把佛陀的教诲运用到实业界,为社会做贡献,这是你这个人的本分,也是佛道。”这是担雪法师对稻盛和夫说的话,稻盛和夫遵照他的教诲,在忙于杂务之间,积极参与了很多社会贡献活动。

我们生活在不安分的时代,拥有物质上的富足,却感受不到精神上的富足。

很多人似乎都失去了人生的目的。为此,稻盛和夫认为,我们现在必须做的是直面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的根本问题。

不满足是人的本性,追求无节制的欲望,追求财富、地位和名誉。

稻盛和夫已然上升至灵魂境界,他认为外在物质死后都是带不走的,唯一能够永恒留下来的就是一种“精神”,一种拼搏努力,能够让后人学习并领悟“人为什么而活”,这一问题真谛的精神。

究竟需要做什么来磨练自己的灵魂?在他看来,不需要特别的训练,重要的是活在当下。

点个【在看】,与奈叔共勉!

作者简介:奈先生,95后自由撰稿人,寻求比五官更正的三观。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人生不过是一场修行,要时刻保持正念,正心,用正能量感染身边的人。在这里你会发现文字的魅力,和一颗充满真诚的心。在这里,你会有一个可以对话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