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十讲》(第十讲 比较.18)

 读书和做人 2022-12-04 发布于河北

《论语》十讲

为原书每一段话备注标引,给每一个标引词群集类分;

按照一定规则将大类排序,于是有了全新的《论语》。

第十讲 比较

此篇取名“比较”,而不是“比对”或者“比照”,因为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对象可“对”、可“照”。

我学《论语》已经有几年了,笔记是纯手工逐字录入。参考对象有纸质的整本的书,也有网络上对某一段的解释。

今年参考的是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简体字本),200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2016年重印。

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

我拿我的笔记和该书进行比较、推敲,很受启发,有很多收获,进行了多处修改、调整,但同时也还存有很多疑惑。

我一直坚持,对《论语》的注解没有标准答案。我不想迷从杨先生,也不想让疑惑一直是疑惑,所以将我在今年学习中遇到的一些拿不准的地方列于此篇,希望能和读者们一起讨论、共求进步。

 【评外人事物】【人】

18.2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逃跑是不合作的一种方法,如果不逃跑,选择留下来,难免要受委屈。

柳下惠,其官职是士师,掌管司法刑狱,也叫典狱官。

柳下惠办案太讲原则,得罪了不少人,多次遭罢免。有人劝他,你难道不可以离开鲁国吗,到别的国家去不好吗?

他的回答(是柳下惠的回答,还是孔子的评论?如果是柳下惠的回答,那为什么要收在《论语》里?)是:如果我讲原则,坚持做正直的人,跑到哪儿能不遭再三罢免呢?如果我不讲原则,左右逢源,徇私枉法,待在这儿也能舒舒服服,又何必非要离开自己的祖国呢?

孔子在鲁国不得志,就去周游列国兜售自己,其实就是“去父母之邦”。

【行】

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

待,有“留止”之义,也有“待遇”之义。

若,像,比照。

齐景公跟孔子讲,用你做官,待遇应该给多高?要像季氏一样,让你当上卿,恐怕不行;像孟氏一样做下卿,又委屈了你,最好还是介于二者之间吧。这是齐景公最初的说法。这样也不错,孔子是不挑待遇的。

但是后来,齐景公又说,我老了,不能安排你了。恐怕是有人反对,而齐景公不做主,所以只能出尔反尔。

于是孔子只好走人。

此处的“行”是出行,当然,出行也是“行为”的一种。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若季氏”译为“用鲁君对待季氏的模样对待孔子”。

【行】

18.4 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孔子周游列国,不是消极躲避,而是到外国游说,推销自己。

归,读“馈”或“遗”,就是赠送的意思。

女乐,就是歌舞伎。

季桓子,名斯,鲁国大夫。

齐国送歌舞伎给鲁定公,季桓子做主接受了。国君因此三日不朝。孔子见一叶而知秋,对此大为不满,因此离开了鲁国。

此处的“行”是出行,当然,出行也是“行为”的一种。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季恒子受之”译为“季恒子接受了”。

【他评】

18.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接舆”是楚国有名的狂人。疯子被排斥在正常社会之外。佯狂也成了一种避世的方法。

《论语》所记隐士皆以其事名之。如“晨门”“丈人”“沮”“溺”“接舆”等,非名亦非字。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要为将来做好打算。追,及。

夫子时将适楚,故接舆歌而过其车前。接舆比孔子以凤鸟,是因为凤鸟待圣君乃见(现)。凤鸟凤鸟,你怎么能自甘堕落呢。接舆认为,当时的政治已经坏到了极点,无可救药,你孔丘怎么还这样丢人现眼,到处谋求进身呢?过去的错就随它去吧,将来的事还来得及。算了吧,还是算了吧!现在从政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建议你还是离这个漩涡远一点吧!

孔子赶紧下车想同他聊聊,但他却快步避开了。两人没能愉快地交流。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何德之衰”“来者犹可追”译为“为什么这么倒霉”“未来的还可不再着迷”。

【他评】

18.6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抚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隐者避世,也要吃饭,所以他们也得躬耕于垄亩。

桀溺,jie,2声;ni,4声。

耦耕,ou,3声,是一种两人并耜[sì]而耕的耕作方法。

执舆,即执(缰绳)而驾。

滔滔,也作“悠悠”。

易,改变的意思。

且而,而且。

耰,yōu,覆土盖种。

怃然,wu,3声,怅然若失。

徒,类、属之义。

长沮和桀溺合作耕地,附近有条大河,可见是块水浇田。

孔子打这儿经过,想渡河,派子路向他们打听渡口在哪儿?子路是驾车的,子路去问路,所以孔子就替他执着缰绳。孔子也会驾车。

长沮问,那个执轡而驾的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他对孔子直呼其名,当时向长者做介绍,是可以的。长沮问,是鲁国的那个孔丘吗?可见孔子确实很有名声,这些隐者也都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之辈。子路说是。长沮说,那他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孔丘不是天下最聪明的人吗?别人都是傻子,只有他自己聪明,还有他不知道的事吗?

子路讨了个没趣,只好再问桀溺。桀溺问,你是谁?他说我是仲由,自称其名。桀溺问,你是那个鲁国孔丘的徒弟吗?他说是。桀溺指着旁边的大河说,现在举世滔滔,就像这宽阔的大河,有谁能改变它吗?你与其跟着“避人之士”四处奔走,还不如跟着我们这些“避世之士”隐居呢。说完,只顾埋头覆土盖种,不再搭理子路。

避人之士,是像孔子那样拒绝与坏人合作的人。

避世之士,则是根本弃绝人世,就是隐者。

子路回来,据实以告。孔子很失落,怅然很久。当然不是因为没有问到答案而怅然,而是听了那两个人的规劝而怅然。他说物以类聚,飞鸟跟飞鸟在一起,走兽跟走兽在一起,我不与他们这些人在一起还能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有道,我就不必为改变它而像现在这样四处游说了。我是为我自己吗?我是为了这个天下,是为了全天下的百姓。

正像阳货说的那样“怀其宝而迷其邦是谓不仁”,孔子素有仁爱之志,心忧天下,身不由己。

孔子不止一次动过避世的心思,所以“避世”之说是可以打动孔子的,但他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把整个天下背在肩上,明知不可为而不得不为之。

孔子大概是想盛世的时候隐居清修,乱世的时候下山救天下吧。生逢乱世,怎么能够躲起来清修,置万民于水火之中而不顾呢?责任心,使命感呢?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等天下大道得行,不需要改革的时候,孔子便会坦然归隐,功成而身退吧。

程子曰:圣人不敢有忘天下之心,故其言如此也。

张子曰:圣人之仁,不以无道,必天下而弃之也。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译为“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我们既然不可以同飞禽走兽合群共处,若不同人群打交道,又同什么去打交道呢”。

【他评】【弟子言】

18.7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孔子驾车在前面走,子路步行在后面跟着,跟着跟着给跟丢了。

从,同“纵”“踪”,有跟踪、跟从之义。

路上,子路碰见个老头儿,用拐杖挑着除草的工具。子路问: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

蓧,diao,4声,是田中除草的工具。

老头儿说:你们这些人,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还自称什么老师?谁是老师?是谁的老师?

认知不同,无所谓对错,更无关于人品。

植,插立。

芸:通“耘”,锄草。

老头儿把拐杖插到地上,只顾除草。

子路拱手敬立,对他十分客气。

拱而立,古人以垂手为倨,拱手为敬。这是子路对长者表示尊敬的样子。

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头就留子路到家中过夜,还杀鸡、煮黄米饭盛情款待他,并让他的两个儿子与子路相见。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孔子,把他遇到的情形告诉了孔子。孔子说,这肯定也是一位隐者。让子路赶紧回去重新拜见。子路到了,老头儿已经出门了。

在老头儿看来,孔子这些人不事劳动专爱做官,跟他不是一路人。

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合乎道义的。长幼之序你知道不可废,同样君臣之义怎么可以废呢?如果只是为了洁身自好,放弃做官,那就乱了君臣大伦。

君子出仕做官为国家做事是为了推行正道大义。正道大义之所以不能施行,全是因为你们这些人呀!都像你们这样只顾自己,正道大义必然越来越势微。

君子出仕,本身就是起表率作用。君子们都归隐了,没人作好的表率,所以人心就乱了,大道慢慢就荒废了。

老人家让两个儿子出来跟子路见礼是懂得长幼之序,既然懂得长幼之序,就该明白君臣之义,做官就是君臣之义,国君不好,你就得劝谏,放弃这种努力是不对的。

老头出门了,但是他的两个孩子还在家里,所以这些话应该是子路说给两个孩子听,让两个孩子转述的。大概率是昨天晚上子路被老头儿批评了,而无可辩驳。回去请教了老师,返回来是想驳回去的。

观点不辩不明,子路功力尚浅,辩不过丈人,但子路背后有老师的。经老师指点,子路去而复回,不是为了争个嘴利,而是想劝丈人出世(仕),或者引导丈人的两个孩子走向“正确的”道路。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译为“你这人,四肢不劳动,五谷不认识,谁晓得你的老师是什么人”“至于我们的政治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共勉】【君子】

18.10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公指周公旦,鲁公指鲁公伯禽。

伯禽是周公旦的长子,封于鲁,故称鲁公。

施,通“弛”,怠慢、疏远。

故旧,一般以为是老朋友、老交情。也有人以为是指接收的殷民六族,特别是前朝旧官员。

大故,指恶逆[è nì],十恶之一,殴打或谋杀亲人。

老爹教育儿子,共有四条,第一,首先要用周人,不要疏远自己的同宗;第二,不要让大臣埋怨得不到重用(不以),要做到用人不疑,使各尽其材,各展其能;第三,前朝官员,只要没有恶逆的大罪,也不要弃而不用(这些人往往都是有能力、有经验的人,能为我所用,自然是一笔宝贵的人力资源);第四,要用人所长,不要对人求全责备,要求他全面、什么本事都有。

这话虽然是周公说的,但作为周公的忠实粉丝,孔子一定会全盘接受。

杨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君子不怠慢他的亲族,不让大臣抱怨没被信用。老臣故人没有发生严重过失,就不要抛弃他。不要对某一人求全责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