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州情缘|最忆那年我结婚,他们都来了.......

 一天一地一人生 2022-12-04 发布于广东

短暂一工程,结下一世情

作者:陈一志

一九七五年十月到一九七六年一月,我在梅州丰顺县黄金公社(黄金镇)埔头角刘屋初雨伯家里住了三个多月,在这期间我与他家人们结下了很深的情谊。

刘屋初雨伯的家是一个双合屋,由一个小门楼及一个大巷尾厅,外加两边各五间共十间房组成的。这十间房中初雨伯他一家就占了五间,这个双合屋住了三大家人,他们分别是刘初雨、刘初壬、刘初如。初雨伯与初壬伯是堂兄弟,与初如伯是疏一代属同大房兄弟。当时他们三家的老人双方都健在,都是七十岁以上的古稀之年。我一人住在双合屋左边峨头第一间,说实在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与他们三家大小老人都这么投缘?当初去到的第一二天很不习惯,但在他们三家老少的关心下,很快就适应下来。那年的冬天很冷,经常下大霜,三家的老人家都曾主动地为我烧过热水,初雨伯一家是烧最多的一个。我去住了三个多月我没有自己烧过一次热水洗澡。去到后不久,初壬伯七十一大寿,那天中午还请我去吃饭,这些我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一九七六年春节后的第二期改河工程,我没有参加了,但我与他们三家人一直保持着联系。

记忆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农历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日,我结婚时,他们三家人都来人前来祝贺。初雨伯家来的是温柔可爱的利英妹妹,初壬伯家来的是其温顺老实的儿子石央哥,初如伯家来的是热情漂亮的双胞胎秀花妹妹。他们在送贺礼中,初雨伯的大儿子还送了一只精美的小竹篮,这只小竹篮四十多年了不霉不蛀,我一直保存着。这只小竹篮的工艺精致小巧玲珑,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见过能超越如此精美的竹篮,这只竹篮可以说是当代精致的竹器工艺品。这是埔头角村的一个残疾人编织的,可见这个残疾人是个了不起的人,身残志坚用一手灵巧的小手编织出如此精美的竹器工艺品。

1975年的“黄金筑堤坝改河道工程”至今已经过去四十七年了,时光如梭,当年三对老人家早已去世,期间我曾多次返回埔头角故地重游。遗憾的是:和初如伯一家失去联系,他们的子女早已搬迁到外地;接着是初壬伯一家,2017年其儿子石央哥去世后,其后代也没有联系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跟初雨伯的两个儿子一直保持联系。

一九九二年,初雨伯的两个儿子在深圳宝安做生意开了公司,他们主要经营电子元器件及自己开了个小作坊组装游戏机出售,全部通过邮电局邮购。现在的网购其实我的朋友在三十年前已经做了,只不过他们只做电子元器件及销售游戏机。当时我在他们公司帮助处理业务,那时的联系方式主要是通过写信与客户沟通,销售的范围很广,可以说是全国各地。从我收集到的旧信封中有二十八个省及四个直辖市,可以看出业务量是很大的,同时我还收集了印有十二生肖图案的旧信封,搜集了几本从信封中剪下盖有邮戳的各式精美的邮票。这是我在他们公司做了几年工收益最大的精神食粮,现在我还经常拿出这些旧信封,旧邮票来欣赏,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

2020年后,雨伯的两个儿子又转行,去湖南省发展房地产生意,听说赚到盘满钵满,他们兄弟曾邀我及爱人去湖南旅游,这个我心领了。因为湖南毛主席的故居及纪念广场、张家界等景点我在数年前已去了。现在与他们只能在微信视频中见面,彼此保持着联系。

上个月,即2022年11月12日,我又到埔头角拍了几张照片,配在那篇《难忘的"黄金公社改河道工程"一事》,在《爱我潘田》及《南方消息》中发表了。这次去埔头角是中午十一点多,我去找以前住过的老屋及以前新南及新联两个大队民工煮饭搭大寮的地方,在刘屋那一大片地方没有见到一个人,大部分老屋还在,只是人去屋空,我一个人走到较偏的地方时,心里有点“虚”,要是晚上去的话,那汗毛一定会竖起来,因为大寂静了。

弹指一挥间,当年"黄金工程"已过去四十多年了,我想四十多年前很多人因"开溪"与黄金当地人交朋友,但四十多年后彼此一直保持有联系的,我估计是凤毛麟角,除非是当年在"工程中"娶了黄金妹做老婆以外。

我的一生,就像凤凰天池湖里的水,没有浪花,也没有涟漪,只有蔚蓝的天空及白云,倒影在湖面里,平淡而宁静。我的一生也没有走过"狗屎运",但我有一颗平常的心态,我不攀不比,过好自己的生活。我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曾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我脚踏实地做好平凢的小事,对朋友真诚相待,多为对方着想,决不占朋友的便宜。

短暂一工程,结下一世情。我与初雨伯的两个儿子交往至今,虽然他们“发家致富”了,但我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我想这就是我与他们结交这么久、这么投缘的缘故吧!

2022年12月3日

摄影:陈一志

陈一志:丰顺黄金改河工程往事

刘贤生|丰顺老县长林江木先生的“趣闻趣事”

丰顺往事|做"官"记

郑绍录|宝光老师印象——潘田老镇长的文章,引发“遥远的记忆”

心间有情,人间无憾:我和丰顺黄金人刘初雨先生的往事

刘贤生|1976年,丰顺县潘田公社老师“参战”(之六)

刘贤生|张九田从鬼门关拉回来......《那年  那月   那事》(之七)


南方消息
看见你所未见

朱诗向|文学不是追名逐利的工具,以文会友,以文养心,以文修身

南粤茶情:潮州工夫茶——从南粤走向世界的“文化自信”

朱诗向:茶忆绵长是思情

广东梅州丰顺潘田:美丽乡村歌声扬——《醉美茶亭涯家乡》请您来谱曲

南粤关注:看一看著名作家林清玄如何泡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