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74年陈毅的妻子重病住院,临终前邓小平向她保证:我收珊珊当女儿

 后知后觉无所谓 2022-12-05 发布于北京

前言

1972年1月6日,陈毅因病去世,享年71岁。

在医院做最后抢救的时候,张茜把自己关在一间屋子里,捂着嘴崩溃大哭。她不敢相信,陈毅就这样抛下她走了,她的世界塌了。

后来,她故作坚强地走了出来,握住陈毅冰凉的手,嘴里轻声念叨着“仲弘”,病房里没有人说话,大家低着头,不敢看这令人心碎的画面。

突然,张茜滑倒在病床边,她再也撑不住了,放声大哭。孩子们抹着泪搀起张茜,不住的劝道:“妈妈,走吧。”

文章图片1

陈毅去世后的张茜

张茜回到家时,已经是半夜3点了,她径直走到陈毅的办公桌前,坐到那里便一动不动了。

次子陈丹淮安静地陪在她身边,大概过了一个多小时,张茜看着窗外渐亮的天空,张口道:“是该进入一个新的生活了。”

接着,陈丹淮陪母亲回到了医院。病房已经收拾成临时的灵堂,陈毅身上盖着一张洁白的床单,张茜站到门口,等待前来吊唁的人们。

王震是第一个到的,他带着小孙女,让孙女跪下磕头。看见张茜,他含着泪握住张茜的手:“保重。”

文章图片2

没过多久,刘伯承来了,这时候的他已经双目失明,秘书小心翼翼地扶着他。刚一进门,刘伯承便冲着病床三鞠躬,接着,他扭转九十度继续鞠躬。

见此场景,病房里的人全部失声痛哭。在一片哭声中,刘伯承朝着四个方向都鞠了躬。

张茜强忍着哭声,扶着刘伯承来到病床前,她轻声告诉刘伯承:“仲弘在这里”。

刘伯承立马弯下腰,再次三鞠躬,然后,他转身离开,刚出门口,便嚎啕大哭。

一众亲人和战友在悲痛中熬到了1月10日,这一天,陈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

就在张茜全家在休息室等待的时候,周恩来急匆匆地赶来,他说:“张茜同志,毛泽东同志就要到了,他决定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张茜感到一阵欣慰,她想起重病中的陈毅在12月26日这一天,坚持吃了一碗长寿面为毛泽东庆生,想起他在临终前呼唤的“红军”。

文章图片3

不一会儿,毛泽东来了,他的身体状况也不太好,走路有些蹒跚,他握住张茜的手,动情地说:“陈毅是个好同志。”

忙活完追悼会后,张茜的身体急转直下。事实上,在陈毅病重期间,张茜的身体就已经出现了问题,经常咯血。

之后,她被叶剑英安排住进301医院治疗,出发前,张茜带了厚厚的陈毅书稿。

1971年11月,陈毅病情加重后,张茜便跟他讨论过书稿的整理方式,最后,陈毅定下了按写作年月依次编撰成集的原则。

当时,陈毅还说:“这事暂时放一放,等我好起来后再着手进行,我还想写一些诗,好些事情在我脑子里有很深的印象,我打算好好写出来。”

没想到,陈毅走了,还没来得及整理自己的书稿。于是,张茜决定把这件事捡起来

文章图片4

1972年2月初,张茜开始了整理工作,她找到了陈毅的老战友赵朴初,请求在整理工作中给予帮助。

赵朴初欣然允诺,并为之付出极大心血,当然,这是后话。

事情定下来后,张茜便开始在医院翻阅陈毅的诗稿,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凌乱的,还有一些是修改过却没有留下时间顺序的,这些都需要张茜去选择和定夺。

然而,就在这时,叶剑英突然把长子陈昊苏叫到会议室,他悲痛说:“你们的母亲患上了肺癌。”

陈昊苏如遭晴天霹雳,他什么都说不出来。叶剑英很体会他的心情,自己带着医生走进了张茜的病房。

张茜一看到叶剑英严肃的表情,立马猜到自己的病不容乐观,可她还是露出个笑容。

文章图片5

3月17日,张茜接受了手术治疗。三天后,她便躺在病床上让陈昊苏念诗稿,一周后,张茜能下地了,便继续自己看稿。

张茜把全部心思放在了这件事情上,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医生劝她要注意休息,张茜只是笑着说:

“谢谢你们的医治和关心,我身体恢复得很好,感觉自己的体力和精力还算可以,我会注意的,但是必须得努力工作。”

只是,这些客气话瞒得过医生,却瞒不过朝夕相处的老战友,赵朴初见张茜日渐瘦弱,问她:“你现在身体究竟怎么样,是不是太累了?”

张茜叹口气:“目前感觉还算不错,只是得了这种病,是有不测风云的,我现在就是在跟病魔抢时间,我一定得完成我的心愿。”

赵朴初心里酸酸的,他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低下头,继续帮着张茜整理诗稿。

1972年12月初,张茜先选了100首诗词编成了“陈毅诗词选集”,她终于松了一口,毕竟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这个目标已经完成了。

文章图片6

邓小平和陈毅

1974年3月,张茜的病情恶化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她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弥留之际,她只有一件事放心不下,那就是她与陈毅的孩子们。

有一天,邓小平来到医院探望她,当时,小女儿陈姗姗正在医院照顾母亲,或许是看出了张茜的担忧,邓小平向她保证:“珊珊以后我管了,我收她当女儿!”

邓小平与陈毅的友谊开始于1930年,当时,邓小平担任上海党中央秘书长,陈毅则从福建来上海汇报红四军的工作。

他们同是四川人,还都在法国留过学,相似的经历令两人惺惺相惜。

文章图片7

后来,他们在苏区的不同革命岗位上战斗,1934年,邓小平随红军主力长征,陈毅则留在南方,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和刘伯承一起率八路军129师在晋冀鲁豫地区,陈毅则率新四军在苏北地区,他们各在一方,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

1947年至1949年,邓小平、刘伯承和陈毅共率中原、华东两个野战军,取得了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胜利。

1952年,邓小平从西南调到中央工作,任中央政务院副总理,两年后,陈毅从华东调到中央,任国务院副总理。

文章图片8

此后的12年,他们共同协助周恩来工作,尤其是在1957年之后,他们在中南海成了一对邻居

那时候,两家人亲的跟一家人一样,邓小平知道陈毅喜欢吃榴莲,每次有外国友人送来榴莲,邓小平总要给陈毅送上大半个。

当然,陈毅若是得到一些葡萄酒,也会第一时间给邓小平送去尝尝。

而且,他们的友谊也顺利延续给了下一代。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和陈珊珊是同岁,两人从咿呀学语便在一起,在很多人看来,她们就是一对亲姐妹。

文章图片9

她们手拉手去上学,去少年宫学钢琴,去少年体校学游泳,一起玩跳房子、跳皮筋,几乎一天24小时都黏在一起。

在邓榕的印象中,陈家的孩子们都很斯文,大概是遗传自张茜,陈毅则是个大嗓门。那时候,他工作很忙,不常在家,可他一旦在家,家里就会特别热闹,好像人口都增加了一倍。

每天吃过晚饭后,家长们便会带孩子们去各家串门。大人们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这些东西小孩子们是听不懂的,便聚在一旁吵吵闹闹。

如今,邓小平为了宽慰张茜,向她做出保证,实际上,邓小平早就把陈珊珊看做了亲生女儿

文章图片10

陈小鲁和粟惠宁

除了小女儿,张茜还有些惦记小儿子陈小鲁,他还没有成家,这是张茜心头的一桩大事

那天,陈小鲁告假回来看望母亲,刚好,粟裕夫妇带着女儿粟惠宁来了。粟裕将两个孩子的手放进张茜的手心:“你放心吧,孩子们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我们会照顾好小鲁的。”

是的,陈毅的儿子陈小鲁和粟裕的女儿粟惠宁是一对恋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可以从头说起。

1946年,陈毅在山东做野战军司令员的时候,张茜生下了陈小鲁。

当时,家里已经有两个男孩了,张茜一心想要个姑娘,没想到陈小鲁又是个男孩,张茜有点接受不了了。

她直接把陈小鲁放在门口,刚好,原贵州省省委书记周林的妻子来到陈家看望张茜,看到地上的孩子,她奇怪地问:“怎么把孩子放门口啊?”

张茜说:“这孩子我不要了,谁爱要谁抱走吧。”

后来,这事成了陈家的笑谈,毕竟后来的陈小鲁成了陈毅和张茜最宠爱的孩子。

文章图片11

1953年,陈毅到北京就职,一家人也就跟着来了北京。那时候,年幼的陈小鲁既不知道自己父亲是什么官职,也不晓得自己的邻居都身居高位。

陈毅只是告诉孩子们:“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每个时代的人民才是真正的风流人物。”

所以,陈小鲁从小到大都像个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坐公交车上下学,穿哥哥的旧衣服,上面甚至还打着补丁。

1966年,陈小鲁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部队农场锻炼,临走前,周恩来告诉他:“不要向任何人告知你的去向,到了部队也不要给任何人写信,包括你的家人。”

陈小鲁一坚持便是几年,这期间,没人知道他是陈毅的儿子,而他完完全全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连续几年被评为五好战士。

1970年3月,陈小鲁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军人。

文章图片12

可随着离开家的时间变长,陈小鲁越来越想念家人,这些年,他谨遵周恩来嘱咐,没有跟家里取得半点联系,他甚至不知道父亲在几个月后查出了直肠癌。

陈毅这边也是一样,他只知道陈小鲁在陈锡联的部队中,至于具体情况便不得而知了。

在一次会议中,陈毅终于忍不住想念,向陈锡联打听了陈小鲁的情况:“陈司令员,听说小鲁在你的部队,他……”

陈锡联瞬间明白陈毅的意思,他告诉陈毅:“陈帅,放心吧,小鲁表现很好,他已经是名合格的军人了,我会尽快给他安排探亲假的。”

不久后,陈小鲁放假回家,刚进门,他便看见母亲搀扶着父亲站在院里等待自己。

陈毅满脸憔悴,佝偻着身子,看上去很是虚弱,陈小鲁赶忙询问,这才知道父亲患上了直肠癌。

文章图片13

这个钢铁一般的战士哭了,连带着张茜和陈毅也跟着抹泪。后来,周恩来听说陈小鲁回来了,便邀请他来家里吃饭。

看着成熟了不少的陈小鲁,周恩来夸赞道:“真是虎父无犬子,陈帅教育的好,你做的也很好,这几年,你在部队表现优异,不简单啊。”

陈小鲁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很快,他的探亲假结束了,在父母的催促下,陈小鲁按时回了部队。1972年1月6日,陈毅去世。

父亲去世后,陈小鲁情绪低落,一直无法走出丧父之痛。对此,粟裕一家非常关心,尤其是粟裕的次子粟寒生

他和陈小鲁是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陈小鲁探亲假回家,除了自家亲人,第一个见的便是粟寒生。

文章图片14

见好友心情不好,粟寒生便经常邀请陈小鲁来自己家里做客,粟裕夫妇也很照顾他,久而久之,陈小鲁和粟裕一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后来,在粟寒生的撮合下,陈小鲁和他的妹妹粟惠宁谈起了恋爱。

1974年张茜去世后,粟裕便出现了让两个孩子尽快结婚的念头,陈小鲁失去双亲,无依无靠,粟裕想再给他一个家。

1975年,陈小鲁和粟惠宁结婚。婚礼现场上,粟裕看着幸福的一对新人,不由感慨道:“陈帅、张茜,你们放心吧,两个孩子已经有了归宿,我们会照顾好小鲁的。”

婚后第二年,陈小鲁向组织申请返回北京工作。当时,他已经是沈阳军区第39军244团政治处主任了,是沈阳军区最年轻的团干部,前途一片光明。

为此,军区领导多次找陈小鲁谈话,希望他能留下来,可陈小鲁坚持自己的选择。

就这样,陈小鲁被调到了北京总参二部。

文章图片15

1981年,陈小鲁被派往英国,先后任驻英武官助理、副武官,4年后,陈小鲁回到北京,被任命为北京国际战略研究学会的副秘书长。

1992年,考虑到陈小鲁的功绩,组织授予了他上校军衔,值得一提的是,一直在第二炮兵学院研究院兢兢业业工作的粟惠宁,被授予了大校军衔,比陈小鲁还要高出一个级别

也就是在这一年,陈小鲁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转业经商。这一年,他已经46岁了,重新投入到一个未知的领域,粟惠宁给了他许多的支持。

在不断的历练中,陈小鲁成功了,不过,对于商海中的起起伏伏,陈小鲁始终看得很淡,他说自己当过兵,吃过苦,什么都不怕,若是失败了,大不了从头再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