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鸣南粤名家 | 王绍强

 WQ_AI_LYS_999 2022-12-05 发布于上海

01


和鸣南粤名家






02

名家推介

在看到王绍强的大批水墨作品时,我感到,他就属于这种“自我互补型”的艺术家。他在艺术设计领域已有充足的经验和许多成果,担任广东美术馆馆长后,为南国美术大馆的事业发展尽心投入,策划组织了大量富有创新意义的展览,但未料他在水墨艺术上又如此用力,落笔不凡,直抒胸臆,画出了大批形态、面貌、意境、语言上都别出心裁的作品,尤其在艺术品质上显现出他高标准的追求,在当代水墨艺术的精神性建构上拓开了一方新境。

——范迪安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红岩》 纸本水墨 

200cm×240cm  2021年

王绍强的水墨实验,不但有观念上的深入思考,更有创作实践的持续佐证与诘问,他的作品及其引发的问题,实际上是当代水墨在新的历史语境下开出的新境界和新天地。这些,都为我们思考古与今、历史与当下、传统与创新、东方与西方等问题,在对话与交往中重建中国艺术的“现代性”共识提供了一个可供讨论的艺术史的逻辑起点。同样,王绍强的思考和探索所引出的关于中国当代水墨诸多悬而未决讨论,也不会是一个孤立的、没有历史语境和上下文关联的案列。这些问题既指向未来,也回溯过去,观今亦见古,水墨无东西,这就是王绍强水墨实验探索的意义所在。

——管郁达

艺术评论家、策展人
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列宿垂象》 纸本水墨,光媒体

384cm×534cm  2019年

王绍强显然留意到了古地图中的这些丰富文化内涵,他自 2015 年开始尝试利用古代地理学图绘的视觉符号及其坐标定位的概念方式来寻求新的艺术表达。无独有偶,当代艺术家邱志杰也在2010年前后即以各种媒介制作的地图,将自己的“研究、写作、和行动脚本统一起来”,“将可以轻易获得的知识连接成面,并在纷杂的镜像世界中构建新的自我”。与邱志杰的地图作品以规模、体量和观念性内容取胜不同,王绍强以人文地理志为中心的水墨实验则是在其创作实践中不断利用各种地图符号来探索古今中外文化元素融合的可能性,他的方针是“尽精微,致广大”相比邱志杰地图作品的综合、立体、多媒介、全方位的当代性表达,王绍强以人文地理志为中心的水墨实验则更多延续中国传统绘画“山水即道”的文脉,借助水墨的灵性,以复叠、移置、互滲、交融的多种技法实验尝试创造贯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两条线索的生态气象,在直觉与情感的表达中“见微知著”,以接近那最高存在的“道”。

——皮道坚
评论家、策展人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早春图·2022》 纸本水墨

250cm×123cm  2022年

如果每个人都难逃被定义的话,王绍强身上具有很多可以被通俗化解读的优秀素质,视野开阔、长于管理、充满好奇心而又足够努力,甚至对所有的细节都不会轻易放过等等。这些描述实际上呈现了一个生命个体鲜活实在的攀登状态。王绍强就是这样一个生命体,或者说是这类生命体中的一个。尽管他仿佛已经站在高原之上,但 我们仍然难以在他身上找到一丝懈怠,他的作品也是如此,力求完美。

——吴洪亮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画院院长

《紫云·2022之三》 纸本水墨 

43cm×36cm  2022年


王绍强的创作,是他认识世界的一个手段,关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时代的全局思考,是思辨性观察下的艺术表达。只有当人意识到宇宙万物的历史变迁,意识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格局,才能清晰认知个人的定位与使命,让自己的艺术创作与众不同。凭借学者的严谨态度,王绍强从“科学—史学—美学”出发,从人文地理科学观到对宇宙与哲学等层面孜孜不倦的探索、创新与实践,将精神与观念所满溢的景观图像结合中国传统的水墨语言,构建出独特的“人文山水景观”。

——张子康

策展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


《千米》  纸本水墨

500cm×123cm  2021年



《天光》组图所示,黑色更增添了虚空的神秘莫测、大地的深沉广博和光明的摄人心魄,突出了黑暗和绝对的静谧给人的心灵震撼和崇高感;在深沉的黑暗中,无名的混沌力量积聚生长、蓄势待发,表现了苏拉热所主张的:“在绘画中表现的不是其存在之外或之内的事情,而是其力量与所在的世界之间的平衡状态”。在这批画作里,王绍强还试验了以泥土作为颜料入画,以土画土,以水画水,就像中国古人以松烟制墨块画松木、以矿物做颜料画山石的传统。这些画作所呈现的面貌既不是传统中国山水画,也不同于西式的风景画,并和装置、影像、文献等创作和展示形式相得益彰。他以“整体的观点”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用当下语言、国际语言、中西都能理解的方式加以表现,打破传统主义和民族主义所带给人们的时间和空间、族群和文化的隔阂。

——项苙苹

艺术学博士、策展人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管


03

参展作品选登


← 左右滑动 →

《夅系列》 紙本水墨 

123cm×123cm×4  2021年

《空蒙之二》 纸本水墨  

123cm×123cm  2021年


《天光》 纸本水墨

250cm×123cm×6  2021年

04

展  讯

【和鸣南粤第二回展】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广州画院2022年全国著名学者与著名策展人艺术作品学术邀请展

总策划:陈伟安

学术顾问:罗奇、宋陆京

策展人:张工

主办单位:

广州画院
展览时间:

2022年12月8日——12月17日

座谈会时间:

2022年12月9日15:00

展览地点:
广州画院美术馆(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内环西路66号一楼)






05


策展人语

文 / 张 工

前些年鲁迅的《阿Q正传》《药》《为了忘却的记念》《风筝》等部分作品被移出某些省市中学教科书一事,曾引起舆论的普遍关注,不少媒体还辟出专版展开讨论。实际上,自1922年开始,鲁迅的作品就频繁入编公开发行的教科书,即使在1936年鲁迅去世后毛润之先生把他推崇到圣人高度的情况下,国统区的国文教材里依然活跃着鲁迅作品的身影;新中国建立后,鲁迅作品更是一直高居作家单人入编数量榜榜首。借助这个展览,我们梳理并展示百年来鲁迅作品入编中学教科书的概况,希望以数据说话,让大家从中更具体体会鲁迅作品超时代、超意识形态的精神价值。不过,有意思的是,鲁迅对于自己某些作品入编教科书是厌恶的,他认为这些作品不能代表其水平,也不适合作为初中生读物。

关于鲁迅精神,有多种不同的解读。不少人更倾向于鲁迅孙子周令飞的说法,“鲁迅精神是多方面的,不是一句话。但是,最重要的鲁迅精神就是'立人’”。诞生于社会大动荡时代的鲁迅作品,其激浊扬清流、猛药去沉疴文笔的出发点就是重塑民族新魂魄、树立大众新人格。大家身处一个大变局时代,不同发展模式和文明形态产生各种摩擦甚至碰撞,危机带来的博弈和对人类文明的重新检讨,从某称程度上也凸显出重温鲁迅精神的现实关怀意义。

基于上述的考虑,我们策划了这个展览。如果展览不就某一社会关注话题展开一些探究,而只是“躲进小楼成一统”式的艺术作品呈现,那不外乎就是为本就聒噪的艺术圈增添多一份呱噪而已。去年的“和鸣南粤”第一回展,关注的是方言在下一代人中逐渐消失以及各种网络语言兴起的现象。本次的展览,以鲁迅经常出现在中学教科书里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篇名为主题,既为回顾百年来鲁迅作品入编教科书概貌的引子,也希望借此重温鲁迅精神;同时,仔细阅读这篇散文,我们会发现两组有趣的对应关系:“我”在斑斓有趣的百草园赏花撷果,不正像极了艺术界策展人做的事么?“我”还在三味书屋苦读,趁“先生”诵读入神的时候画画,不也正是酷爱书画的诸多学者的生活观照么?以上的考虑和这两组对应关系,正是本次展览主题确立和参展作者构成的由来。

此次参展的十位出品者,既有当代顶尖的美术史学者,也有当代顶尖的艺术策展人,同时,他们又都是优秀艺术品的生产者。他们为这个展览奉献了近百件精彩的书画、雕塑和影像作品。这些杰出者的共同点,就是擅长从变动的社会中求得一种穿越时空的恒久价值。他们通过数十年的砥砺,几乎以一己之力扛起时代艺术的一面大纛。与其说他们具有某种与生俱来的“洪荒之力”,毋宁说他们多数人都秉持一种朴素的责任感,一种直觉的念力,一种可类比于鲁迅精神的立己亦立人的卓越情怀。这次有了他们的参与,我们谈论起鲁迅作品与中学教科书,谈论起鲁迅精神,谈论起立人与成事,谈论起各自的童年与成长,谈论起主业与余爱,不就更为血肉丰满、精灵活现、沙起雷行么?

“和鸣南粤”是广州画院的活动品牌,每年举办一次学术邀请展,为画院画家搭建一个与全国名家互动的平台。此为第二回展。我们整理展示了与主题相关的学术资料,介绍参展名家的不凡成就,布置了网红角,以普通话和绍兴话双语朗诵主题散文作为观展背景音,力求让大家在赏书画、观影像、品雕塑、听朗诵中有所乐、有所忆、有所思、有所得。我们更感谢一众全国性大咖的降纡参展。乐见此展有补益于社会,有补益于同好。

南粤和鸣,共衷一是,岂不懿欤!

壬寅初冬于广州画院

策展人



张  工

张足春,笔名张工,广州画院学术委员、院刊执行主编,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硕士生导师。治中国近现代艺术史,耽书画篆刻,偶兼策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