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希濂鏖战富金山,突遭日军偷袭,幸亏山民及时报信,歼敌500人

 云语禅心 2022-12-05 发布于河南
文章图片1

程潜 图片来自网络

1938年5月8日,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突然接到了一个消息,驻守在归德(今商丘)的第8军军长黄杰不战而退,日军第十六师团占领了归德。

得此消息的程潜和薛岳大骂,看来别人说得没错,黄杰果然是一个仅会“纸上谈兵”的家伙。

谈起兵法来头头是道,写起作战分析来丝丝入扣、条理脉络清晰,并且还有“小中见大,微中见奇”的本事,被蒋氏视为了人才,以至于屡屡提拔,成为了黄埔1期生中升迁速度仅次于胡宗南的人。

可一上战场,立刻就原形毕露了。

程潜和薛岳立即向蒋氏报告,要求将临阵脱逃的黄杰予以严惩。

可黄杰虽然被罢免了第8军军长的职务,但一战区在归德一线露出来的破绽却无法弥补了。

日军第十六师团占领归德之后,兵分两路:

一路沿着陇海路两侧西进,攻陷睢县后,兵锋直指开封和杞县。

另一路经过亳县、连下鹿邑、柘城,向太康逼近。

6月6日,开封陷落。日军前锋的骑兵部队和装甲部队已经逼近中牟。

此时,平汉线已经在日军的攻击之下,一旦许昌陷落,郑州就将不保。一旦郑州有失,一战区的几十万大军将被南北对进的日军合围。

在无奈之下,蒋氏只得同意了程潜的请求,下令掘开黄河,水淹日军。

1938年6月9日,花 园口决堤,奔涌而出的洪水迅速淹没了豫、皖、苏三省的40余个县,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和痛苦。

也算是有得有失吧,据日军的战史记载,此次黄河决堤,日军也损失惨重:仅第2军死于洪水的人数便达到了7452人。

至于装备的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更重要的是,黄河的决堤,在豫东一带形成了“黄泛区”这一个巨大的地理障碍,把意欲西进的日军阻挡在了豫东。日军原来制定的攻占郑州、占领平汉线,南下攻取武汉的战略企图化为了泡影。

按照蒋氏的话来说,这一次,空间换取了时间。

奔涌而来的黄河水让日军14和16师团西进无路,只得向东撤兵,沿着淮河之南大别山南北两山麓推进。

可这两条路,恰好是中国部队精心布置的防线。

文章图片2

图片来自网络

1938年8月下旬,日军获洲立兵13师团作为第2军的先头部队,向霍山发起进攻。

8月29日,日军攻陷霍山。3天后,日军再次攻陷叶家集。再往前走,就要进入大别山区了。

可要进入大别山区,有两道门槛,一是淮河上游的一条不大不小的河流--史河;另一道是富金山。

史河虽然不宽,仅有百八十米,但流速很快,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哗哗的水声。想要徒涉是不可能的,仅能架桥。

富金山虽然不高,仅有300余米,但却位于霍(山)商(城)公路的北侧,正好是日军进入大别山区,南下武汉的咽喉要道。

想要绕道?不是不可能,那就要把所有的重型装备都扔下。可若没有了重型装备,日军真的有把握能够战胜中国部队?

可获洲立兵不在乎。他曾经在南京陆军大学担任过教官,对大别山一带的地形地貌和中国部队的战斗力很清楚,一条小小的河流算什么?一座小小的山脉又算什么?他统领的可是日军的甲种13师团近3万人,又配备了强大的火力,中国部队没有5个军的兵力来阻击自己就不是他的对手。

不得不说,获洲立兵的判断很准确,蒋氏确实在富金山给他准备了一桌大餐。不过,不是5个军,而是4个师。指挥官就是黄埔1期学生宋希濂。

南京保卫战后,宋希濂带着受到重创的第36师到湖南整补。不久,被蒋氏任命为荣誉1师师长。

可还没等宋希濂把部队调整好,蒋氏的另一道命令又来了,调任宋希濂为第71军军长。

宋希濂觉得很奇怪,第71军不是自己的黄埔1期同学王敬久在那里当军长吗?为何要把自己调去呢?

要知道,王敬久一向眼高过顶,自己顶了他的位置,还不知道他要发多大脾气呢?

可军令已下,宋希濂也不敢怠慢,紧急赶赴洛阳接任。

到了洛阳后,他才从洛阳警备司令祝绍周那里得知,果然是王敬久的毛病又犯了。

原来,在当时有一条规定,那就是部队在整补期间,要受当地的军事长官指挥。

第71军在南京保卫战后,来到洛阳整补。可巧的是,洛阳的警备司令竟然是曾经担任过第87师参谋长祝绍周,是王敬久的老部下。

过去的下级竟然成了能管理自己的人,这让一贯骄傲的王敬久哪能受得了?

而且,更让祝绍周苦恼的是,在洛阳整补的不仅是一个第71军,第52军也在。更巧的是,祝绍周在52军军长关麟征手下也曾经当过差。

一个下级要管理两个曾经的上级,这让祝绍周苦不堪言。要知道,这仅是一项制度,并不是祝绍周真的成为了王敬久和关麟征的上级,可这两位都是把眼睛长在脑门上的人,哪里还会管这些?

因此,每逢祝绍周召集二人开会,要么王敬久拒不赴会,要么关麟征“文件发错地方了,退回”。

逼得祝绍周只得上门协商。可王敬久根本就不把祝绍周放在眼里,实在没办法的祝绍周只得拿出蒋氏的命令,可却激起了王敬久更大的怒火,指着祝绍周的鼻子大骂:

“你哪一点配来指挥我?”

其实,哪里是祝绍周要来指挥王敬久?这只是蒋氏的命令而已。

可王敬久骄横惯了,连蒋氏的命令都不放在眼里。

见王敬久这样的油盐不进,祝绍周只得上报蒋氏。蒋氏大怒,下令撤了王敬久的职务,改由宋希濂接任。

文章图片3

祝绍周 图片来自网络

要论蒋氏对待宋希濂,还是很厚爱的。他知道,日军此次来犯,定然是兵强马壮,战力强大。为此,蒋氏在71军两个师的基础上又加强了2个师。

如此一来,宋希濂能够直接指挥的部队就变成了4个师,分别是第36、61、87、88师。

果然,宋希濂的表现既没有让蒋氏失望,更没让获洲立兵失望。

1938年9月初的一天夜里,日军第十三师团的先头部队在史河上架设浮桥,准备渡河作战。可对面的中国部队已经等待他们好久了。

“半渡而击”才是军事行家的进攻上佳时间,待到部分日军登上史河岸边,大部分日军还在浮桥上的时候,河对岸突然燃起了几千只火把,随之而来的就是一顿扫射。

待到日军回过劲来,开始反击的时候,对面的中国部队早就熄灭了火把,几千人的部队转眼之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日军好不容易渡过了河,可一检点兵力,伤亡数字让获洲立兵更是火气上头,就短短的一段时间,日军战死者就达到了420人,负伤的士兵更多。

更让获洲立兵恼火的是,部队的骡马损失巨大。失去了骡马的驮运,自己的这些重型装备如何才能在大别山这些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军?

宋希濂这么做的目的有二:

其一、利用日军渡河时“半渡而击”,尽可能地打击敌人。

其二、激怒获洲立兵,让其失去正常的判断力,急于进攻富金山,为以逸待劳多时的中国部队带来杀敌的良机。

果然,被“半渡而击”后,损兵折将的获洲立兵被激怒了,他命令部队连夜行军。赶到富金山下后,没有让部队休整立即对富金山发起了进攻。

当时,第71军的部署是:

第36师防卫富金山左翼、88师防卫富金山右翼,军部在富金山顶的武庙集一带,由87师防卫,第61师防守固始。整个防线可进可退,收缩自如。

就在宋希濂严阵以待的时候,日军第十三师团赶到了富金山,发起了进攻。

战事先从左翼打响。

可令第36师师长陈瑞珂没料到的是,日军此次进攻竟然一改他们常用的先炮火覆盖,然后步兵冲锋的老套路,而是未经任何炮火准备就发起了进攻。

这下子,可把陈瑞珂乐坏了。

既然日军没有采用老战法,那他也给日军来点新鲜的。

原来,富金山是一座石山,陈瑞珂为了让防线更加坚固,就用大量的石块加强了工事。见日军没用炮火准备就发起了进攻,陈瑞珂就决定让日军尝尝擂石的滋味。

果然,在漫天飞舞的擂石的打击下,日军被砸得头破血流,丢下大量尸体后仓皇败退。

见主攻部队挨了揍,吃了大亏,获洲立兵这才想起炮火覆盖来。

不久,第2波次进攻随之而来。

陈瑞珂也不是个吃眼前亏的主,见日军炮火猛烈,就下令部队撤到第2道防线。

就这样,第71军各部与日军在富金山反复厮杀了7天,13师团未能取得任何进展。

文章图片4

图片来自网络

此时正值9月,天气炎热,日军除伤亡外,大量的士兵因中暑、疟疾等病人数量剧增。

终于,获洲立兵挨不起了。他只得向日军第2军司令官东久迩宫亲王求援。

见之前信誓旦旦的获洲立兵被打得这么惨,东久迩宫亲王只得一面大骂获洲立兵,一面想办法支援。

可第2军的部队已经都派上了用场,只有第十师团还没动用。这是东久迩宫留作预备队使用的部队。

可事到如今,如果不增援13师团,连大别山都进不去,更别提攻占武汉了。

于是,东久迩宫就把第十师团的濑谷支队派了出去。

也可能是濑谷支队之前在台儿庄被中国部队打怕了的缘故吧,此次作为援,支队长濑谷启多了个心眼。

他一改之前日军经常用采的先炮火覆盖,然后步兵冲锋的传统打法,改用了偷袭。

当时,第71军的军部设在武庙集,不仅位置居高临下,而且还很隐蔽。濑谷支队不会那么容易就能侦察得到。

可濑谷启却使了一个损招,他并没有直接加入13师团攻击第36师的方向,而是准备从右翼,也就是由钟彬率领的第88师的防线入手偷袭71军军部。

在他看来,只要偷袭71军军部成功,在富金山一线的中国部队就会不战自乱,到那时,他就与第十三师团前后夹击,围歼71军于富金山下。

为了摸清71军军部的位置,濑谷启抓了100多名当地的老百姓,威逼这些老百姓带路。

这一招确实很阴毒。

可还是有几名老百姓费劲千辛万苦逃脱,来到了88师523团报信。

得知消息的师长钟彬也是吃了一惊。他通过老百姓的描述,判断日军若来偷袭,坳口塘是必经之地。

钟彬果断下令,令523团立即在坳口塘设伏,争取全歼这股来偷袭的日军。

日军并未发现有中国山民早把消息传递给了部队,仍然按照计划以中国百姓为先导前来偷袭。

可当他们赶到坳口塘的时候,等待他们的是中国部队冷冰冰的枪口。

一阵激烈的战斗结束后,遭到惨败的濑谷启检点兵力,发现竟然有500余名日军战死。

见此路不通,濑谷启只得灰溜溜撤退。为了泄愤,他把抓来的100余名中国百姓尽数杀害。

此时富金山之战已经打了10天了,日军除留下8000余人的伤亡数字外,一无所得。

就当获洲立兵在富金山下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得到了一条消息,日军第十六师团终于迂回到位了。通过一番血战后,占领了固始,正在向商城方向攻击前进。

得知消息的获洲立兵眼前顿时一亮。之前攻打富金山是为了打开南下的咽喉要道。而在第十六师团攻占固始,向商城攻击前进的时候,他不应该停止进攻,反而要加大攻势。不过,目的却要发生改变,由过去的打开道路变成拖住第71军。

只要第十六师团能够占领商城,第71军在富金山一线的4个军就插翅难逃。

事实证明,获洲立兵的想法挺好,判断也没错。可对面的宋希濂也不是白给的,他难道就发现不了这其中蕴藏的危机?

果然,当获洲立兵督促残兵再次向富金山发起进攻的时候,之前令他们寸步难行的防线中竟然空无一人。

原来,宋希濂早就率部转移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